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针对性的安排自己的训练计划,是每个成熟的健身人应该做的,那什么情况下可以更改呢?3个月?半年?一年?其实我们不应该以时间为准,应该依据以下两种情况,来更换、修改你的训练计划。 什么是瓶颈期,简单的说,就是自我发展遇到了阻碍。 如果你在2个月左右内没有明显的变化和进展,可以肯定的是,你到了瓶颈期,肌肉也没了进步,那确实需要给肌肉点新的刺激,才能让它更进一步,此时你的训练计划确实是需要调整了。但调整训练计划,建议不要首先考虑调整动作,毕竟一个新动作的学习周期比较长,我们完全可以考虑在“不学新内容”的基础上,给肌肉提供新的刺激。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知道,决定肌肉水平提高的要素是什么? 训练容量(Volume)是提升你肌肉训练水平的关键,也就是每次训练的「重量 x 组数 x 次数」。其实我们常说的“渐进超负荷”的概念,就是指容量的渐进超越,指在增加训练计划中的重量或组数或次数,让肌肉达到适应更高的强度,并在适应」过程中提升肌肉力量或肌肉体积。 例如之前练胸,你用杠铃卧推做4组8~12个,每组做到(接近)力竭,胸练大了一圈,但现在不继续长了。那现在你可以继续做杠铃卧推这个动作,但换成5X8训练法——做5组,每组8次,这对你的胸大肌来说,就是一个全新的刺激。而且杠铃卧推这个动作你已经很熟练了,根本不需要花时间去学习,增肌效果可以说是无缝衔接。 还可以在原来组次不变的基础上,加入一些高级训练技巧,又如控制离心阶段的时间,用更慢的速度往下放杠铃,甚至做顶峰收缩,这些都会有不错的效果。 无论怎么说,更换动作,都是最后考虑的事情, 只有上面这些方法你都试过,都是在榨不出效果来了,再考虑更换动作吧,而动作的更换,也要考虑迁移性的问题,例如杠铃卧推换成哑铃卧推,动作比较相似,手感比较好迁移,但你换成哑铃飞鸟的话,就差很多。 总之,训练计划的改变,可以有很多方面,例如: 大家都知道“木桶效应”,放到健身这,身体的一个部位很薄弱,那必然影响整体的训练状态。出现这种情况,你需要主动优先更换训练动作的。 例如很多人练了一年多,壮了一圈,胸肌看起来也很发达,但明显是下胸比较发达,上胸却很瘪,看起来有点下垂的样子。那他就可以把上斜卧推,安排在练胸的第一个动作,把精力最好的时段留给薄弱环节,还可以增加薄弱环节的训练容量。也就是说:哪里比较弱,我们就往哪里调整,尽量让全身肌肉发展都平衡一些。 在训练过程中,我们要时刻关注训练效果,如果你在训练中没有遇到阻碍,一直保持着前进的脚步,也就没有必要改变你的训练计划,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当你遇到瓶颈期,稍稍做些改变,就会获得不一样的训练效果。 总的来说,训练计划的调整,尽量遵循以上两个原则 ,没有必要的时候,就不要乱换,如果一定要更换计划,那也建议,至少把一份计划练个半年一年以上,再考虑更换,对你的训练效果来说是比较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