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一届国际经方班||12月12日论坛回顾

 新顺其自然 2021-12-15

周岱翰

  第三届国医大师,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片

图片

运用《伤寒杂病论》治疗癌症临床辨证刍议

周岱翰教授认为中医肿瘤学成熟于《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为肿瘤的辨证论治奠定基础,他从“整体观念,时间本位”、“认病察证,审明病机”、“辨识主症,落实脏腑”、“掌握方证,圆机活法”、“经方治癌,与时俱进”5个方面对《伤寒杂病论》在癌症的临床辨证应用进行了阐述。

周老强调,中医治疗肿瘤应立足《伤寒杂病论》中体现的六经脏腑空间定位和六经传变时间变化的整体观念;重视《伤寒杂病论》中体现的脉诊、腹诊等触诊方法以审明病机;提出据脉识证,从证落实到脏腑,再依脏腑反验主证的辨识方法;突出方正对应、圆机活法是运用经方的关键;指出手术、化疗、放疗配合经方治疗癌瘤,经方治疗癌前病变,是经方能够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开拓经方治癌新格局的新方向。

图片
图片

张忠德

  国家抗疫中医专家组副组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经方在新冠肺炎救治中的魅力

张教授融会《伤寒》、《温病》、《温疫》学说守正创新,灵活应用伤寒六经辨证,温病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并提示学员“有是证,用是方”,绳之以理法,不能机械搬用。张教授结合病在三阴、三阳介绍了四逆汤、扶正救肺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大柴胡汤、桂甘龙牡汤、调胃承气汤、五苓散、小陷胸汤等经方在新冠肺炎中的应用,按照《新型冠状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修订版)》,以“三方三药”为基础化裁;以化湿解毒、宣肺通腑清热、扶正祛邪治法为核心;根据西北气候特点,增加了燥邪伤肺的证候和治法来治疗Delta变异株新冠肺炎。列举了麻杏石甘汤、三消饮、扶正救肺汤、桂甘龙牡汤、参苓白术汤、麻杏苡甘汤化裁治疗Delta变异株新冠肺炎的验案;并列举了橘皮汤、小柴胡汤、白虎汤化裁治疗妊娠吐利、肺热病等案例。诸多经方的灵活运用,在场同道无不受益颇多,意犹未尽。
图片
图片

仝小林

  中医内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图片

图片

态靶辨治-中医药战略机遇与传承创新
 
中医将人体视作一种自平衡的稳态,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就会出现各种“偏态”。针对不同的“偏态”,采取相对应的纠偏方式,使机体恢复抗邪能力,从而回归稳态是传统中医的治病原则之一。基于此,仝小林院士提出态靶辨证,“态”即是以中医思维审视现代疾病,对其发展的各阶段特点进行概括,通过辨“态”使我们对疾病的全程发展有更加具象的认识;“靶”是中医有针对性的治疗目标,包含病靶、症靶、标靶三个内涵。

病靶指对疾病具有特定疗效的靶方靶药;症靶指对临床症状具有特定缓解效果的靶方靶药;标靶指对理化指标具有特殊效应的靶方靶药。用于打靶的方药通常来源于现代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成果,靶药的使用需要结合其药性、归经特点,用中医理论重新归类,将之回归于中医的态、证当中,使全方调态与打靶共同作用,全面提高临床疗效和治疗的准确性。最后,仝小林教授指出中医药发展迎来历史的机遇,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中医药取得了不可替代的成果,构建中医药产业发展是势在必行的,同时,他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将方药剂量调整至《伤寒论》原方原量后,临床疗效可以提高29%到50%,这是现代医家需要重视并达成共识的。望在座各位中医人以坚定、自信的步伐一同向前走。
图片
图片


  曾庆明

      江西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深圳市名中医。

   图片

图片

从六经论治感冒发烧临床体会
《伤寒杂病论》为仲景治发热疾病所著,创六经辨证以鈐百病。曾庆明教授认为治疗感冒发烧正是经方的“拿手戏”,其中“汗、清、下、温”四大法为重点,对应四味代表药,即麻黄、石膏、大黄、附子,四药如四名将领在感冒的“战场”上无往不利,熟练掌握这四味药常能取立杆见影的效果。

曾庆明教授根据多年治疗经验总结出退烧“二招”:
1.“透热转气——发汗以透邪”,即五经内在之邪有外透太阳之势,以汗法引内在五经之邪从太阳而解,此为透法;
2.“截断扭转”,以清、下二法治已伤之里,更是“先安未受邪之地”。

随后曾教授又分享了运用附子的心得,认为附子为温阳“干将”,扶正良药,凡阳虚者必用附子以温之。最后,曾教授基于临床发现多数感冒发烧常为多经并病或合病,治疗时需多个经方合方或经方合用时方,方能效如桴鼓。
图片
图片

  黄仕沛

      广州市名中医,“2018年全国基层名中医工作室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客座教授。

   图片

图片

《麻黄剂治疗急、危、难、重症》

麻黄一味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频繁出现,范围覆盖几乎所有病种,并在《金匮》中被誉为“还魂药”。麻黄除发汗平喘利水外,还具有止痛、振奋沉阳、振颓启废、破癥坚积聚、开窍还魂等作用,但用量、配伍和煎煮方法需要特别小心。黄教授提到,从临床观察来看,麻黄耐受量因人而异,可以采取“3克递增”法;麻黄的使用不必拘泥于“汗”的有无,特别是配伍桂枝、石膏、黄芪时,需要结合完整方药分析:麻黄多与桂枝同用,但不因桂枝助麻黄发汗,其发汗作用可因个体差异、用量、配伍等产生不同效果,甚至个别患者出现小便不利的副作用;麻黄不会因石膏而减少发汗之力麻黄很有亲和力,什么类药都可以与之同用,如补气补血、温阳补肾、清热、利尿、活血化瘀等等。

