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猜猜看】宫颈细胞学(2)答案揭晓(下)

 Flowers11 2021-12-15
本篇内容整理自2021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细胞病理学诊断与技术研讨班》。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病例4】 女,27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答案:腺癌】
【组织学结果: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病例5】 女,27岁。

图片

图片

图片

【答案:腺癌】
【组织学结果:宫颈透明细胞癌】

【病例6】 女,41岁。

图片

图片

图片

【答案:子宫内膜腺癌
【组织学结果:子宫内膜腺癌】
【标准】

典型的细胞为单个或紧密的小团簇。

高分化腺癌的细胞与非肿瘤细胞相比,细胞核仅轻度增大,并随肿瘤的恶性程度升高而增大。

核大小不一,核极向消失。

核中度深染,染色质分布不均,染色质空亮,尤其在高级别腺癌中更明显。

核仁小而明显,核仁随肿瘤的级别升高而增大(如果核仁达到3um[中性粒细胞单个的分叶核大小],内膜癌可能性极大)。

典型的细胞胞质少,嗜碱性,常有空泡。

单个散在的肿瘤细胞或肿瘤细胞团簇的胞质内可见中性粒细胞,似一小袋“中性粒细胞”。

细颗粒状或“水样”肿瘤素质可有可无。

【液基涂片】

三维细胞簇团或乳头状结构是最常见的。

核较大,染色质呈细颗粒状。

肿瘤素质可能不明显,可见细颗粒状碎屑或凝固性坏死碎屑黏附在异常细胞簇团周边。

【延伸:胞质内空泡

①鳞状上皮为扁平细胞且不具备分泌功能,核与浆(空泡)永远在同一个平面上。
正常宫颈管腺上皮细胞胞质内空泡是密集的小泡泡(“洗衣粉泡泡”)。
正常内膜腺细胞胞质内空泡通常为单个、小空泡(“肥皂泡泡”)。
无论是鳞状上皮,还是腺上皮,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均可出现胞浆内空泡,最常见的为细胞退变,病毒感染(例如衣原体)以及放疗反应性改变。空泡圆整,空泡边界清晰的,为良性改变。此时的空泡边界往往较“厚”。
空泡有立体感且伴有核异型的要考虑肿瘤,空泡没有立体感的通常考虑良性(沉降式制片更适用这条经验)。
体积增大,多房融合,具有显著立体感的胞浆内空泡,是腺来源的特异性指标。这个特点仅仅提示腺,而不能完全区分出到底是子宫内膜腺细胞还是颈管腺细胞的来源。
  • 孤立的大空泡,呈现不同姿态(杯状细胞样),提示腺细胞来源,且常见于宫颈腺细胞来源。柱状细胞出现独立的大空泡,警惕胃型或肠型宫颈腺癌;圆形细胞出现独立的大空泡,警惕透明细胞癌或内膜癌
  • 空泡呈现金黄色或者淡红染,此为腺细胞来源的特异性指标,且常见于宫颈腺细胞病变。正常宫颈腺上皮含有丰富的中性粘蛋白和酸性粘蛋白,而粘液腺癌中的酸性粘蛋白含量明显增加,因此有时可以见到胞浆和空泡呈现淡红染色。
【参考文献】
  1. 子宫颈细胞学Bethesda报告系统(第3版)
  2. 实用宫颈液基细胞学病理诊断 彭振武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