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文共赏】NGS里躲不开的实验室污染

 微微悦明 2021-12-13

Kim D, Hofstaedter C E, Zhao C, et al. Optimizing methods and dodging pitfalls in microbiome research[J]. Microbiome, 2017, 5(1):52.

微微碎碎念:高通量测序实验一直以数据量大和敏感度高著称,相对应的实验过程中污染因素也同样会对NGS结果造成影响。之前笔者一直注重于实验室各环节的控制,在本文的阅读中才惊觉另一个污染的可能性,即试剂盒本身所携带的污染,在该文中被称为kitome。

如下图所示,即使是Blank空白样本也同样存在16S扩增序列结果(由试剂盒污染所导致的);而使用不同的试剂盒,空白样本所产生的16S菌群结构是不一样的,进一步证实了实验试剂盒污染的可能性。且biomass低的样本受污染影响更大。

本文作者采取了空白拭子(Blank swab,直接用无菌拭子进行DNA提取及后续工作)、空白提取(Blank extraction,直接用无菌水进行下步DNA提取工作及建库测序)、空白文库(Blank library,直接用无菌水建库及测序)三种方法评估试剂盒污染所引入的步骤(很有趣的设计!)。结果发现,实验各阶段都可能存在不同情况的污染。

如下图所示,无论是何种negative control都有16S扩增结果,对应了不同的菌。

同样的污染因素,不仅存在于16S测序结果中,也存在于WGS测序结果中。如图所示,采用不同试剂盒的空白样本,都可检测出一定的细菌DNA,且组成成分不同,很有可能是由于不同的试剂盒污染导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