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72:把方向盘往左打(同理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五月华语 2021-12-13

同理心是一个心理学词汇,指的是感情移入,或者共感。泛指心理移位、将心比心,也指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认知性的觉知、把握和理解。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方面。

教学是在两个主体中发生,即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很多时候是存在不对等的,或者说不公平的。很多时候,尤其是小学阶段成年人和少儿之间的交流是相距甚远的,所以,对于小学老师来说太简单的一个字或者词,小孩子怎么就学不会呢?或许会认为这不就是两笔吗,为什么就不会呢?但是,如果老师能低下身子蹲在孩子的高度,尤其是想一想一个孩子可能右手还不太会拿笔,还不知道什么是撇捺,他怎么可能听得懂呢,更不要说写了。只有把我们放在一个小孩子的高度我们才有可能真正理解那一撇和一捺真的很难组合成人,还有可能写成入,或者其他的图形。

我真正理解这一点是我真正开车时才意识到的。按说,自己在路上也骑车了几十年, 思维也比较正常的我,对左右区分是没有问题的。然而,我每次一开始倒车,就会完全搞不清楚什么左右。空间非常窄小的院子,我的车进来就出不去。倒车的时候总会有好心人会温和地提醒我“往左打”“往右拐”,说真的,我除了紧张什么感觉都没有。有人就会着急,不就是左右或者直接倒,有那么难吗?是啊,我也感觉不难的,但是,当我坐在驾驶位置开始在狭小空间里倒车的时候我真的分不清什么左右。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曾经一直认为的英语不就是26个字母吗,它能有多难学?英语不就是五个建单句加一个There be吗,写句子它能有多难?可是,我不是别人,别人也不是我,任何时候的容易或者难都是相对而言,都是基于说话者的立场而不是听话者的立场的。

所以,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都能意识到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不同,成长环境不同,见识不同,智商不同,等等,所以,他们认识事物的角度肯定不同,他们理解世界的方式会更不同。如果我们都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那么一切都会显得更加顺畅。同样,做教研员这么久了,如果我每次说话或者指导都是基于老师的立场,或许他们接受起来就会更加容易,就不至于会认为不同的位置说不同的话。

教学中的老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尽管有时表现的是两个方面,但是,如果老师能俯下身子设身处地地和孩子们一样写,这样就会发现其实一撇和一捺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同样,如果老司机们都能回忆起他们自己当初学车时的慌张和忙乱就不至于对新手的无措感到不可思议,如果教研员能真正考虑到老师们每天学校都有应付不完的检查和任务或许就会真正理解一线老师有时是多么地无奈,纯粹地教书也是一种奢侈。领导和群众之间才能真正做到无隔阂的一家亲。

是啊,同理心在不同的角色之间能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如果真的都有,很多误会就会消除,家庭会更和睦,人们也会更好地相互理解,社会就注定会更和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