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南部新城会成为第二个生态新城吗?许多人觉得,淮安南部新城属于清江浦区,是市级规划,很有可能成为淮安第二个生态新城, 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 大多数人对于生态新城的美好主义感知多是来源于它充满魔幻色彩的房价变化: 2020年3月-2020年12月,生态新城房价涨幅达到约72%,绿地世纪城2期房价涨幅达到惊人的约87%! 大家有没有想过,生态新城2020年本身有什么变化,配套更齐全了?还是规划升级了?并没有,生态新城本身几无变化,仅仅是多了几宗高价地而已,房价就出现近乎翻倍的变化。 哪怕是量变引起质变,但急功近利产生的泡沫注定不可持续,短时间内的冲刺势必消耗甚多,在上到政策,下到预期等各方因素的围猎下,生态新城的房价终于是支撑不住,从2021开始正式走上回落之路,截止到当下,就挂价而言,生态新城整体跌落到去年9月的水平,绿地世纪城2期跌落到去年8月水平。 事实上,比这更严重的是,成交量骤降,据我查询贝壳数据显示, 淮安生态新城绿地世纪城 2021年6-7月份无成交 2021年8月只成交一套142㎡的低层洋房,成交单价约21000元/㎡。 2021年9月也只成交一套86㎡的高层,成交单价约19600元/㎡ 2021年11月也只成交了一套约98㎡的高层,成交单价约16900元/㎡ 个位数的成交量,肉眼可见的成交价回落,代表了生态新城房价神话的破灭。 但是,生态新城就是生态新城,不管是在定位上还是在认知上,生态新城确实是淮安新兴板块崛起的代表,它的政务中心定位、人文中心定位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不可否认它的板块成熟度与未来潜力! 但淮安会出现第二个生态新城吗?南部新城会成为第二个生态新城吗?一切皆有可能,但难度可想而知。 1、南部新城的战略意义无法与生态新城比肩 生态新城的意义重大,它是苏北唯一的“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是淮安市“十二五”期间“建成生态市”的标志性工程,中心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一场两馆”、淮安大剧院、“市四馆”哪个都是重点项目。 生态新城是东扩南联、三城融合、五区联动战略下建成的新城,即使有这样的背景,它同样经历了约10年的时间才能以今天的形象立于淮安的封面上。 而南部新城显然没到这种层级,无论是政策倾斜还是公众预期,甚至“南部新城”这四个字都没有明确的官方定义。 我查询了一些稍官方的文章里面提到:在最新一次的南部新城开发建设工作推进会上,大家提出了'总体要求导入优质教育资源、优化完善医疗体系、科学布局文旅项目、不断提升南部新城公共服务水平,增强片区聚集力承载力……' 2、规划简单兑现难而这些指导性意见的分量及规划规模与生态新城不可同日而语,且部分组成部分兑现时间犹未可知。 教育资源先行做的可以,清浦开明中学、淮安高级实验中学等新建学校已经兑现值得点赞,据传,明年6月,南外淮安分校计划“民转公”办学模式到时如何调整未知数。 而关于医疗体系,最引人关注的非“省人医淮安院区”莫属,但不知何种原因,自2021年4月份在板块举行奠基仪式过后,便寂寂无闻。 坊间传闻更是此事已成过去式,项目工地围挡上只存在“宁淮集聚区三甲医院字样”,工地也迟迟不见动工,省人医大概率不会来了。 其余种种,也需要时间验证,而这时间轴有多长,不知道,知道的是,生态新城尚且用了10年之期。 3、几无产业氛围,商住氛围同样缺乏沉淀说起南部新城的商业,满满的无力感,禧徕乐憔悴的不成样子,梦乐城兜兜转转这么多年依旧没有正式开业,现在终于要迎来它又一次的准备开业,这个月计划的开业只是沿街商铺及内部部分超市、影院等,满铺开业还得等到明年五月。 纠结这么多年,现在南部新城终于是等来了新机,约70万方的爱琴海商业综合体终于是来了,同时带来了大体量的住宅。 南部新城的住宅项目相比其它板块不算多,存在大量货值的新项目也是屈指可数,水沐未来城、爱琴海海尚风华、金地格林世界、碧桂园水沐云顶现在是主流。 而这些项目好巧不巧几乎都是在房地产遭遇行情滑铁卢的背景下失去流速,特别是格林世界与爱琴海海尚风华,在行业最冷清的时候开盘,压力不可谓不巨大,预期及成绩不言而喻。 南部新城产业氛围不足,商住氛围同样缺乏沉淀,需要规划去造梦,规划现在看来,有些兑现了但并无明显吸引力,有些即将兑现,有些却充满变数。 在此背景下,南部新城如何吸引理想中的“30万”人口汇入?靠虹吸其它成熟板块,还是靠周边区县如洪泽人口的流入? 东扩南联,南联能联到南京吗?区域内宁淮集聚区中的“宁”到底能给“淮”带来什么? 南部新城,在梦想成为淮安第二个“生态新城”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