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不可承受之重:肥胖人群抑郁风险高出55%?

 小蓝2266 2021-12-16

肥胖本身不是一种病,

但它是其他疾病的前兆。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

01

“瘦理想”

真的让我们过得更好了吗?

图片

人类学家Nichter等发现,在女性之间常常进行一种表达身体不满意的谈话,她们认同社会“瘦理想”、对自己的外貌做出消极描述和负面评论,Nichter等将之命名为“肥胖谈论”。

肥胖谈论与一系列负面身体自我的变量相关联,如身体不满意、瘦压力感知和身体羞耻感等。

在小红书搜索“减肥”,“21天减肥法、纯饿减肥”这种不健康的减肥方式排名相当靠前。

图片

映入眼帘的还有“BM女孩身高体重对照表”。


图片

进食障碍致死率居高不下

台媒曾做过一项调查:针对年满20周岁以上女性进行心理调查,统计了收到的1785份回函内容后发现,关于自己的外表(身材加容貌),只有约1/3的女性感到比较满意。

图片
图片

从心理上说,这其实是一种“胖负面身体自我”,也就是个体对自己身体胖维度的消极认知、消极情感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调控。

事实上,很多存在“胖负面身体自我”的人,都处在标准的身体维度内。

● 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大于等于24为超重,大于等于28为肥胖;男性腰围大于等于85厘米,女性腰围大于等于80厘米为腰部肥胖标准。(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

图片

有一种胖,叫女明星觉得自己胖。

有着“胖迪”之称的迪丽热巴身高169厘米,体重只有94斤;《乘风破浪的姐姐中》,金沙带秤吃饭,笑称自己带称走天涯。

图片

胖负面身体自我往往会降低个体身体满意度,引发抑郁、自卑、身体羞耻感等心理问题或可能出现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暴食行为。

数据显示,患进食障碍的人,女性远高于男性,青少年几率高于成年人,而厌食症是精神障碍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占到5%-20%,其中20%死于自杀,80%死于各器官衰竭带来的躯体并发症。

图片

影片《骨瘦如柴》

37岁的美国女演员瑞秋,患神经性厌食症,从68公斤瘦到了18公斤,体重仅相当于5岁女童。

图片

在综艺《亲爱的客栈》里,有一期是身高172cm,体重47kg的乔欣来做客,晚餐吃了煮面,当被问到“女明星不是晚上不吃饭吗?”时,她回了句话:“我们刚抠完吐。”

图片

一旦进食障碍变成一种人们广泛认定的“行为问题”,那么原本已经有着情绪障碍或焦虑问题的人,又或者已经有病态心理模式或者人格发展脆弱的人,再或者曾遭受性虐待或者家庭成员中有过体重失控问题的人,他们都更倾向于采取这一被文化许可的行为来应付内心的重重痛苦。

——理查德·戈登《进食障碍症:解剖社会流行病》

02

身材并不是一种选择

你是「体重污名」的受害者吗?

永远不要把体重超标等价于意志力弱,不管你是评判自己还是别人。

——《意志力》

肥胖谈论不仅存在于女性中,也存在于公众间,悄悄地演变成一种默许的“体重污名”。

被称为体操界“女金刚”的美国选手拜尔斯,作为美国女子体操领军人物,因身材饱受诟病。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在2021东京奥运会接连宣布退出团体和个人全能项目赛事。

图片

体操赛事话题下,有一个名为“看拜尔斯比赛,真的很辣眼睛”的帖子。

跟帖的网友如此抨击:

  • 其实并非是肤色和外貌问题,而是这个体型和风格完全失去女子的柔美;

  • 拜尔斯真的很惊悚,丑的让人头皮发炸,哪有女子体操的半点美,就一黑猩猩在杂耍;

  • 女子体操发展成暴力美学,反正我不喜欢;

  • 不喜欢看大粗腿;

  • 比力量干嘛不参加举重、拔河,来霍霍体操...

女演员的身材,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常常引起热议。

早在拍《瘦身男女》时,郑秀文为了角色需要,在短时间内增肥、减肥,患上了抑郁症。

图片

“金马奖影后”马思纯一出现,“靠小姨的星二代”、“胖”这种议论就会不绝于耳。然而患有抑郁症的她需要靠服用药物才能控制情绪。

“胖瘦为了塑造角色值得,为了塑造形象没必要。因为女明星永远都是女明星,而女演员下了班就是我自己,坦言自己不想当一个女明星,被身材左右,只想当一个女演员,陪大家春夏秋冬。”很庆幸不再被身材枷锁禁锢的马思纯最后能这样认为。

图片

马思纯短片《救》

零台词素颜演绎抑郁症患者

同样因服用抗抑郁药物变胖的还有女辩手马薇薇,她曾在节目中提起自己的身材管理,打趣地说道“自身变胖是因为和自己内心达成了和解,以前的自己很瘦身材很好,但是自己也原谅了变胖的自己。”

做了切胃手术的杨天真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人的自律都是有额度的。她可能都把自律都用在了工作上,只能对身体零信用。”这也提醒大家要警惕“过劳肥”。

图片

《大有可为的我》

当然,我们并非倡导这种切胃缩食的方法,只是想告诉大家,总有些人默认“胖”和懒惰、贪吃、丑陋,缺乏自律、缺乏意志力、放纵自我等脱不开关系,是很狭隘的。体型的成因不仅仅是生活习惯,还可能受遗传、代谢、社会文化、个人心理等多重因素影响。

加拿大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体重污名;伴随体重污名而发生的偏见、消极态度和歧视以及社会交往中的不适感都会导致受害者将此态度内化为羞耻和自卑。

