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我家一墙之隔的电车公司修配厂

 我就住红桥 2021-12-17

我出生于1970年,小时候住红桥。具体地说是住东大地三巷8号,8号院在三巷的紧里头,一墙之隔就是电车公司修配厂。

修配厂的正门在法华寺街上,对着体育馆西路,这个厂子还真有点儿说头儿,到今天已经有97年的历史了。

话说上个世纪20年代初,当时执政的北洋政府与中法实业银行签订了《北京电车合同》,1921年6月30号北京电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这是一家官商合资的企业,北京电车修造厂就是修配厂的前身。

1924年12月17日在前门举行有轨电车开行仪式,这标志着北京有了当时现代化的公共交通工具。

当时的电车是有轨的,但不叫有轨电车,只叫电车,俗称铛铛车,司机站着开车,脚下蹬铃铛,以提醒路人注意安全。有轨电车称呼是有了无轨电车以后才有的。

我小的时候这里已经叫电车公司修配厂了。我的邻居常老师就是修配厂的一名工人。常老师当年四十岁左右,手巧能干并且是热心肠,无论是电工、管工、盖小房,修理自行车他都在行,是我们院儿的大拿。

那时全院公用一块电表,保险丝经常烧断,换保险丝的活儿常老师全包了,他还多预备了一个缠好保险丝的磁珠,就放在电表箱里,他不在家时别人按上就能用。

常老师修自行车的手艺高超,每年都要把他的大二八车大卸八块,把三套轴都要卸开,把滚珠抠出清洗,然后抹上黄油。我那会儿就爱看常老师修车,可是有一件事我不明白——他每年大修车时都把自行车外胎调一个个儿。常老师告诉我,马路的横断面呈抛物线,外胎的里侧会磨损严重一些,每年换一下可以延长车胎的使用寿命。您这就知道什么叫会过日子了吧。

对了!忘了交代了,常老师是一名工人,可大家为什么叫他老师呢?那是因为他爱看书,多才多艺,爱跟大伙儿白活儿,常老师是大家送给他的雅号。至今我还记得常老师给我们讲过发生在修配厂历史上的两件大事,我借助今天的网络再把两件大事还原一下。

第一件就是发生在民国十八年的洋车夫砸车场事件。电车的诞生方便了北京人的出行,但从另一方面来讲也是挤占了市面上洋车的生意。1929年的一天,上千名洋车夫聚集到坛根儿(天坛外墙下),尔后强行进入修造厂,捣毁电车数十辆 ,还打伤了几名工人。

1949年4月24日,修造厂突起大火,烧毁机车及拖车59辆,要不是还有停放在西直门北停车场的车辆,北京的电车将会“全军覆没”。经查此次大火系国民党潜伏特务所为,当时周副主席(周恩来)还到过现场。

二舅今年六十多了,给我讲过他小时候淘气的事儿。二舅说他小时候铛铛车就走东大地街南头儿,他经常看见一些孩子玩一种“游戏”,这就是用沥青搓成一个球儿,然后放到铁轨上,等铛铛车轧过去的时候沥青球儿就会变成小火球儿。

二舅也跟着如法炮制,人别的小孩都是把沥青球儿放到铁轨上立马躲得远儿远儿的,我二舅可好,放好就在一边等着瞧热闹。

 这时正好有一辆铛铛车开过来,还没等轧到沥青球儿司机就停了车,停车后下来个工作人员没废话就给二舅提喽到车上去了,等车快到了天桥才把二舅“请”了下去。那会儿小孩兜儿里哪有钱啊,下了车也不认识家了,但我二舅聪明,他反身沿着铁轨走回了家。

八十年代初的时候我们家和常老师家都相继搬离了这个大杂院,我家没搬远,搬到了体育馆西路上。

1992年电车修配厂关门了,没过几年天客隆超市就在厂区内东边的厂房开业了,那时超市刚刚兴起,生意挺火,住在附近的老街坊们有事儿没事儿都爱逛逛。

我家的两样电器都是在这儿买的。第一件就是微波炉,想当年微波炉可是奢侈品,国产的也得两千块钱左右。后来多亏格兰仕领军降价,我家那台是960块钱买的。再有就是在这儿买的冰箱,冰箱买的是海尔的大王子,我家离天客隆不到200米,两名售货员用手推车就把冰箱给送到了家。这冰箱用了好多年,直到前几年才换掉时还能正常使用。

又过了几年西边的厂房改成了天民市场,市场的院里每天早上批发海鲜。这下市场周边可热闹了,夏天一大清早就批发基围虾,这也就诞生了一拨“捡虾”的老人。这“捡虾”群落以老太太为主,他们的“本职”工作是捡取掉在地上商家不要的基围虾,可到了后来变成了趁商家不备,东抓一把西抓一把。收获多的快手每天捡的虾家里都吃不了,也会拿到街边儿去卖。

后来天客隆超市撤走了,天民市场也关张了。听说要筹建北京公交博物馆,这下我挺高兴,家门口终于有博物馆了。可不知道什么原因博物馆于2009年挂牌儿后一直未开业,那会儿院里还有几辆各个时期的公交车。

再后来整个修配厂的厂区变成了天坛古玩城和北京街,虽然离得挺近我一次都没去过。

再再后来院子里的老式公交车也不见了踪影,现在叫啥“德必”,好像是个文化产业创意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