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榧,坚果

 植物游记樊蓉 2021-12-16
写在前面

文中的香榧是在诸暨遇见的,

路边的标语有:

千年香榧林,造福万代人。

这边的人,生活蛮富裕的,

香榧也是全村好几代人,

共同努力打造出来的产业。

还有许多乡村,

农民还未找到支柱产业,

一个村子的发展,

可能和我们个人也一样,

需要因地制宜,找对物种,

朝着一个方向,全村一起努力,

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

慢慢就有了香榧村,天麻村,当归村,螺蛳粉小镇等特色村子。

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民,其实也很努力,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养鸡养猪种地,

但可能是缺乏全村共同努力的方向,

虽然每家人都可以自给自足,

但却没法富裕起来,缺少共同对外输出的东西。

2020药典上的榧子

【基源】本品为红豆杉科植物榧Torreya grandis Fort.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除去肉质假种皮,洗净,晒干。

【性状】种皮质硬,厚约1mm。种仁表面皱缩,外胚乳灰褐色,膜质;内胚乳黄白色,肥大,富油性。气微,味微甜而涩。

【检查】

酸败度

酸值不得过30.0。

羰基值不得过20.0。

过氧化值不得过0.50。

【炮制】去壳取仁。用时捣碎。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肺、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杀虫消积,润肺止咳,润燥通便。用于钩虫病,蛔虫病,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肺燥咳嗽,大便秘结。

【用法与用量】9~15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植物志上的榧树

榧树(Torreya grandis)来自于红豆杉科,榧属。俗名香榧、小果榧。

乔木,种子熟时假种皮淡紫褐色,有白粉,顶端微凸,基部具宿存的苞片,胚乳微皱。花期4月,种子翌年10月成熟。

为我国特有树种,产于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西至湖南西南部及贵州松桃等地,生于海拔1400米以下,温暖多雨,黄壤、红壤、黄褐土地区。

边材白色,心材黄色,纹理直,结构细,硬度适中,有弹性,有香气,不反挠,不开裂,耐水湿,比重0.56。

为建筑、造船、家具等的优良木材;种子为著名的干果—香榧,亦可榨食用油;其假种皮可提炼芳香油(香榧壳油)。

在浙江诸暨及东阳等地栽培历史悠久,经劳动人民长期培育选择,选出了象香榧那样种粒大、品味佳、丰产的优良类型。

种子经炒熟后味美香酥(市场上名为椒盐香榧),含油量41.89%,蛋白质10%,碳水化合物28%,灰分2.6%,其他13.51%;种子油可食用,并可制润滑剂和制蜡。

文献中的香榧
01
古籍记载

《神农本草经》说香榧“主腹中邪气,去三虫。”

《食疗本草》认为香榧“令人能食,消谷,助筋骨,行营卫明目。”

《本草新编》认为“榧子杀虫最胜…。凡杀虫之物,多伤气血,唯榧子不然。”

《本草从新》认为香榧“治肺火,健脾土,补气化痰,止咳嗽,定咳喘,去瘀生新。”

《本草纲目》认为“常食香榧,治三痔,去三虫蛊毒,鬼疟恶毒。”

02
现代研究

香榧寿命长,一般可达二、三百年,有的达五百年以上,香榧属稀世珍果,以其色、香、味俱佳而驰名中外。

不仅香脆可口,营养丰富,且有药用价值。香榧从开花到结果,要通过三年才会成熟,所以枝头上三代同堂。

民间认为香榧子富含油脂,味具芳香,有杀虫和润肠的作用。

香榧子含有一种生物碱,能消症化积,对子宫有收缩作用,民间常用以堕胎。

香榧的传统的加工主要是炒制,炒制方法有带壳淡炒、带壳盐炒及脱衣椒盐炒多种。

香榧油色泽黄橙,有果香味,香榧含油量比油菜好、棉籽、大豆高且品质好,是优质木本油科植物。

香榧还可以做香料,每百公斤香榧假种皮,可获蒸馏油200-300克。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图片

植物游记所使用图片,除标注来源外,均系作者原创,

参考文献

(1)香榧的营养和功能成分综述 王向阳 修丽丽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杭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