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熹平石经》国家博物馆藏 
《熹平石经》洛阳博物馆藏 
西安碑林藏《熹平石经·周易》残石正面 
西安碑林藏《熹平石经·周易》残石背面 

东汉时期汉灵帝为了维护统治地位,下令校正儒家经典著作,派蔡邕等人把儒家七经(《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抄刻成石书,一共刻了8年,刻成46块石碑。每块石碑高3米多,宽1米多。当年,熹平石经曾轰动京师洛阳,甚至轰动全国。石经刻成,被竖立于太学门前,“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辆),填塞街陌”。造成交通堵塞的热闹场面持续了很长时间 。 熹平石经后因战乱毁坏。自宋代以来偶尔有石经残石出土,历代总共发掘和收集了8800多字,共四十六石,残石主要分藏西安碑林博物馆(491字)部分藏于洛阳博物馆(24字)以及北京图书馆。 
熹平石经选尚书残石 
熹平石经选易经残石 
熹平石经选春秋残石 


春秋残石拓片 

西安碑林藏 《熹平石经·周易》残石拓片 


尚书残石拓片 








哈佛大学藏“后记”残石拓片 
哈佛大学藏“后记”残石拓片 有“国立北平图书馆藏石”章一枚 
乾隆旧拓汉石经残字(翁方纲签) 
上海博物馆藏“周易”残石拓片(正面) 
上海博物馆藏“周易”残石拓片(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