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一个孩子来说,情绪的稳定尤其重要

 速读速记 2021-12-14

昨天说到有个女孩,每次妈妈在身边提醒,都显得很不耐烦。

这种事情一点都不少见对吧,尤其是对于那些聪明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父母也更容易有期待,毕竟学一点东西来说,太简单了,简单到这个孩子根本不需要用什么脑子。

早上,在群里分享了一段话

如果父母想要孩子成功的愿望太强烈,孩子为了做自己,可能就会向反方向走。叛逆、崩溃、失败,甚至想死,可能内在的动机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做自己。

对哈,就是做自己。

没有谁是谁的主人,谁是谁的玩偶,我们一生追求的不过是做自己和被看见。

小明这两天又回家了,咋了?

非休息日休息肯定是又出意外了。

早晨跑操,鞋带开了,摔了一跤。刚开始还没啥,去了医务室拿了点药,后来觉得胳膊麻了,就告诉了老师,老师有给我们打电话去接,上省三院看医生。

接到了就感觉应该问题不大,等到医院拍了片子,医生看了确实没啥事,也就放下心了。

我问,还能玩儿游戏吗?

小明说,能。

那还等啥,开始吧。

《王者荣耀》又开始了。

随着他玩游戏的思维不断迭代,水平也提升了,对手和队友也厉害了,对团队精神、细节操作和运营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出现了市标、省标、甚至全国排名的强者。

但是呢,也就那么回事儿。

强的是真强,同样弱的也不少。战斗意识并不是玩的多,年龄大就一定会很高。也有一些在选英雄时出现争执的,甚至有争执不下的。在玩的顺风的时候怎么都好说,在玩儿的逆风的时候,互相指责那也是常有的事儿。

以前,小明也指责那个不会玩儿,现在则异常淡定,甚至还会鼓励几句,给他找点借口什么的。

为啥呢?

这就是他最近意识升级了,玩的不好的就是因为他技术差,或者心态不好啊,你说他、指责他、教育他,他就会听,就好了吗?

显然不行,你不是他爹啊,即使是他爹说他,他也不一定听啊。

你越说他,他情绪越不好,也越失误多。反过来,你多支持,鼓励他呢,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再厉害点,带着他飞呢,那结局可能就不一样了。

自从小明不抱怨了,不管是别人指责别人,还是自己被指责的时候,都不会情绪化,他要么平息一下指责,要么自己用战场表现来改变别人的看法,都不会去怼队友。

顶多下局不和他们组队了。

倒是用嘴遁气疯过对面的对手,本来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结果在小明的嘴遁下,对方气疯了,情绪化的结果就是一连串的操作和决策失误。

开始,不算什么。但是在高端局,高手是很容易抓住这一点点破绽,从这里撕开防护的,那么结局就不言而喻了。

在我的影响下,妈妈也开始陪在小明身边,看着小明打游戏。显然,小明很开心,不断的向妈妈展示自己的厉害手段。

自己骄傲的地方终于被自己在乎的人看到了,是不是一种幸福呢?

不用说,肯定是啊。

小明玩儿游戏对学习有帮助吗?

我觉得有。

至少亲子关系融洽了。山不过来,我过去。

脑力得到提升。没脑子的玩《王者荣耀》,还真不一定能玩儿好,看战绩就行了,每场都有你的数据,你只要跟自己比比,跟别人比比就知道结果了。

选英雄出现分歧,大家基本动作就是甩战绩。

当然,也有不怎么看数据细节的,这样的进步就会慢一点。

手眼脑协调力的发展。说实话,一般成人光看都觉得累更别说打了。手眼脑都跟不上。

情绪更稳定。

团队精神。

话说,你想工作日玩游戏的会是哪些人?

大概率是大学生和上倒班的那些成年人吧。小孩子跟他们组队能不落下风,甚至一直贏,也是挺能说明问题的。

最后,请你自测一下,你(或者你身边的人)在哪方面是高手(至少也是万里挑一吧)?他(她)的情绪如何?

在分享群里一段话

特别喜欢蔡康永的那句话:你不要追求快乐,你要去追求平静。

追求快乐的本质,是希望逃避痛苦,但这太天真,是伪命题,因为痛苦是不可能被逃避的。

一个人遭受痛苦的时候,是不可能真的变快乐的,祝福一个人永远快乐,本身的逻辑就不成立。

比起永远快乐,我更愿意祝福:当你遭受痛苦的时候,希望你能平静地接受痛苦,走出痛苦,当你在享受快乐的时候,你也可以平静地接受快乐,珍惜快乐。

只有平静的人,才是耐造的。

……………………………

如果你也觉得这篇文章很棒,右下角点个在看  ,马上加客服进相应的交流群哦。(表明身份老师,家长,学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