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家林:生脉二至坤茜汤-功能失调性宫血】

 昊晟堂 2021-12-16
【经验处方】生脉二至坤茜汤
太子参3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生地10克、白芍15克、枸杞子10克、地骨皮15克、茜草10克、益母草15克、炒地榆15克、炒蒲黄10克
【功效】益气养阴,凉血,化瘀,止血。

【主治】气阴两虚、血热所致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症见】经色鲜红质稠,热感,心烦口干,手足心热,气短心慌或肢软乏力,舌质红,脉细弱无力。

【用法】经期或出血期服用,水煎服,日5-6次,日1剂。
【方解】方中太子参、麦冬、五味子合用益气养阴;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补肾育阴;生地黄、白芍、地骨皮清热凉血、养血调经;茜草、炒地榆、炒蒲黄、益母草合用以凉血止血,活血调经;全方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凉血化瘀止血之功效。
【加减应用】热甚可加黄芩10克,或制大黄10克凉血化瘀止血;出血量多可加仙鹤草30克收敛止血。
【验案】刘某,女,16岁。1998年8月13日初诊。
月经紊乱1年,阴道持续出血25天,量多3天。患者12岁初潮,既往月经基本正常。近1年出现月经紊乱,周期15-23天,经期10~15天,经量偏多,色红夹块。25天前月经提前10天来潮,开始阴道出血量中,如正常月经,色红无块,经行第5天因剧烈活动后阴道出血突然增多,色红,夹块,服中成药后出血减少,但继后出血仍时多时少,近3天阴道出血又增多,色红,夹血块。患者诉倦怠乏力,手足心热,口干喜饮,腰酸不适,舌质红,少苔,脉细数。B超:子宫附件(-)。中医诊断:崩漏。辨证:肾虚血热,冲任失固,气阴亏虚。治法:益气养阴,补肾固冲止血。方药:生脉二至合寿胎丸加减。
太子参3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2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续断18克、桑寄生15克、菟丝子15克、阿胶12克(烊化兑服)、益母草15克、茜草12克、炒槐花12克、炒地榆15克。4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服药4剂后阴道出血明显减少,时有时无,色红无块,精神好转,手足心热、口干喜饮、腰酸不适等症明显减轻,舌脉同前。中药继服上方加乌贼骨24克,3剂,水煎服,日1剂。
服药后阴道出血已净,上述诸症基本消失。继后予寿胎二至丸合清经散调治两月余,月经周期、经期、经量正常,随访3月未复发。
本文摘自杨家林《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杨家林》等,特表致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