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二卷心似流水《也说文人的品行》《关于教育》《语言意识与文学意识》

 元辰1948 2021-12-14

七十五  也说文人的品行——回《文人的品行》

    文人与士分不开。旧时有文化的人少,以为文化为业的人更少,故“学而优则仕”,成士大夫了。士,是旧社会的脊梁,故有骨有怀者方称之士。“威武不能曲,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能如此,则名士也。其次才是才学。名士者,如竹林七贤,建安君子,东晋陶潜,盛唐李杜,东林复社之清流。智及于道者,则明士也。自古明士知音稀,说明明士少而众人不及也。
     然至今日,则人皆能文,文盲实稀。以文化研究和写作为业的文人,大都养在研究所里。大学教授尤其文科教授,当然属文人,但更是职业教育家,不能担当更多文人职责。专业作者和业余写作者,即便写得像模像样,但因大多缺乏经世济国的综合学养,其实很难称其为文人,只能称其为作家或作者。只有其中的大学问大修为者方能进入文人之列。
    非专业的写作者、文化学者或自发研究者,更多是为打发业余时间。虽然也有担当和胸怀准备,但对社会或他人,既没有拿纳税人的银子,也没有担任必须负责的职务,乐得我行我素、散人一个,种字和种田就没有区别了。既没有人格与职业的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人品的优劣之分。正如符号杂文《约瑟夫的成分问题》所表达的思维革新意义,谁见过对种田人的人品做过分析呢?约瑟夫既是农场主,又是农业科学家,还是农业工人,按传统的阶级分析法,不知该把它划到哪一类。
     我并非反对南兄此文,亦非反对为文要讲人品,虽非文人,亦须有余秋雨所说的文化良知与社会良知。当社会成员越来越知识化的时候,挺起脊梁,怀有良知,独立其精神意志,才是民族和国家之福。因而,虽非文人的我们,一样要自觉担当文化责任和社会道义。显然,我是把人品修养和胸襟修养扩大到了我们自身。对文人,只当他们是我们中任何一个十分平凡的人。

      2010-05-11

散文二卷||心似流水19辑

七十六 关于教育

私以为,教育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化的问题,培养的能适宜社会环境变化的人,既能坚持该坚持的,又能融入不致对抗,这是树人;二是生存能力,手上有活能就业吃饭,这是育才。

从何入手?一是分阶段教会如何学习,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思维方法、开放性的性格特征、积极向上的品质等等;二是分阶段建立活性的基本知识结构,由点线面搭建起来的知识框架应该具有生长性,自己能主动向里面添东西;三是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敏捷性、系统性、创新性引导,没有负担地学习,很惬意地学习,学中玩,玩中学,通过提高思维效率促进学习效果;四是强调能力形成,高中以下的动手能力,比如作文能不能达到发表水平,解题能力能不能达到次次独立获得90分(百分制),大学以上的专业能力,到单位三个月能不能独立完成一般任务,人生适应能力:竞争中、转行后能不能很快成为内行。我在政研室带过几个本科生,其中一个用十年才能独立完成县委书记工作报告,后来当了主任,还有的根本成不了可以写报告的人。

树人与育才两方面是紧密结合的,好的意志品质与正确的能力观(价值观要建立在能力观上,没有能力价值观就是空想)是成才的保证,科学的用脑习惯与思维方法是有效获取知识、快速提高能力的保证,其次才是勤奋。人的天资差别对生理正常的人来说微乎其微,关键在于家庭、学校、社会的引导和开发利用。思路不开、方法不对,往往越勤奋越糟糕。

大学以上,要强调有效知识结构与更新速度。通才就是知识结构广博、系统而合理,始终处于自我调整和更新之中,秘诀在于悟到了一个学科、一个专业的有效构成,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掌握它,剩下的就是在每个专业领域如何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飞跃、由操作到创造的飞跃。比如在文学范围内,小说、散文、诗歌、批评,只要知识结构与欣赏眼光上去,剩下的就是用时间来一门一门突破。许多人关于文学的知识结构面很窄,写到一定程度,上不去,就要再充电。读大师传记和治学方法论集,可以借鉴到许多学科经验。

2010-5-21

散文二卷||心似流水19辑

七十七  语言意识与文学意识

语言的自觉是一个民族的自觉。一种语言的流行是一个民族的强盛。它不仅代表了语言使用者的襟怀、学识、智慧、修养,反映着这个人的心态与自信力,而且折射出这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文明程度、审美素养、物质生态与精神生态。美国与北约欧洲国家,以英语法语发布空袭命令和新闻,不只是对卡扎菲的攻击,而且是对全世界的颐使气指。没有实力,没有大义,心知霸道,吃了闷亏,也不敢说一句话话。人格独立,思想自由,学术民主,那是要靠力量来支撑的。外强中干,色厉内荏,不过表示着一种语言一个民族的虚弱。复兴,不仅只经济指标,话语权,话语质量,话语吸引力,也是很重要的指标。

语言的历史传承与语言的当代性一样重要。没有传承性便没有根基,没有当代性便没有活力。如何使用语言,既是个人的历史觉悟,亦是社会的历史觉悟。奴才用奴才语言,强盗用强盗语言,暴发户用爆发语言,也为网上累见不鲜的案例所证明。语言生态是社会生态的标尺,改变语言,既要完善社会生态,也要改善语言使用者自身的生存、发展、精神质量生态。什么样的人使用什么样的语言,什么样的社会状态出现什么样的语言现象。

文学的语言依赖文学意识的觉醒。魏晋第一次人性觉醒,明清第二次人性觉醒,五四第三次人性觉醒,都可以找到文学上的代表性作家作品。20世纪80年代初的拨乱反正至今,虽然开放程度空前,而在人性觉醒上,几乎谈不上什么突出贡献。汉语文学的实际水准可想而知。真正的大家大作还在遥远的期待中。文学这东西,太沉默太寂静不行,太热闹太功利也不行。大家一起在焦虑和浮躁中,语言与文学的状况可以想见。

过去的书面语言掌握在少数识字人手中。文化人非文化人界限清晰。现在,初中以上皆可畅游网上,人人写作。因而,这多人一起觉醒或者认识到有必要觉醒,担负文化责任,自觉使用汉语进行当代性写作,难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语言意识、文学意识的缺损与断代,已不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事了,文明根脉缺损的严重后果,并非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就可自觉起来。何况,还有很多陈旧、片面、错误的语言意识语言习惯、文学意识文学习惯在流行。语言的自觉、文学的自觉,只能期待自觉的人来承当和进取了。

我和一帮朋友提倡新汉语写作若干年了,还在故乡网、问石斋论坛办过两年《新汉语时代》大型文学电子刊物,每月一期,每期30万字。就其外部(社会生态环境)来说,连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汉语没有新旧也没有真伪,讥笑提倡新汉语是故作姿态。究其内部(参与者个人)来说,不仅语言意识、文学意识的履新是异常艰难的重生,语言习惯、文学习惯的改变也是艰难的重生,更有先天不足和质量低下的教育状况始终无法改变。拿不出有说服力的优秀作品,也就看不出新汉语新文学的可能性。

2011年5月24 日

微主简介

元辰,本名袁国新,宜昌人。作家,网络文学批评者,著有《悠悠人生》、《网上漫语》、《现场批评》,发表小说、散文、诗歌二百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