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擅长就是自己微小的优势的积累(20211215第136期)

 东汉 2021-12-15

写的三个原则,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最重要,其次是给别人看,然后是写得好。

《我是冯骥才》里大致观点是写作,没有人看,依然会写。这是真正的喜欢,有记录的渴望,有表达的诉求。

冯骥才家境殷实,不用为生计奔波,这一点要认识清楚,不要一味的模仿,看到表面,没有看到本质。

丁肇中说,如果一件事情你稍微付出一点努力就比别人做得好,那么这件事就值得你去喜欢。

这件事让我想起了,感兴趣的事情和擅长的事情的区别,就是从发现自己稍微努力就比别人做得好的地方开始,获得正循环。

因为做得好,所以得到别人的夸赞,或者奖励,然后就会加强这方面的投入,然后就会变得更好 。如何这件事情,正好可以带来金钱收益,那就是最理想的状况了。

漫画家蔡志忠的女儿也喜欢画画,蔡说,如果她长大之后知道他爸爸挣多少钱之后,应该更喜欢画画了。

周末的时候,商场有个架子鼓培训班,有个小姑娘,在那里打鼓,她妈妈在旁边看着,也就五六岁的样子,打得特别的好。而且能看出来,小姑娘特别享受。

这应该就是这个例子,训练一段时间之后自己稍微优秀一点,然后就越来越好,不过架子鼓未来能带来可观的收入的太少了,但是未来不好说,能发现一个喜欢的事情很不容易了。

写对我来说,是一个习惯,从初中的日记本打到现在记了十几本了,是有记录的内在动力的,可以更加的系统化,用记录历史的心态来书写。

善于细致的观察生活,观察自己,留意自己擅长的地方,观察孩子擅长的地方,比较好的开启擅长的正循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