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峰:我的前半生(104)

 早6点半 2021-12-17

十六报纸印刷

07珍惜荣誉  成绩不凡

徐光学刚任安徽日报社印刷厂厂长时,印刷厂承印、代印大小报刊16种。一家有几百人的大型印刷厂仅靠这点业务是不够的,是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面对印刷市场竞争激烈的新形势,新厂长意识到只有在印刷业这块大蛋糕上尽量多占一些份额,印刷厂才能有更好的出路。于是,徐光学上任不久就制定以“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的运营策略,在保证印好《安徽日报》和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中央“四报”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主动融入市场,想方设法承揽业务。

1996年年初,安徽日报社副总编汪家驷同志向印刷厂提出要求,坚持“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印刷质量为核心,以强化各项管理为手段,以提高职工素质为根本,以团结、求实、勤奋、创新为目标”把安徽日报社印刷厂工作做好。徐光学根据报社党组指示,在对印刷市场形势和自身条件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以质量促效益,坚决完成党组交给的任务。徐光学在厂里开展“抓管理、讲质量、降成本、增效益”活动,努力开创团结、蓬勃向上的新局面。

为了把安徽日报社印刷厂做大做强,徐光学与分管生产业务的副厂长李卫东共同努力,积极开拓,充分发挥生产业务科的对外“窗口”的作用。他们克服人员少,经济紧等诸多困难,不辞劳苦,四处奔波,与客户协商、洽谈。功夫不负有心人,1996年,安徽日报社印刷厂新增了《文化周报(影像版)》《文化市场报》《京剧之友》《安徽消费者报》报纸的印刷。与此同时,经过努力,印刷厂又与“证券时报社”取得联系,用安徽日报社印刷厂的技术优势和服务优势,赢得了全国三大证券报之一的《证券时报》印刷权。在百年奥运期间,新安晚报社又创办增刊《奥运快报》,报社印刷厂的印刷量才基本饱满。印刷厂的任务从来都没有这么忙过。生产业务科进入繁忙高峰时,每天中午业务科的人牺牲休息时间与“三大车间”协商印报事宜,为《奥运快报》核定印数,以保证所有代印报纸的正常出版。广大干群不计个人报酬,不讲困难,不讲条件,踏踏实实地工作,圆满完成包括《奥运快报》在内的所有印刷任务。

承印业务量大,印刷厂“三大车间”必然忙碌。“三大车间”是安徽日报社印刷厂接洽客户的窗口部门。印刷质量的好坏,厂子声誉的高低,“三大车间”的生产与服务起决定作用。厂长徐光学多次亲自到“三大车间”,一再向强调“服务第一,客户至上”,教导“三大车间”的干部职工一定要积极热情为客户服务,尽量满足客户提出的所有要求。

照排车间工作具有生产和服务的双重性。这就要求照排人员既要注重产品质量又要提高服务质量。厂长只要没有特殊事情,如开会、出差等,每天都到照排车间看望一线工人,与车间主任切磋与相关事宜。不仅如此,徐光学还多次直接与为客户服务的组版人员亲切谈心,交换意见,向工人反复说明个人言行举止和工作都代表印厂形象。厂长的亲切关怀使组版全体人员很受感动,车间里每个人都把集体荣誉感当作自己荣誉,人人遵守职业道德,个个维护厂子荣誉。负责激光照排的人是与客户接触最早的人,他们无论是服务态度,还是服务质量,都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安徽人口报》为感谢安徽日报社印刷厂照排车间的人,特地送来一块充满谢意的友情匾;《人民民主报》为感谢照排车间的工作人员,执意要为照排车间的同志拍照,把他们的事迹与照片在他们的报上刊登。徐光学对照排车间取得的辉煌成绩感到满意,对表现突出的同志颁发了嘉奖令。

抓照排车间,徐光学并没有忽视制版车间与轮机车间。这两个车间是印刷厂向顾客提供服务效果最直接的车间。特别是宣传百年奥运期间,印刷厂的业务量骤然增加,这两车间在没有增加人手的情况下,要想顺利地完成任务,那就必须加班加点。为保证《奥运快报》晒版、印刷的顺利完成,徐光学没少到这两个车间走动。他知道,这两个车间的工人近来工作十分辛苦。为了报社的明天,厂长与工人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厂长与这两个车间的主任丁迎春、丁迎军一道主动与新安晚报社联系,商讨问题。由于厂长、车间主任、车间工人的共同努力,安徽日报社印刷厂圆满完成《奥运快报》增刊的印刷任务,印刷的速度与质量完全符合新安晚报社的要求,这两大车间受到新安晚报社的赞扬。

1996年的总体情况来看,安徽日报社印刷厂进步是明显的,发展是迅速的。报社印刷厂全年承印17种报纸,完成印刷产量是3.64亿对开印张,承印刊物二种,完成122万对开印张,此外还承印许多其他业务。印刷《安徽日报》《人民日报》等主要报纸的质量比上年度有大幅度提高。从生产产值上看,安徽日报社印刷厂1996年全年实现产值1267.5万元,其中实现销售收入1100万元,税金167.5万元。其他业务收入121万余元。这样一看,安徽日报社刷厂1996年超额完成报社党组在年初时提出的经济指标。如果扣除纸价上涨因素,1996年安徽日报社印刷厂的收入与支出基本持平,扭转多年来一直处于亏空经营的局面。可以这么说,1996年是安徽日报社印刷厂近年来来经济效益最好的一年。