图片

体重污名与生理后果相关,如过量的体脂堆积,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升高以及动态血压的升高;体重污名也与心理后果有关,如抑郁和焦虑症状、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极度瘦的渴望、对自己身体的不满态度、暴食症状、物质滥用以及自卑和低自尊感等。

并且,这些相关与BMI指数无关。不论被污名者BMI指数为多少,本身体型是否偏胖,只要受到歧视和羞辱,都会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后果。

03

心宽体胖是个伪命题

肥胖人群抑郁风险高出55%

人们在到底是抑郁造成的肥胖还是肥胖引起抑郁这个话题上争论了很久。俗话说的“心宽体胖”其实是个谎言,很多“体胖”的人心并不宽,反而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

图片

丹麦奥尔胡斯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研究:身体脂肪每增加20kg,患抑郁症的风险就会增加17%。

脂肪量是抑郁症的诱因,减少脂肪量能降低患抑郁症的风险。——《转化精神病学》

而且,肥胖和抑郁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显示,肥胖人群患抑郁症的风险比一般人群高55%;抑郁症人群发生肥胖的风险比一般人群高58%;43%的抑郁症患者同时存在肥胖。

两者之间如何互为因果,现有科学研究已经从几个方面证实。

图片

饮食习惯对人体代谢的影响

情绪状态可改变人的进食选择,抑郁症患者经常通过进食高热量饮食来缓解不良情绪,形成“抑郁–多食–肥胖–抑郁”的一种恶性循环。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直觉进食,简单来说就是按照我们的直觉来吃东西。试想,你此刻吃下的东西,是身体生理的需要,还是情绪的需要呢?

图片

饮食者的“负面情绪”“摄入食物超过原本控制的边界而产生的破罐破摔心理”都是过度进食的诱因。

图片

瘦素

瘦素,作为厌食性激素具有调节体重和能量代谢等功能,主要作用于下丘脑,功能具体体现在抑制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抑制食欲、增加交感活性、促进脂肪分解、增加机体代谢产能。

如果体脂含量过高会产生瘦素抵抗,这就会导致肥胖,而且,瘦素还具有抗抑郁的功能。(此瘦素非微商酵素图片

图片

炎症因子

抑郁症与肥胖症都可被认为是一种“低炎症状态”。两类疾病同样伴随着慢性低度炎症,且拥有相似的促炎因子水平变化,这种共性的慢性炎症状态,也都共同来源于慢性应激所致的神经内分泌紊乱。

图片

肥胖、抑郁、炎症的三角恋图片

神经系统

BMI越高者,大脑体积缩小的速度越快。肥胖造成的大脑萎缩可直接影响情绪和认知功能。

英国莱斯特郡拉夫堡大学的科学家马克·哈默和大卫·巴蒂在国际知名临床神经学期刊《神经病学》表明:肥胖,尤其是腰臀比高的肥胖,与大脑萎缩存在相关性,可以说“肚子越大、脑子越小。”

图片

肚子越大,脑子越小。确定不是在说领导?图片

04

跳出怪圈

恶性循环模式OFF

如何尽量避免肥胖与抑郁形成恶性循环呢?

图片

健美人士保持快乐的密钥:

● 良好的睡眠

足够黑暗的夜间睡眠环境对保持愉快心情和健康体重是必须的。光线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和人体整个免疫系统、代谢都相关。

● 健康的饮食

远离高脂肪加工、快餐食品,饮食太过于精细,身体会缺乏维B族,导致大脑神经方面的问题,如精神抑郁、烦躁失眠等。

● 规律的运动

研究表明,即便是每天20-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例如快走、做家务,都可以有效的抵抗低落情绪,预防和治疗抑郁症。运动能够重组大脑,从而缓解压力。

● 足够的日晒

阳光照射皮肤时,人体产生的维生素D3会使大脑分泌一种名叫血清素的激素,从而让人愉悦放松,并增加饱腹感。

对于药物性肥胖,除靠运动加快药物代谢外,如确有必要,可参考电针治疗及平衡罐疗法,本质都是调整人体神经和内分泌的功能,促进机体自我恢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每个时代也都有代表性的审美。

在历史长河中,人类大部分时间都在食物匮乏的状态中挣扎求生,因此视肥胖为财富与繁荣的象征,这是对脂肪积极审美态度的起点。

——克里斯托弗·福斯《肥胖·生命文化史》

图片

雕像:维伦多尔夫的维纳斯

人类对脂肪的迷恋,最早可追溯到3万年前,如旧石器时代的雕塑“维伦多尔夫的维纳斯”,这块雕塑的女性体态丰满到臃肿,因为象征着生育能力旺盛,肥硕的身材正是远古人类最喜欢的审美外观。

中国历史上,也有被世人熟知的以“丰腴”为美的唐代。

图片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 

但唐代典型的雍容华丽仕女形象在宋代几乎消失不见,宋代女子流行削肩,平胸,柳腰,纤足的以瘦为美。

图片

宋·钱选《招凉仕女图》

由此可见,古今中外,对胖瘦的趋避只是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社会文化构建的产物而已。

图片

最重要的,还是在确保身体健康的前提下,能够真正地接纳自己的身型。回到医学之父的那句话“肥胖本身不是一种病,但它是其他疾病的前兆。”在生理上,比如肥胖通常会伴随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不良症状,心理上影响着自我心理健康的发展。

美国精神病学会(APA)专家Anita Everett称:“抑郁和肥胖都是慢性疾病,治疗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或许,治疗抑郁共病肥胖依然任重道远,这也使得关注体重和相关心理学变量的关系,变得尤为重要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