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觉寺访友

 香行万里 2021-12-13

2017-03-08 海之花 阅读 297

众生心体,自性清净,原有性德,非修成而然,是谓本觉。

本觉寺位于乐清市芙蓉镇田园村,雁荡山18罗汉古刹之一,初建年月不详,但唐代已有修缮记载。历经千年风雨,今天见到的本觉寺为住持老林长组织新建,在原址基础上,主要由其子出资,买下周边地块,建成大雄宝殿、经石碑林、可供僧人与居士居住、静修、斋膳、礼佛的道场。寺庙的建设过程中也得到许多村民的捐资。

老友是去年入住本觉寺的释悟妙(法名),是这里比较"权威"的师傅(从大家与她的互动中能感觉得到她修行颇深,很受尊敬)。多年不见,知道她就在附近,便来探访。

到了芙蓉镇,导航带我们走的是绿田中间的狭窄小路,倒是应了"田园村"之景,大山之间的乡村小道别有一番风味。

拐过一个弯,就见到一个黄、咖为主色调的寺庙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丽,寺院背靠大山,面对的也是大山,寺院门口有一条不见溪水但闻淙淙流水的山石河道,泉水跌落在石头上,然后被后面的泉水推着在石头的间隙奔走,它们奔走的声音和着寺院里传来的诵佛声,令整个环境显得格外清静无尘。

我们不急着进去,先在四围转转,有一块保存完好的石碑上刻有《本觉院殿记》,记载了本觉寺宋代时期修缮之事。

在寺院的后方,是一个规模较大的碑林,刻有重要经文以及一些著名法师的悟道金言,还有《弟子规》等。

参观完悟妙修行的道场,只见一袭咖啡色僧袍的悟妙笑盈盈地出现在眼前,剃度后的光头上戴着一个蓝灰色的毛线帽,手腕上戴着白色的珠串(大儿子送给她的),笑容开朗、明丽。虽然已经好多年不见,而且生活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但我们还是一见如故,没有丝毫隔阂,好像我们都更喜欢彼此现在的样子。

我们先去她的居所坐坐,她的房门上贴有一个小巧的"爱"字铭牌。脱下僧袍,悟妙显得更随意些。房间很简单,但收拾得很干净、整洁,一个房间只够放两张床和两个书桌,带一个卫浴间。早上三点起床,敲钟,颂经,礼佛,中午会午休,晚上八九点睡觉。

似乎是一个很封闭的地方,但互联网改变了一切,寺院装有WI-FI,每天悟妙定时在线收听法师讲经,闲时播放经文或佛歌,微信朋友圈与同道同修保持着联系,随时可以沟通、学习、交流。

毋庸讳言,如今很多寺庙已经商业化了,寺院正在丧失其原本的目的和存在的意义。从做几年的志愿者到剃度出家正式成为一名僧侣,悟妙说是因为遇到了真正的寺院,向内修行,而不是向外求福求财,一切皆因因果,心结打开,心地自然如明镜。从悟妙平和的脸上、黑白纯净的眼眸已经轻柔的声音里,我看到了一种无欲无求的宁静,一种无龄女人的安详,一种忘我时心灵的愉悦。

在本觉寺做师傅是没有薪水的(专业说法叫僧侣单资或香火),所以来这里的僧人不多,悟妙说来到本觉寺肯定有前世今生的因缘,既然村里的居士们这么喜欢她,需要她,她就安心在此修行。

从寺院到镇上有一定距离,买点生活用品或者取快递都得到镇上去,知道她有驾照,寺院配置商务车交给她使用,悟妙谢绝了,因为一旦开车杂事会很多,这样一来必然影响修行。于是,必须去镇上的事或者请居士代劳,或者借用居士的电动车。想象一下:一个身着僧服的女师傅骑着电动车上街是一种什么风景?

后面山上,居士们盖了几座"金刚茅房",供修行者闭关之用。

捡柴、劈柴、种菜、打扫、做饭,居士们自觉自愿,不亦乐乎。老林长的姐姐是80多岁的居士,做了很多艾饼端给大家吃,只见她身体硬朗,笑容满面,看不出什么老态。

村里丧偶独居的老人,多半会搬到寺院来住,基本上不用花什么钱,只要愿意跟着读经修行就可以。

如此看来,这不只是一个道场,还是一个老有所养的安居之所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