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诗词去旅行:秋风楼,诉说着汉武帝的怆然抒怀

 我的天堂111 2021-12-14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高祖刘邦曾孙,景帝之子,十六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承文景之治,对内实行政治经济改革,为巩固皇权,汉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击溃匈奴帝国、东并朝鲜、南诛百越、征服大宛,开拓汉朝最大版图,首开丝绸之路,功业辉煌。汉武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

元鼎四年(前113年),这时刘彻四十四岁,即位已二十七年。此时,西汉王朝无论军事、经济、政治、文化都达到鼎盛高峰。这年深秋,刘彻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阴县(现万荣县)祭祀后土,乘楼船泛舟汾河,在船中欢宴群臣。此刻秋风四起,涛声滚涌,草木凋零,大雁南归。汉武帝发现自己鬓发染霜,身边又无美人相伴,顿感韶华易逝,老之将至,便挥毫泼墨,慷慨高歌,留下了万世流芳的《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

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

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汉武帝刘彻的武功确实让后代诸多皇帝羡慕,但是汉武帝的文采也是十分斐然。首句“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虽仿写自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却不同于刘邦的慷慨激昂,而另有一层优美的伤感。秋风刮起,白云飞。草木枯黄雁南归。秀美的是兰花呀,芳香的是菊花。思念美人难忘怀。乘坐着楼船行驶在汾河上,划动船桨扬起白色的波浪。吹起箫来打起鼓,欢乐过头哀伤多,年轻的日子已过去,渐渐衰老没奈何。诗以景物起兴,继写楼船中的歌舞盛宴的热闹场面,最后以感叹乐极生悲,人生易老,岁月流逝作结。全诗比兴并用、情景交融,意境优美,音韵流畅,且适合传唱,历来被誉为“悲秋”的佳作,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诗。宋代陈岩肖在《庚溪诗话》中评价:武帝《秋风辞》,言固雄伟,而终有感慨之语,故其末年,几至于变。清代沈德潜《古诗源》卷二中评价:《离骚》遗响。文中子谓乐极哀来,其悔心之萌乎?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也有评价:缠绵流丽,虽词人不能过也 。

刘彻这首诗对后世很大,许多佳句从诗中化用而来。如曹丕名作《燕歌行》的“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唐代诗人苏颋的《汾上惊秋》也化用《秋风辞》的诗意,诗云:

北风吹白云,

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

秋声不可闻。

可见这首《秋风辞》给了后来人很多的启发,也难怪许多诗论家对它赞不绝口。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作者的思想,他人的评价其实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它是不是已经打动了你。

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到河东祭祀后土,在上古时期,祭祀和战争是人们最重视的两件大事,最初的祭祀对象是“社”,“社”就是土地之神,把女娲敬为土地神,这与女娲氏抟土造人的传说不无关系。从商代开始,祭祀的对象除了“社”之外,又加上“稷”,“稷”就是谷神,农业的始祖,可见人们对土地神和谷神的敬仰程度。传说轩辕黄帝平定天下,在汾阴扫地设坛,祭祀华夏始祖——圣母女娲氏。尧、舜、禹之时,夏、商、周三代,都在这里举行祭祀活动。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 164年),汉文帝派遣官吏在汾阴县的黄河岸边修建后土庙。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在雍县(今陕西凤翔县南)祭天时,对大臣们说:“今上帝朕亲郊,而后土无祀,则礼不答也。”(《汉书·郊祀志》下同)让大臣们讨论祭祀后土事宜。《史记》作者司马迁的父亲太史令司马谈熟悉历史上的祭祀情况,便和祠官宽舒建议在汾阴县祭祀后土,汉武帝便改庙为祠,“立后土祠于汾阴上”,定为国家祠庙,汉武帝先后五次率领群臣到汾阴祭祀后土。

西汉各位皇帝,相继来此祭祀。汉成帝初年,丞相匡衡和御史大夫张谭向汉成帝上奏章,认为到汾阴祭祀后土,要“渡大川,有风波舟楫之危”,建议把对后土的祭祀活动改在长安北郊,把祭天的活动改在长安南郊,汉成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过了两年,匡衡因为别的事情被罢了官,朝野上下都认为这是对匡衡建议皇帝改变祭祀天地地方的报应。汉成帝的母亲看到皇帝久无子嗣,便以皇太后的名义下了一道诏令,决定恢复皇帝至汾阴祭祀后土的“先帝之制”。皇太后认为把祭祀天地的地方换在长安南北郊,得罪了皇天后土,天地之神降罪,以致皇帝久无子嗣。于是汉成帝重率群臣渡黄河,到汾阴祭祀后土。

