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设计2021.9

 关欣0619 2021-12-13

2 金木水火土

这是一首对韵歌。它吸收了韵语识字的经验,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儿童朗读记诵。

一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的关系教师在识字学习教学中要延伸到学生生活中去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到生活中主动发现汉字学习研究汉字。

【知识与技能】

1认识7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2种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活动在情境中合作在情境中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重点

认识7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2种笔画。

难点

在田字格中书写。

教师:生字卡片。

学生:预习新课。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做游戏激趣导入。

1做游戏:小朋友们喜欢和老师一起来做游戏吗?下面我们就来做跟我学的游戏。

师:请你跟我拍拍手。(师拍手)

生:我就跟你拍拍手。(生跟着拍手)

师:请你跟我摸摸脸。

生:我就跟你摸摸脸。

师:请你跟我笑一笑

生:我就跟你笑一笑。

师:请你跟我坐坐好。(师做坐端正的姿势)

生:我就跟你坐坐好。(生跟着坐端正)

师:请你跟我来认字。

生:我就跟你来认字。

2小结导入:小朋友们喜欢认字吗?这节课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学习汉字。教师边板书课题边读:《金木水火土》学生跟着读题。

二、数字引路认识汉字。

1小朋友们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比赛1数到5看谁数得准。

刚才我们认读的是阿拉伯数字我们在数学课上经常见到可是我们学习语文时要用到数字时可不这样写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样子的吗?

2出示汉字。

我们把它们叫出来见一下面好吗?齐读:一二 三 四 五。

三、自主研读自读自悟。

1天啊,有一群汉字娃娃要请小朋友们到他们家去做客,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去啊?()但是汉字朋友要我告诉大家要进入他们的家可不是那么容易哦汉字朋友们在门前设了一个关卡在他们的家门前有一片菜地和一片果园(出示课件)汉字朋友为了欢迎大家的到来把自己的名字挂在了瓜果上你们要是能认识他们并能记住他们他们就会把大门打开让你们进去做客。你们有信心渡过难关吗?()我们出发吧。

2请小朋友打开课本第7咱们一起来做两件事儿,看谁的小耳朵听得最清楚:先做第一件事儿,请小朋友们拿出笔,在课文中找出瓜果上的这七个汉字娃娃,一边大声自由读一边用笔标出来。喜欢做什么记号,就用什么记号。如:“△、○”等。谁能读得又准确又响亮,汉字朋友就会把生字瓜果送给他。看谁练习得最认真,开始。

3小朋友们会读了吗?

4指名读评议正音。

(1)如果你认为哪一个生字你可以读得又准确又响亮汉字朋友们就会把瓜果送给你(你想读哪一个)能吿诉大家你是怎样认识它的吗?

生:是爸爸妈妈教我认识的。

师:你的学习方法真是太好了,我们大家都要向你学习……

这次老师要多请几个小朋友来尝尝瓜果,把你尝到的生字瓜果读给大家听。

(2)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挺厉害的这么快就闯过了这个难关进了汉字家。(读对了小朋友就跟他读读得不对咱们就给他提建议)

(3)强调的本音读”,但在词语或句子中会变音有时读二声一块地”“一片海;有时读四声一棵树”“一朵花”,本课读一声。其他小朋友还想要瓜果吗?点名读。

(4)小朋友你在平时的生活当中遇到过这些字吗?选你喜欢的说给大家听。

师:这些小朋友真是有心人,多留心就会从生活当中学到很多知识。

5打乱次序你还认得它吗?开火车读。

6接下来我们做第二件事儿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大声读一读这篇课文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不能跟着别人一起读做得到吗?看谁练习得最认真开始。

谁愿意来读?这么多小朋友举手那就这样吧我就请四个小朋友一人读一句其他小朋友认真听听听他们读得怎么样。

(1)请四个小朋友一人读一句。(学生评读)

(2)看小朋友们读的那么热闹老师也想读一读可以吗?不过老师有个要求请小朋友们竖起耳朵仔细听,看看老师在哪个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咱们比比看谁的耳朵尖。师范读。

(3)你们愿意像老师这样读吗?(愿意)那就试着读给你的同桌听吧。谁愿意来读?(学生评读)

(4)他们读得真好我们一起试试吧。一组读一句老师读题目。

7小朋友们读了这篇课文你能告诉老师课文里都写了什么吗?

老师讲解:这是一首对韵歌第一行介绍了数数第二行介绍了五行第三、四行是介绍天地、日月的。

四、朗读感悟背诵课文。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个人自由读,同桌间互相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

男女生分别齐读。

3全班齐背点名背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