接下来,黄教授例举了葛根汤治疗脊髓空洞症、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疑似法布里病(后基因检测未发现基因突变诊断为不明原因的肢体、腹部剧烈疼痛),麻杏石甘汤治疗急性脊髓炎,续命汤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等案例,结合视频再次生动的展现了麻黄缓解痛症、振颓启废的疗效

最后是麻黄汤剂开脑醒窍案例:
开脑醒窍:仲景不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而用麻黄剂。金匮要略中痉者“口口禁不得语”即现代的脑水肿。还分享了葛根汤治中暑昏迷案,该患者中暑后昏迷8天并转入ICU重症监护室治疗,处方以葛根汤合白虎加参汤获得显效。这都展现了麻黄开窍、续命还魂的作用
图片
图片


  郑心锦

 新加坡南洋仲景学院(现为仲景中医学院)董事副主席兼学院院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疫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图片

图片

中医系统论与新冠肺炎

新加坡中医学院院长郑心锦引用钱学森院士提出的中医系统理论,通过中医传统思维与现代系统科学相互结合,升华我们对传统祖国医学的识认和理解。

郑心锦院长利用有机性原理、关系失调致病,论述新冠肺炎,强调新冠肺炎病因病机的发展,在本质上属于关系失调->功能异常->功能性疾病->结构性(器质性)疾病,并总结出三大病机:
1.正不胜邪(人体环境失和)
2.阴阳失调
3.升降失常(气体失调)
阐述防治方法须观察人体有序稳定化,稳定化取决于正气高低,而有序态、健康态、阴平阳秘三者概念相同,地位相等。

最后郑院长总结中医系统论对新冠的观点,防治重点着重于人的整体,而不是病毒,病因病机内外环境着手,如外在的自然环境,内在的心理、精神、社会环境,并用方药纠正人体的异常状态,达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图片
图片

  杨伟雄

  马来西亚中医总会会长,医学博士。世中联疫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图片

图片

经方治疗郁病的应用体会

杨教授认为经方治疗郁病具有明显疗效。郁病可归类为中医古籍中所记载的“癫证”“郁证”“百合病”同时“脏躁”“梅核气”“奔豚气” 皆属郁病范畴。

包含积,滞,结等含义。是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常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状为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常见于西医学的神经衰弱,癔病,神经官能症,焦虑等。郁病主要病位在肝,但可涉及心、脾、肾。常见于青中年女性、精神压力大、体质虚弱等人群。杨教授认为辩证应先从脏腑和六郁方面辩证,其次是辨别虚实。

杨教授认为郁病可分为六个证型论治:1.肝郁气滞证;2.气郁化火证;3.痰气郁结证;4.心神失养证;5.心脾两虚证;6.心肾阴虚证。临床应以“疏通气机”诊治,故方均可考虑以四逆散加减治疗,除了汤药治疗外,应配合理疗行针、导引疗愈、康复疏导治疗。最后杨教授分享了两则康复疏导法:举臂蹬脚步行法和摩腹运动法,并强调中医治疗郁病,除了汤药治疗,应该辅以康复导引治疗,疗效更加明显。

图片
图片


  赵英杰

  新加坡中医师公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痰证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图片

图片

恶性淋巴瘤证治体会


新加坡中医学会会长赵英杰今日与学员分享数十年利用中医药治疗恶性淋巴瘤的宝贵经验。大部分患者经化疗后副作用颇多,在中医介入后五年内生存率占7至8成,且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痛苦减轻,长期疗效十分可观,赵会长强调,淋巴瘤病因病机以本虚标实为主兼夹情志抑郁,其中本虚有三不足:“阳气不足、气阴不足、气血不足”。标实有四大类:“痰凝、气滞、血瘀、热毒”,其中“痰凝”属最常见,最终表现为:“痰凝气滞、痰瘀互结、痰热壅盛”。五大临床症状包括:“淋巴结肿大、发烧、食欲不振、疲倦、皮肤瘙痒”。

赵会长在多年治疗恶性淋巴瘤过程中,得出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的诊治方案,提出“病”是全过程、“证”是现阶段,明确淋巴瘤“病”的诊断,并结合“证”调整方药,有利于更全面的辨证施治。赵会长常用《金匮要略》的鳖甲煎丸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并使用抗癌中药加减,如山慈菇、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

赵英杰会长最后总结,恶性淋巴瘤从古至今都是难治的疾病,现代医学也颇感棘手。但通过以上理论剖析及临床医案经验表明,中医治疗恶性淋巴瘤,只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基础方健脾疏肝,加之化痰散结,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再结合“证”调整方药,用药精当,既符合病,也符合证,就能在缩小肿瘤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防止复发。

图片
图片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有错误请联系



摄  影 直 播| 广州鸿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图         文  | 陈羽娜、袁颢瑜、邝梓恒、叶子诚、戴毅达  
责         编  | 袁颢瑜
审         核  | 李赛美  刘超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