由于徐光学的科学管理,印刷厂的成绩直线上升。印刷厂局面的变化引起一些媒体的关注。作家、诗人张文喜先生于19961216日,以《安徽新闻出版报》记者身份对安徽日报社印刷厂进行采访。采访后,他撰写了一份采访报告,发表在《安徽新闻出版报》上。张先生的采访报告全文如下:

安徽日报社印刷厂以国家主人翁的精神出精品

珍惜分印《人民日报》荣誉  大力维护中央党报形象

本报讯  安徽日报社印刷厂分印《人民日报》已有多年历史,该厂把分印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使印刷质量逐年有提高。

最近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了人民日报社,对《人民日报》提出了更高要求。该厂职工认真学习了江泽民的讲话精神,增强了分印《人民日报》的政治责任感和质量意识,更加珍惜这一份荣誉。厂领导也借此东风,对分印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1996年是安徽日报社管理年,印刷厂积极响应报社党组的号召,以管理促效益促质量,提出了“团结、求实、勤奋、创新”的八字方针。印刷质量是印刷厂的生命线,该厂领导把抓质量形象地比喻为“牵牛鼻子”,只有牵住印刷厂的“牛鼻子”才能创造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从前,抓质量只是厂领导和质检科的事,现在通过制度管理落实到每一个人,特别是让每一个车间主任充任质检员,整个生产流程实行“一票否决权”,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下一道工序。今年不仅《人民日报》印刷质量大幅度提高,《安徽日报》在60家全国及省报质量评分中也上升了6个位次,代印的二十余种报纸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人民日报》的印刷质量是印刷厂质量的重点之重,年初该厂便加强了对《人民日报》印刷质量的检查工作,抽出两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实行双重抽查。“两会”期间,职工的质量意识更强,确保万无一失。该厂还严格杜绝废报流失厂外,以免造成不良的政治影响。对于因印刷质量出现问题而退报的现象,该厂加大了处罚力度;对于质量较好的,厂里进行表扬。该厂采用奖罚结合的方式,以提高职工的责任意识。

该厂厂长徐光学同志认为奖罚只是手段,不能以罚代教,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人员素质才是根本。由于该厂的凝聚力增强,职工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今年承印报纸在编排上出现的错误,均及时地得到纠正。如425日,制版车间职工陈怀平发现《人民日报》华东版第14版照片有误,经证实是一起差错事故,人民日报社立即予以纠正,并发文表彰了这位职工。

安徽日报社印刷厂全厂上下已达成这样一个共识:维护《人民日报》声誉,就是维护党中央的形象。

 安徽日报社1996年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于 19973月份召开。在大会上,安徽日报社对各先进的二级机构法人颁发奖金1万元。徐光学领导的安徽日报社印刷厂超额完成生产指标,获1万元奖励。像去年一样,徐光学让财务科到报社财务处领回1万元奖金。厂长本人只留下1千元备用。余款分别奖励副厂长和厂长助理,每人800元,各科科长每人100元,剩下的给仍然给全厂职工购买茶叶和糖果。

徐光学身为报社印刷厂长,可家庭并不富裕。他的孩子身体不好,花掉家里所有积蓄。如果他把这一万装进自己腰包,大家都不会说话的,可他不是贪财之人。他知道,这个成绩的取得固然与他的领导才干分不开,但是,如果没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再有才干的领导也只能是一事无成。所以,他认为,这1万奖金人人有份,分给大家,这样他心里踏实。面对成绩,徐光学没有骄傲,而是鼓足干劲,与时俱进,准备在1997年再接再厉,把印刷厂经济效益再提升一个台阶。

【作者简介】徐峰,真名徐光学,诗人、作家。194910月生,安徽桐城鲁谼山人,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有23年军旅生涯,曾荣立三等功。历任合肥军分区军械仓库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合肥军分区军械所所长兼党支部书记、安徽日报社开发处处长兼党支部书记、安徽日报社印刷厂厂长兼党总支书记、安徽日报社审计处处长、安徽日报报业集团经营总监。

另曾任《中华讯报》记者;《市场了望》编委;安徽日报主办的《适用专利技术》主编。

    曾获“江淮十杰”,军队青年企业家、安徽省军区“四有”干部称号、安徽日报社优秀党务工作者。系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诗协会会员,合肥市作家协会理事、安徽公共关系协会理事、安徽省高级审计师评委会会员、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中国会员。先后在《诗歌报》《安徽文学》《安徽日报》等报刊发表的故事、诗歌、散文、论文1500多篇(首),110多万字。合作出版大型摄影画册《中国三峡》,著有诗集《月影花情》;散文集《心语足音》《爱与人生》;长篇人物传记《奔驰人生》(上、下)。其个人传略载《中国企业家大辞典》《中华魂·中国百业领导英才大辞典》《世界名人录》等六部辞书。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