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水秋香,所以春寿眉饼比较醇厚?

 小陈茶事 2021-12-13

《1》

现如今的闽茶大观园里,那可是星光熠熠的。

前有顶级红茶金骏眉闪耀星空,后有武夷天价肉桂横空出世,再有福鼎白茶如新星冉冉升起。

一轮又一轮,一波又一波。

端的是灿烂夺目如耀眼星河。

然而,在更远更早之前,还有一款闽茶,也曾经让人沉迷,让人惦记。

它还创下了现如今普洱茶创下的纪录——有井水处皆有柳词,有茶桌处皆有普洱。

当时光推移到更早之前,这句话可以改成:有茶人之处,皆有铁观音。

最早的最早,大家对于茶叶市场、街边茶叶店的印象,是一扇扇玻璃门,门上贴着硕大的字迹“铁观音”、“大红袍”、“正山小种”......门里放着一排排整齐的大纸箱,箱里装着碧绿色的小小颗粒状的茶叶,开袋闻之,有鲜香扑鼻。

这就是闽南人开的铁观音茶叶店。

这就是曾经红遍大江南北大街小巷的茶界一哥,铁观音。

现如今,说起它,大家还会有印象,说,铁观音就是春水秋香,讲究个香与水的均衡。

是的,铁观音给喝茶的人,以及茶界,留下了太深太深的烙印了。

以致于,多年过去了,闽茶一哥的交椅一换再换,仍然有人忆起铁观音所带给我们的那些喝茶习惯与喝茶讲究来。

比如,前几天就有人说,“福鼎白茶讲究春水秋香......”

看,虽然过去了这么多年,铁观音的饮茶习俗,仍然被人牢记,并无缝对接到了福鼎白茶身上。

于铁观音而言,这种认知,是对它的记忆与缅怀。

但于福鼎白茶而言,这可就是一个天大的误会了。

《2》

福鼎白茶究竟讲不讲究春水秋香呢?

当然不。

春水秋香的字面意思,是将一款茶类,按季节划分,分为了春茶与秋茶。

在这基础上,给这两个季节茶叶的品质特征,做了总结:春水,秋香——春茶汤水好,秋茶香气好。

这种归类方式,放在铁观音身上,非常适合。

但放在白茶身上,就十分地奇怪了。

白茶也按季节区分,分为春白茶与秋白茶。

但是不是据此就能认定,春白茶的品质特征就是汤水好,而秋白茶的品质特征就是香气好呢?

非也,非也。

以村姑陈这么多年的喝白茶经验来看,这春茶与秋茶的特征归纳,得反过来说。

春白茶得说它香气清越,而秋白茶得说它汤水淳和。

所以,如果一定要像总结铁观音那样,总结出白茶春秋两季的主要品质特征,那也要反过来形容,即,“春香秋水”。

为什么村姑陈要这样形容白茶的春茶与秋茶呢?

这是有季节依据的。

《3》

春茶季的天气,我们知道,是一天热过一天的。

除掉倒春寒的日子,春季的气温,总体来说是向上的。

正常情况下春季白茶的倒春寒,会出现在银针的季节,而这些年唯有2020一次特殊,到了春寿眉采摘的时候。

也就是说,在正常年份里,采春白茶的时候,一天一天,平均气温是上升的。

银针的时候,每天可能是十几度的最高温。

到了寿眉的时候,每天可能就到二十几度的最高温了。

而到了夏初,也就是每年公历的四月二十七八号,基本上就是临近三十度左右的日最高温了。

在这样一个气温攀升的状态下,日照的时间长度、日照的强度,都在增加。

日照时间长了,茶树光合作用的时间就长了;日照强度增强了,茶树合成的芳香物质就多了。

于是,春季的白茶,就生成了香气层次丰富、香型多变、香氛多元化的一种特征 。

这一结论,是有多年的春白茶相佐证的。

春茶季第一波采下来的白毫银针,在毫香这个基本香型之外,是洋溢着浓郁鲜花芳香的。

第二波采下来的白牡丹,是花香变幻的,兰香悠长,桂香清甜。

第三波采下来的春寿眉,花香最盛。

累计村姑陈在春寿眉里喝到过的花香,就有玉兰花,栀子花,茉莉花,缅因花,苦楝花,水石榕,杨槐花,榆钱花,芙蓉花,含笑......

上述这些花香,但凡喝到过正宗福鼎白茶,尤其是高山白茶的茶友,感受应该更加深刻一些。

故此,有了这么多丰富的花香打底,谁还好意思说福鼎白茶的特征,是春水秋香呢?

如果春茶重水,那这些香气,它们又如何自处?

