分享

正确地看待绩效考核结果

 与管理者同行 2021-12-12

      每年这个时候,执行绩效考核的企业通常都在积极地开展相关工作,而只要开展绩效考核,就一定会有最终的绩效考核结果,毫无疑问,我们并不会得到一个所有人都满意的绩效考核结果,万一真是所有人都“满意”了,老板也会不满意,所以,很多企业搞出一个“强制末尾淘汰制”。站在员工的角度,如果确实是自己不努力、投入太少等原因,绩效考核结果差也就认了,但明明自己很努力、很投入,甚至于比上一个周期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但绩效考核的结果却依然不尽如人意,要怎么办?当然,绩效好的原因可能大致相当,而绩效不好的原因却各有各的不同,有两种常见的影响个人绩效的因素,需要我们提早准备,理性看待。

第一,被同事抢占了原本属于自己的绩效。

这周,我的一个朋友和我吐槽说,他的业绩被与他合作的同事(后文称“A”)“吞”了,A并非他的直接上级,但是在公司的职级体系里比他高一个级别,具体表现是他和A合作的项目,业绩的大头都被A据为己有。举个例子,他和A合作开拓一个市场客户,具体的工作都是他做,同时和客户的对接也以他为主,过程中A主要参与讨论并提供指导,最后合作达成500万合同额,在分合同额业绩时,A坚持要分70%,而A在他们公司的话语权比我的这位朋友大,我的这位朋友最终选择了“默默忍受”,但是他和我说,他发了一个誓——只要还在这家公司工作,再不主动与A合作,即便是被动合作,也采取应付方式。

先不说我的朋友在职场中受到的遭遇是否公平(事实上,如果把A请出来,从他的角度,他会认为他的指导和参与才是项目最终拿下来的关键,我的这个朋友仅是做了一些事务性工作,能分30%合同额已经很高了等)。毫无疑问,这一现象在职场中确是非常常见,也就是通常意见上讲的——“为他人做嫁衣裳”,抑或是“苦劳是自己的,功劳是上级的”……

首先一点我想说的是,作为职场中的一员,可能永远难以避免这样的“欺凌”,这样的现象在一些层级比较森严的企业里往往更为常见。我认识一位某大型国企的中层副职,我帮他们公司在做一些机制设计,直接和她对接,可能是她觉得我比较了解她,所以久而久之就和她建立了比较好的“战友”关系。有一次,她和我吐露她很长一段时间“萎靡不振”的原因——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整个部门大大小小的工作几乎都是她把关或者亲自参与的,但是她的上级(中层正职)几乎从来不会给她机会在公司高层或公众场合展示,而部门的功劳也一并落归为正职,后来她的正职终于有机会晋升为高层,她原以为她应该是正职了(正常人可能都这么想),但是她希望落空,部门正职由公司另外安排了人选……后来,她了解到,在任命部门新正职时,公司高层曾征求过她原来上级的意见,这位上级的意见是:XX(朋友的名字)更适合做一位副职,还需要历练……

实际上,我也没有什么高招去避免类似的的“职场绩效欺凌”,我在这里把这一现象指出来,一是说,这种现象在职场里比较常见,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要当自己摊上这类事时,觉得整个天都塌下来了,就当是切身体验一下“吃一堑长一智”这个成语的真实内涵也无妨;二是说,职场中一定要留意观察,像我在最开头提到的我朋友的事例,实际上如果在工作中多留意,多观察或者是可以避免的,在公司内部和一个人合作前可以先多方打听下对方的“为人”,大致也能收集到一些信息,因为,据我的观察,A这样的人,如果他在公司待得久(绝大部分情况下是待得久的老员工),一定有很多人上过他的“当”,所以多问下就能了解个大致。但是如果你遇到像我前方提到的那个副职一样的境况,那就要好好思考这份工作还值不值得要了,实际上,这也是我们注意到不少企业副职(甚至部分高层副职)非常消极、躺平不作为的原因之一。

第二,所在行业(企业)不景气,努力白费了。

这一现象在经济下行、行业不景气的企业里较为多见。我们或者零零散散的看到、听到一些企业今年整体降薪的新闻,像房地产行业、K12教育行业等,我之前还听一位反扒警察讲,因为近年电子支付的普及,原来的“小偷”几乎集体失业,随之而来的是,全国有几百万“反扒警察”失业……也就是说,在经济整体下行时,企业发展势必受到影响,企业里的员工也会受到影响,直接的体现就是——尽管已经很努力了,但就是没有业绩。

刚上大学那会,我和我同届的一位非常优秀的同学交流,他提出一个观点,我至今印象深刻,他说他认为考大学主要由三方面因素决定,一是天赋、二是努力、三是运气,他说,我们和那些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在努力程度上应该是不相上下的(甚至很多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还不如我们努力),所差的主要是天赋和运气,而运气是不可控的,所以主要是天赋不如人家。我当时还给他补了一个因素:户籍……

同样的道理,在我看来,作为一名打工人,我们收入的上限首先是由我们所在的行业决定的,毫无疑问,有些行业的起点就是别的行业永不可企及的上限。我从事咨询的前几年(现在是习惯不惯了),经常有波动的情绪和感叹:因行业不同,某些客户真是辛苦啊,但是居然才挣这么点钱,而有些客户真是幸福啊,起点就这么高……

所以,企业(老板)在考核员工绩效的同时,市场也在考核着企业的绩效(我知道的,目前绝大部分企业的回款数据较往年都非常难看),如果企业的业绩一落千丈,员工大概率也就不要期待有更好的业绩,另一个必须强调的事实是:绩效考核更强调的是为结果买单,而非过程。

实际上,还是前文讲到的,当一个人比过往更努力,但绩效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时,我这里也没有什么“绝招”,只是如果你刚好读到这篇文章,也好有一个心理预期,在我看来,落实到具体绩效奖金来看,每年正负20%的差距应该能够理性看待和接受,那些期待只多不少、只涨不降本身也是一种不成熟的职场观,事实上也是我们俗话讲的“赢得起,输不起”的表现。

最后,谈一谈企业(老板)要如何避免这两种现象,一是对那些经常“霸占”别人绩效的人员(多为管理者)要坚决处理(甚至开除),营造一种良好的绩效氛围,遗憾的是,我们有很多企业(老板)往往在纵容这种行为;二是绩效考核强调对过程的关注,对未来的长期效益的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