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的湿气寒气大多由外邪侵袭引起,也可能与脾阳虚有关,表现为面色发白发暗、手脚冰冷潮湿、容易腹泻、关节冷痛等症状,可通过中医药疗法祛除体内的湿寒之气,根据不同病因进行相对应的治疗。 1、外感寒邪:由于防护不当、外感寒邪导致的湿气寒气,需要通过散寒祛湿的中药进行调理,如藁本、羌活、独活、薏苡仁、炮附子等药物,也可以服用羌活胜湿汤、大秦艽汤内调。另外还可配合拔罐疗法,对寒湿较重的部位进行拔罐,效果较好; 2、阳气不足:如果是由于自身阳气不足导致的寒湿内生,则需口服温阳散寒的中药,如苍术、干姜、白术、补骨脂、仙茅、淫羊藿等药物,也可以口服麒麟丸、龟龄集等中成药,效果不错。另外还可以进行艾灸治疗,用艾草对气海穴、关元穴、命门穴、三阴交穴等穴位进行艾灸。 除药物调理外,患者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饮用温开水,每天最好能用热水泡脚,不要吃过于寒凉的食物。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生姜、红茶、大枣,起到温养气血、散寒除湿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体内寒湿比较严重,还需到正规医院中医科就诊咨询,完善相关检查,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
|
来自: 新用户0863963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