岂不是买椟还珠了?

《4》

再来说白茶的“秋水”。

在白茶春茶季的时候,气温是一日高过一日的。

而到了秋茶季,则变了,是一日低过一日。

尤其是从白露节开始,每年的9月7、8号之后,天气更是一天凉过一天。

自古就有民谚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可见在秋季,气温会日渐下降,直到入冬。

在这样一天冷过一天的天气条件下,白茶树们,白天仍然可以享受到日照,但到了夜里,就是迥然两异的世界——又寒,又冷,又冻。

茶树们为了抵抗寒冷,为了活下去,只能给自己增加能量——把白天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转化为能量,储存在体内,用于抗寒。

这些大量的能量,储存到了茶树叶片中,再被采摘下来,冲泡了,喝下肚子去。

此时的茶汤,只会令人感觉到浓浓的稠度,柔度,与滑度。

这种汤感,便是因为茶树体内储存了大量的能量物质所致——细胞液增加了,稠滑物质便相应增多了。

同样,这种感受,喝过秋白茶,尤其喜欢喝秋寿眉的茶友们,是深有感触的。

秋白茶的三姐妹,白露茶、秋分茶、寒露茶,任是谁喝了都说汤水香滑淳厚。

尤其,秋季还有一个典型的气候特征,那就是白天日晒多,温度高,而夜里冷凝,温度低,甚至还会下霜结冰。

这种寒热交替的特殊天气,还会增加白茶当中香甜物质的增加。

于是,我们便可以清晰的感受到,秋白茶的汤水,更甜美,更柔和。

哪怕是新手,也不太可能把秋白茶泡得苦涩难喝。

《5》

春水秋香,是铁观音的特征。

春香秋水,才是白茶的标配。

切勿弄混了,切忌照搬了。

人云亦云不好,盲目循旧例,更不好。

要想喝懂白茶,还是要多喝,多观察,多总结。

白茶是六大茶类里,工艺最简单、人工干预最少的一款茶。

它的品质特征,主要来自于它生长时期的气候条件的影响。

把这些弄清楚了,一款白茶的香气滋味如何,便是信手拈来了。

再次借用老陆那句老诗,作结语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特别提醒:

小陈茶事的第三家线下店已经开始正式投入运营了,想要莅临现场品鉴喝茶的茶友,可以微信提前联系客服微信(taimumagu,因为茶友众多,请有过去的茶友给客服留言。

小陈茶事第三家线下店(福州)地址:

看完这篇文章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


2021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

第34篇:初心不改,方得始终(写在春茶笔记结尾)

第33篇:李麻花在茶园摔了一跤

第32篇:许久未去的茶厂,它如今是哪番模样?

第31篇:今年的春寿眉,竟然来得这样早

第30篇:有些白茶,看上去是白牡丹,其实是寿眉

第29篇:春光明媚,采摘清明白牡丹啦.....

第28篇:今天采到清明白牡丹了吗?

第27篇:试新白茶,是春茶季的日常

第26篇: 银针增产牡丹减产,茶山怪状有多少

第25篇:预订春茶退订之殇

第24篇:今年的第一场雷雨,它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来了

第23篇:茶山上的蛇为什么越来越多了

第22篇:那些宣传自己收青做茶的茶商,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第21篇:白牡丹的盛宴来临

第20篇:寻访一个古老的村落

第19篇:如何区分牡丹王、一级牡丹、二级牡丹、三级牡丹

第18篇:阳光灿烂的一天,抛荒白茶迎来了采摘旺季

第17篇:那些不应该属于白茶的利益之争

第16篇:太姥山的雾与露

第15篇:白毫银针的特级和一级,是按采摘时间区分的吗?

第14篇:大家盼望的倒春寒,终于来了

第13篇:春雨惊春清谷天,六个字写尽春白茶的一生

第12篇:春茶季,从四个方面,教你识破抽针的白毫银针!

第11篇:从树形树貌,深度辨析荒野白茶树与抛荒白茶树之异同

第10篇:菜茶为什么不能做银针?

第9篇:寂寞空庭春欲晚,方大师今年不开门

第8篇:阳光灿烂的日子,适合采白毫银针

第7篇:今年茶季特别冷,没带取暖器不敢上茶山

第6篇:福鼎日渐兴起的广告牌文化

第5篇:见见茶山上久违的朋友们  

第4篇:春茶季的主角究竟是谁?

第3篇:那些在茶农家里玩游戏到天黑的寻茶掌柜们

第2篇:抛荒白茶的采摘盛宴

第1篇:春茶开采,太姥山送给女神节最好的礼物

……

喜欢文章就点个赞
作者  | 村姑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