唐代,唐玄宗两次到汾阴祭祀后土。在开元十一年祭祀后土时,在后土祠掘得两尊古代宝鼎,便将汾阴县改为宝鼎县。唐玄宗下令对后土祠进行扩建,使后土祠的建筑规模更加壮观。唐代诗人李峤的《汾阴行》一诗,对开元年间祭祀后土的盛况有如下描述:“君不见昔日西京全盛时,汾阴后土亲祭祀。”“斋宫宿寝设储供,撞钟鸣鼓树羽旗。”“河东太守亲扫除,奉迎至尊导銮舆。”“埋玉陈牲礼神毕,举麾上马乘兴出。彼汾之曲嘉可游,木兰为楫桂为舟。”诗写出河东地方长官隆重迎接天子的大驾光临;百姓倾城而出,领略皇帝威仪的气势;祭祀汾阴后土的盛况,不但群臣享受到宴饮的欢乐,老百姓也分享到牛肉和美酒的犒赏。巡幸河东的整个活动也被写得形神兼备、引人入胜。 “昔时青楼对歌舞,今日黄埃聚荆棘。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最后几句,由汾阴的古今盛衰,揭示了社会发展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发人深省。相传唐玄宗听梨园弟子唱到此诗的这几句,不禁凄然涕下,并说:"峤真才子也。"

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宋真宗准备到河东祭祀后土。派兵士5000人修筑通往后土祠的道路,并对后土祠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和扩建。经过扩建的后土祠,庄严宏巨,是现存后土祠面积的25倍,当时号称“海内祠庙之冠”。宋真宗在第二年春天,率文武百官到河东祭祀后土,其礼仪十分隆重,史称“跨越百王之典礼”。宋真宗还亲自写了一篇《汾阴二圣配飨铭》,追述汉唐祭祀后土之盛况,表达敬奉后土圣母之诚心。在祭祀后土时,宋真宗在黄河岸边看到“荣光溢河”,即祥瑞之光出于后土祠旁的黄河中,便下令改宝鼎县为荣河县。荣河县的名称一直沿用到1954年。

金、元时期,皇帝虽然没有亲自到荣河祭祀后土,但都曾专门派遣官员到荣河祭祀后土。明、清两代,由于路途遥远,到山西西南部的荣河县去祭祀后土实在不方便,便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放在北京举行。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的社稷坛,就是明代皇帝祭祀土地神和谷神的地方。明代皇帝在社稷坛的祭祀活动,实际上是对汉、唐、宋各代皇帝祭祀后土的延续。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又在北京安定门外修建专门祭祀土地神的地坛。从明代嘉靖年间开始,一直到清末,地坛成为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土地神的专用场所。

后土祠在明以前是皇家祭祀圣地,而后属民间祭祀的庙宇。民间对荣河后土祠的祭祀活动,依然举办得十分隆重。从传说的黄帝在汾阴扫地为坛祭祀后土算起,华夏民族对后土的祭祀已经历了近5000年。从汉武帝在汾阴立后土祠祭祀后土算起,以官方或民间的名义对后土圣母的祭祀活动也有2100多年的历史了。无论是汉、唐、宋、元,无论是皇帝还是平民,都对后土圣母顶礼膜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万荣后土祠,堪称中华民族的根祖。

我似乎已经忘了是什么时候接触到的《秋风辞》这首诗。但是依然记得初读时那种妙不可言的心情。怀着这种久仰的情感,在万荣县李家大院参加完第22届华北摄影工作会议后,我马上前往后土祠,拜访秋风楼。

后土祠在万荣县西黄河岸边的庙前村北,现存建筑有山门、舞台、献殿、正殿、东西五虎殿、秋风楼等,建筑宏伟,结构精巧。据介绍明万历年间,由于黄河冲刷,脽丘塌陷,后土祠择地迁建。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黄河泛滥,后土祠被淹,只留下门殿及秋风楼。到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秋,黄河决口,后土祠建筑荡然无存。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荣河知县将此祠移迁于庙前村北的高崖上,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和唐宋时期相比,现存的后土祠规模要逊色不少,但仍不失为一处庞大而辉煌的古代祠庙建筑群。

走进山门,只见连着的两个戏台,两座分别叫道家台和佛家台,听说这里的戏台是品字型,品字是三个口 ,怎么只有两个?同行的运城文联副主席杜东明笑笑指着进来的门口说,你往后看。噢,原来还要算上山门,进来的山门即为一戏台,如果把木板搭上过道,便与两座并排戏台形成“品”字形格局,这为全国独例,至为珍贵。杜主席说当年大祭、庙会时,三座戏台用三种戏曲同唱一本戏, 蒲剧、秦腔、豫剧相继开锣,都卖了命的喊唱,看谁的观众多。山门的戏台柱子上对联写道:

