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刺法论遗篇》:升降不前,气交有变,即成暴郁,如何针刺图救?

 黄帝内经参详 2021-12-16

素问·刺法论遗篇开篇黄帝问曰岐伯曰:升降不前,气交有变,即成暴郁,余已知之。何如预救生灵,可得却乎?

地气上升,天气下降,一升一降,气交于中。旧岁已去,新岁方来,在泉之右间气不得上升为司天之左间气,司天之右间气不得下降为在泉之左间气,是为“升降不前”。

升降不前则地气与天气不得相交,是为“气交有变”。

气交有变则升降不前之气郁积于内、待时暴发,“即成暴郁”。

暴郁已成,如何免却疾病、图救生灵呢?黄帝以此为问。

在继续深入讨论岐伯问答之前,我们须得先掌握何为气交?何谓升降不前?司天在泉之气如何升降?升降不前,气交有变,何以会成暴郁?等等这些这些问题。

一、何为气交?何谓气交有变,即成暴郁?

《素问·五运行大论》黄帝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素问·六微旨大论》中岐伯对上下左右之“气交”有所提及。

岐伯曰: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

帝曰:何谓气交?岐伯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

故曰: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此之谓也。

天之本为天之六气(寒暑燥湿风火),地之位为地之六步(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地气上升,气腾于天,升已而降;天气下降,气流于地,降已而升。天地之气,高下相召,升降相因,有升降则有强弱,强弱相较则有化变。

天地上下升降之气相交于中,即为“气交”。气交之分,分天气、地气为上下,故气交为“中气”或“中运”。

上有天气、下有地气、中有气交之中气。气交之中气斡旋,天地之气升降不已,故为“天枢”,人和万物皆居气交之内,是以“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

气交何以称为天枢?从子午为经、卯酉为纬的角度讲,子午为阴阳左右之轴,卯酉为天地上下之枢。枢主开阖之机,开则地阳升而主上,阖则天阴降而主下,枢则居中而主宰阴阳上下升降之机。

气交与天枢,异名而同谓,枢言分界,交言参合,皆指天地上下升降之气斡旋不已。

为便于理解,特作天地气交图如下: 

图片

地气上升,升已而降;天气下降,降已而生,“气交”斡旋其中。地气不得升,天气不得降,是为气交有变,气交有变则天气郁结于上,地气郁结于下,人居气交之内,则气郁结于五脏六腑,待时而爆发为病。

二、何谓升降不前

“前”即司天、在泉、四间气不能逐年向前流转。升降之“升”,即在泉之右间气右升为司天之左间气,升降之“降”,即司天之右间气右降为在泉之左间气。其中方位和道理,前面已有推文论及,兹不赘述,特附图如下,以资参考。 

图片

 天之六元主岁,周流互迁,其有天星中运抑窒不前,则升不得升,降不得降,故气交有变,于是有可期之凶。

本篇推文,先讲升之不前,下篇推文再讲降之不前。既然花开两朵,那就得各表一枝啊。

三、何故升之不前?

《素问·刺法论遗篇》岐伯曰:“欲升而天柱窒抑之,木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厥阴之井。”

上篇推文对“天九室”有过方位界定,附图如下,以便继续展开行文。

图片

何谓“木欲升”?

“木”,天之六元之一“厥阴风木”。

“欲升”,旧岁在泉之右间气必自右而上升为新岁司天之左间气。

“木欲升”,旧岁在泉右间气厥阴风木必欲上升为新岁司天之左间气厥阴风木。

据《素问·天元纪大论》鬼臾区: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戊之岁,上见太阳;已亥之岁,上见厥阴。

如图:

图片

在泉之右间气为厥阴风木当为“卯酉之岁”。

司天之左间气为厥阴风木,当为“辰戌之岁”;

此中道理,先附图后讲解。 

图片

卯酉之岁,例如2011辛卯年,在泉之气为少阴君火,其右间气为厥阴风木。辰戌之岁,例如2012壬辰年,去年辛卯年的在泉之气少阴君火应当退位,太阴湿土应当迁正为新岁壬辰年的在泉之气,同理,去年少阴君火在泉之气也应当右迁为今岁在泉之右间气。六气周流互迁,壬辰年的司天之气也由去年的阳明燥金迁正为今岁的太阳寒水,

辛卯年的在泉右间气厥阴风木也应当右升为壬辰年太阳寒水司天之气的左间气。

这是正常的天之六气迁流。

从上篇推文我们得知,有奇门流派认为:天之六气为客,天之九室为主。《素问·至真要大论》讲:“帝曰:善。客主之胜复奈何?岐伯曰:客主之气,胜而无复也。帝曰:其逆从何如?岐伯曰:主胜逆,客胜从,天之道也。”

“厥阴风木”为客,天之九室之正西兑金“天柱室”为主。天柱室为金,为主,厥阴风木为木,为客,金克木,主胜,“主胜逆”。逆则在泉之客气不能上升于天,故《素问·刺法论遗篇》岐伯讲“木欲升而天柱窒抑之”。

岐伯后文又讲“火欲升而天蓬窒抑之”、“土欲升而天冲窒抑之”、“金欲升而天英窒抑之”、“水欲升而天芮窒抑之”。与“木欲升而天柱窒抑之”大同小异,得一而知五,就不啰嗦了。

四、升之不前则如何?

岐伯讲:“木欲发郁,亦须待时”。

天柱室窒抑厥阴风木在泉之右间气不得上升为司天之左间气,必定风木之气郁结,郁结至极必待时而发,《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岐伯讲“郁极乃发,待时而作也。……木郁之发,太虚埃昏,云物以扰,大风乃至,屋发折木,木有变。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甚则耳呜眩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太虚苍埃,天山一色,或气浊色黄黑郁若,横云不起雨,而乃发也。其气无常。长川草偃,柔叶呈阴,松吟高山,虎啸岩岫,怫之先兆也。”

其他土郁之发、金郁之发、火郁之发、水郁之发亦类似。

五、升之不前当如何图救?

人生气交之内,天地之气郁则人亦应之而病,郁于木气,“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甚则耳呜眩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黄帝讲“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就是说的“郁极乃发,待时而作”的道理。

我们还是回到《素问·刺法论遗篇》上来。

应当如何预救生灵,免却疾病呢?

岐伯曰:“当刺足厥阴之井。”

木郁不升,则人病在肝,故当针刺足厥阴肝经之井穴,亦即大敦穴(大脚指内侧趾甲处),以解其木郁之气,预治木郁之病。

其他土郁、火郁、金郁、水郁之病在人者,亦于此相似,略。

这篇讲的是升之不前,气交有变,下篇将讲降之不前,气交有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