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讲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

 新用户3796in1i 2021-12-15


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1】。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2】。化而欲【3】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4】。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5】。

【注释】

1.无为而无不为: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无为,指顺其自然,不妄为。无不为,是说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的,这是由无为产生的效果。
2、自化:自我化育,自生自长。   3、欲:欲望、贪欲。
4、无名之朴:无名是指“道”;朴,形容“道”的真朴。
5、自正:今本作“自定”,帛书为“正”,且57章“我好静而民自正”,“静”、“正”相对,本章亦如是。
今译:
道永远是顺任自然,好像是无所作为的,但万事万物由道而生,因此没有一件事不是道所为的。候王若能持守“道”,万物就会各顺己性,自然生长。自生自长而至贪欲萌作时,就用“道”的真朴来镇住它。用“道”的真朴来镇住它,就不会起贪欲。不起贪欲,就会归于平静,天下就会安定和谐走上正轨。
本章为“道经”最后一章。老子在此提出理想的政治在于无为而自化,让老百姓自我化育,自我体现。“静”“朴”“不欲”都是“无为”的内涵。统治者自身如果能做到不骚扰、不奢靡、不扩张私人意欲,百姓的生活自然可以获得安宁。
如何才能静呢?对于得道之人来说,世上没有一样东西能干扰到他,他自然就归于寂静。水平静的话,可以很清楚照见眉发,得道之人我们称之为圣人的心若是平静了,就可以鉴照天地的精微,甚至还可以明察万物的奥妙。
心神休息便虚空,虚空就合于真实的道,合于实道便已达到自然的伦常了。心神虚空象征着寂静,由寂静再产生行为,哪里还会有不合宜的行为?所谓的心神寂静就是无为,在上无为,居下的臣子自然就会各尽其责。无为又象征着和乐,一个人的内心和乐,则外患不能入侵,又何惧寿命不能延长?
 《道德经》中多次提到“候王”,将道的智慧与候王的作为联系起来讨论,有人将《道德经》称为帝王之学,其实颇有几分道理。老子的视野很开阔,不拘泥于一事一物的羁绊,看到的是天下,探讨的是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但凡帝王,若能有此眼界,治世爱民,想来也是一代明君。
 “无为而无不为”,既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敬畏。信任生命本来的力量,敬畏事物背后不可见却无时不在发生作用的“道”。而这些事物中的“道”,哪怕被发掘出一点点,对人类社会的指引,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基础物理学的研究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科技和生活,我们有了“电”,有了“网”,有了人工智能,我们能天涯咫尺,我们能上天入地,依靠的,正是“道”(物理学的基础理论)的力量。无为,即是依道而行不妄为;无不为,即是结果,意思是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可以说是位“得道”之人,他提出了经济的发展由“看不见的手”(市场)来引导,提倡自由竞争,反对政府干预。其核心思想至今仍然是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而未被颠覆,成为当之无愧的现代经济学奠基人。
 老子深刻地洞察人性,其目光穿越千年,看到后人在“用道”的过程中,私欲萌动,逐渐跑偏,因此及时提醒:“化而欲作”,这句话像预言更像警示,承认人性的弱点,也提示人们觉察人性本能,不令私欲膨胀。
接着,老子给出了解决之道:“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即是回到本真。通过觉察自省,拂拭心中尘埃,回到宁静的内在。由此再次证明,老子不是消极的,并非什么事都不为,“镇”就是“为”,是在偏离轨道时去为,也就是该出手时才出手。犹如策马前行,跑偏了只轻轻的一拉,带回正轨再信马由缰。
道之“无为而无不为”,是抽象的,落实到行动层面,便是德。所以“德经”第一章也就是38章,便有“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之真言。上德是道的行动和结果,有“道”便有“德”。
下面,我就32、35、37章做以简单的比较,以作进一步的理解(请大家齐读一下这三章):