游哉,悠哉!头上生旦净丑

演也,艳也,脚下士农工商

此情此景,真是绘声绘影。

来到献殿,殿内存明代重刻金代《蒲州荣河县创立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庙像图石》碑和轩辕扫地碑,献殿两侧建有配殿,分别是东五虎殿和西五虎殿。东五虎供奉着五岳大帝,即东岳大帝黄飞虎,西岳大帝蒋雄,南岳大帝崇黑虎,北岳大帝崔英,中岳大帝文聘。西五虎殿中供奉着蜀国的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正殿和献殿相连,殿内设木雕神龛,中间供奉后土圣母,两侧神龛供奉“送子娘娘”和“赐药娘娘”。

祠内的正殿、献殿,建筑工艺精巧,光彩夺目,是祠内建筑的精华。后土祠木雕以正殿前方一组四层镂空透雕为代表,由一整块核桃木所雕,真实地记录了明清时期后土祠一带的风土人情,亭台楼阁,繁花灵兽,小桥流水,人物神态均细致入微!后土祠的铁艺令人惊叹,正殿两侧为大块铁花,献殿北面两侧铁艺动物栩栩如生。正殿两侧的砖雕,青龙飞舞、白虎咆哮,翻云滚浪,熠熠生辉,被建筑专家称为建筑和艺术的完美结合。献殿所有柱础都雕着神态各异的狮子。看到这些真是令我们回味无穷。

祠中的《历朝立庙致祠实迹》碑记和《蒲州府志》记载着"轩辕氏祀地祗扫地为坛于脽上,二帝八员有司,三王方泽岁举"。说明到汉代,每三年皇帝都要来这里举行一次大祀。祠内保存的宋代碑刻《汾阴二圣配飨铭》,是由宋真宗亲自撰写并书丹的碑刻,我国古代由皇帝书丹的碑刻并不多见,因而此碑是中国古代名碑之一。

秋风楼位于祠的最后,是为保存《秋风辞》兴建的,是后土祠的压轴之作,其始建年代已无以可考,现存形制为明代所建。秋风楼凭河而立,楼阁坐落在高大的台基上,四周回廊,斗拱密布,飞檐四起,造型别致。楼身分三层,高32.6米,砖木结构,十字歇山顶。楼宇底部东西贯通,其上各雕横额一方,东曰"瞻鲁",西曰"望秦"。正面门额嵌有"汉武帝得鼎"和"宋真宗祈祠"石刻图,线条流畅、形象逼真。2、3层上建有回廊,回廊下方都有精雕的挑角和吊柱,吊柱共28根,传说代表汉武帝云台28将;36个挑角,象征隋末瓦岗寨36兄弟;每个玻璃挑角上都装有彩色琉璃武将形象,共108个。秋风楼面对黄河,巍然屹立,与对岸的太史公司马迁祠遥遥相对,显得高大古朴,雄伟壮观。秋风楼三楼上的《秋风辞》碑是元代大德年间的物品,此碑曾被河水吞没,后被冲到时潼关,几经周折,被船夫找回,虽有破损,但主体尚在,可谓历经沧桑,但又风韵犹存。

秋风楼本是纪念汉武帝《《秋风辞》》而在后土祠建立的附属,然而,楼缘于诗巍峨雄踞,祠因楼而闻名南北。如今,游人凭吊千古,往往冲秋风楼的名气来。段成己是金代有名的文学家,山西稷山平陇人,来到这里,感慨不已,写下了《汾水秋风》的诗篇:

一曲刘郎发棹歌,

欢情未已奈悲何。

只今回首空陈迹,

依旧秋风卷素波。

明代兵部尚书乔宇,山西昔阳人,晚年因用人触怒皇帝被罢官,他来到秋风楼,这时秋风楼已被河水淹没,他面对秋风兴叹:

荒庭寥落野烟空,

汉武雄才想像中。

箫鼓应声开画昚,

帆樯飞影动晴虹。

山分秦晋群峰断,

水入河汾两派通。

少壮几时还老大,

不须回首叹秋风。

如今我们站在秋风楼上,虽看不到高大的楼船,听不到古朴的箫鼓,更看不到浩荡的祭祀场面,听不到慷慨悲壮的棹歌,但是,昔日的光辉依然在阳光下依稀可见。这座在汉、唐、宋占尽天下风光的楼宇,依然静静地屹立在汾河岸畔,沉寂在历史的旧梦之中。秋风飒飒,白云朵朵,枯黄的树叶如蝶般起舞,排排大雁在长空奏响南归之曲,站在秋风楼上远眺,太阳的余晖又将黄河水染成了红色!不经意间,秋风楼便成了人们访古怡情,在心中的诗和脚下的远方。

来到后土祠

把木板搭上过道, 进来的山门即为一戏台。

连着的两个戏台,两座分别叫道家台和佛家台,和山门戏台形成“品”字形格局,这为全国独例,至为珍贵。

后土祠精美的木雕

青龙飞舞的砖雕

白虎咆哮的砖雕

柱础狮子石雕

秋风楼位于祠的最后,是后土祠的压轴之作。

门环诉说着沧桑

精美的木质结构

回廊下方精雕的吊柱。

精雕的挑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