《道德经》32、35、37章都是关于“道”的阐述,如32章中称道为“朴”,35章中称道为“大象”,37章中直接称其为“道”;同时还分别指出了道的特点:32章中称道为“小”,指出道是隐而不可见的,35章中称道为“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指出道没有味道、看不见、听不着,但却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另外,这三章还告诉了我们一些做人处事之道:如32章中“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中的“自均”,即公平公正,共同富裕;“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中的“知止”, 即凡事都有度,一切事物都是要有边界的,物极必反,做事要适可而止。37章中的“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告诉我们做人做事不能起贪欲。不起贪欲,就会归于平静,天下就会安定和谐走上正轨。当然,在这三章中老子对大道还做了由衷的赞美:32章中只要遵循道,就“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候王如果能守住它,万物将会自然地归从。35章中“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执守大道,天下人皆来归往。归往而不相互伤害,于是大家都和平安泰。37章中指出道“无为而无不为”,就是不妄为、顺其自然就可以无所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候王若能持守“道”,万物就会各顺己性,自然生长。道真是太神奇了,他虽然无色无味、看不见、听不着,但他就在那儿,他确确实实存在着,而且还发挥着神奇的作用。
 总之,道之于帝王,可以治理好国家;道于组织,可以管理好团队;道于个人,可以修为好自身。
     下面,我结合第35、37章,从治理国家、组织管理、个人修身三个层面做通俗化的解释:
1、治理国家
老子的治国之道主要是无为而治,要理解其深刻含义,我们可以和西汉时期的文景之治结合起来:
在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了一个完美的治世——文景之治。
因为曾经多年的战争破坏,秦末的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社会情况混乱,经济破坏严重,社会到处是饥荒,甚至出现易子而食的现象,民生凋敝,苦不堪言。因而汉高祖刘邦采用休养生息的宽松政策,让参战的士兵归家修养。这就是汉朝推行的所谓的“黄老治术”即无为而治。
在社会政治方面,老子认为君王应当“无为而治”“公正无私”“恭俭朴素”“贵柔守雌”。通过“无为”而达到“有为”的目的。正如《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所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而“文景之治”则是黄老学说运用的良好呈现。
文景之治来源于两位汉朝皇帝——汉文帝与汉景帝。文、景二帝性格仁慈,秉性恭俭,虚怀纳谏,非常笃信黄老的理论,采用清静而不扰民的政策,使得国内富庶,国家强盛。汉文帝是个出名的朴实皇帝,他曾说“百金相当中产人家十家的财产总和了,我继承先帝的宫室,还常觉得羞耻,怎么能花百金建露台”,对于个人享乐,汉文帝是一概拒绝的,他处心积虑想的都是老百姓的疾苦,国家的繁荣昌盛。他还下诏,说绝不纳贡,不收取地方的锦绣、黄金和珠玉等贡物。因为汉文帝知道,地方供应的财富最后都要转嫁在老百姓身上,对自己的纵容就是对老百姓的苛刻。
汉朝根据“黄老治术”的思想,采取了两大措施,分别是“轻徭薄赋”和“与民休息”的政策。
政府如何“轻徭薄赋”呢,说白了就是减赋税降田租,对于当时以农为本的社会中,当时是中国封建社会少有的低廉赋税,甚至是古代历史上最低田赋税率。
而“与民休息”讲的就是和老百姓一起休养生息,停止战争,恢复生产。汉文帝推崇节俭,削减国家的不必要花销,国库不对过度收敛钱财,而是藏富于民。
汉朝是难得的良心政府,重视“以德化民”,用道德来教化民众。老百姓与政府同心协力,逐渐让人民富足,国家的粮仓充实,达到国富民强的地步。据说,国库里面的多余的铜钱都用不完,以至于穿钱的绳子都烂掉了。而大仓里的粮食也非常丰富,对方在那里导致腐烂了。
文景之治给汉朝注入了活力和财富,文景之治也为后来的汉武帝讨伐匈奴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不收课税,国库更加充盈,不压榨老百姓,国家更加富强,这就是“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的贡献。这也是道家的思想第一次融入到政治层面。
由此我联想到上世纪70年代末,经过十年文革,国内政治局面一片混乱,社会经济处于缓慢发展甚至停滞状态,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适时提出“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他当时有一句名言,就是“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只是一种资源配置手段,与政治制度无关。资本主义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只要能够发展生产力的,都可以在实践中使用。”这是不是无为而治呢?当然以上是《道德经》在制定国家大政方针时对我们的启示,另外在具体政策执行方面对我们也应该有所启发。
2、组织管理
有这样一个典故,叫做萧规曹随——汉朝刚刚建立时,人民饱受战乱之苦,迫切需要休养生息,发展经济。萧何顺应民意,制定了一系列鼓励人民生产的积极措施。到了曹参当丞相的时候,大的社会环境还是如此,因此曹参审时度势,采取“无为而治”的策略,即选派忠厚能干的官员坚决执行萧何所制定的政策,其他什么也不做,他每天就是找人喝酒游玩,甚至引起了汉惠帝的疑惑,就让曹参的儿子去问他,他反而揍了自己儿子一顿,然后他给汉惠帝做了解释,汉惠帝恍然大悟,这才明白了曹参的一片苦心,可以说是无为而无不为,遂留下了“萧规曹随"的佳话。
我们在座的都是纪检干部,我想咱纪检部门如果制定了科学有效符合当前实际情况的监察制度并坚决执行,让所有的干部不敢贪更是不能贪,如果真有这么一天,我们在座的各位领导也就可以无为而治了。
当然无为而治也有他一定的局限性,在民生凋敝、百废待兴之时,这个指导思想是有利于回复国力的。但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社会矛盾,比如说社会财富会高度集中,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就不符合老子的“民莫之令而自均”了,就不符合道了,就需要改革,那就是有为了。正如老子所说的“镇之以无名之朴”“知止可以不殆”什么事情都有个极限,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须有所作为了,
当然《道德经》在做人方面也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作为平凡大众的一员,如果懂得为人处事遵循“道”,也会成就非凡的人生。
3、个人修身
《道德经》中的“道”不仅是自然之道,治国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如前面所说的: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要以天下百姓所想为自己所想。作为单位领导要多为员工着想,夫妻之间妻子应该以丈夫心为心,丈夫应该以妻子心为心)
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圣人不以自我为中心,不贪大,故能够领导天下,在单位不以自我为中心,多为他人着想就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在家庭不以自我为中心,家人之间能互相理解、相互包容,家庭就会更加和谐)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告诉我们不能追逐声色之娱,应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要崇尚质朴节俭的生活。)
以上这些都是老子通过《道德经》向我们传达的道理和生命感悟。当然《道德经》中例似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不过我最欣赏的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 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有无我利他之心。
新东方教父俞敏洪谈到他的创业合伙人时,讲起一则趣事:我大学时每天都拎着宿舍的水壶去给同学打水,把它当做一种体育锻炼。大家看我打水习惯了,最后产生了这样一种情况,有的时候我忘了打水,同学就说“俞敏洪怎么还不去打水?”可能有人听了会替我觉得委屈,但是我并不觉得打水是一件多么吃亏的事情,因为大家都是同学,互相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当时我并没有想过要得到什么回报。
又过了十年,到了1995年年底的时候“新东方”做到了一定规模,我希望找合作者,就跑到美国和加拿大去寻找我的那些同学。我为了诱惑他们回来还带了一大把美元,每天在美国非常大方地花钱,想让他们知道在中国也能赚钱。后来他们回来了,但是给了我一个十分意外的理由:“俞敏洪,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他们说,“我们知道,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所以让我们一起回中国,共同干新东方。”
利他之心合于道。愿意给予、乐意为他人付出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有时候并不需要做很多,即便是对他人一句鼓励,也可能是一种极珍贵的力量,甚至可能改变他人的生命。随手播下善意的种子,别去在意它是否发芽,因为你并不会损失什么,也许不经意间,你收获的是一片森林。懂得给予,愈加富足。
孟子曾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亲戚叛之。一个人的心量有多大,构筑的圈子和影响力就有多大。自私自利之人,众叛亲离,难成气候。这便是执道而使天下往的道理。
     另外老子还说“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道德经十二章》),可见老子并不赞同过度沉溺于感官的娱乐中。老子看来,朴素的生活才更真实,平淡从容才与“道”相符。“道”虽然看不见,听不清,难以用感官去感受它,却无处不在,取用不竭。我们那颗不羁的心,需要回归到平淡而本真的生活,才能体会“道”之无穷妙用,与道同在,生命就有了源源不绝的养料。被“道”滋养的生命,不匮乏。

作者简介

索拴牛,函谷关镇初级中学副校长,函谷关道德经研习社宣讲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