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听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前奏曲

 zzz_0401 2021-12-17

前奏曲《牧神午后》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早期印象派代表作,作于1892 —1894年之间,18941222日由古斯塔夫·多莱(Gustave Doret)指挥首演。

这部作品是根据法国象征派诗人马拉美(S. Mallarme)的同名诗而作。牧神是古罗马神话中半人半羊的农牧之神。马拉美的原诗意境朦胧,晦涩难懂。其大意是:牧神(憨直、多情、好色之神)在拂晓时醒来,他极力在回忆昨天午后的经历。远处丛林中闪现着仙女雪白的肌肤,牧神吹起牧笛,笛声徐缓悠扬,惊起水边的飞鸟,仙女们也纷纷潜入水中。牧神追逐仙女,发现了二个温柔慵懒的仙女正躺在林间草地上,牧神将她们抱入林中,却发现她们四肢如梦幻一般无法掌控。缠绵之间,仙女飘逸而去。牧神身心疲惫地倒在热土上昏昏欲睡,仙女的形象在眼前越来越模糊。“再见了,绝世美人,我望着你那缥缈的身影。”这种美好经历的印象变的越来越模糊,逐渐淡漠了。他永远不会知道这究竟是亲身经历还是在做梦。太阳是温暖的,草地是柔软的,牧神重又蜷起身体睡起觉来,以便进入梦乡去追逐那心醉神迷的情景。

德彪西虽以此诗为蓝本,但他并没有复制全诗,而是重点在表现最后的那种朦胧的梦境。他用诗的意境串连起整个作品,描写了牧神的各种欲望、幻想,以及午后暑热中蠢蠢欲动的心态。诗人马拉美在听了这部作品后给德彪西写信说:“你的《牧神午后》不仅与我的诗没有造成什么不和谐,相反,它以微妙、敏感、迷离的衬托提高了它。”

德彪西为了表现出诗作里特定的意境,在作曲中采用了当时非常创新的手法。它最大的特点是调性的微弱和模糊。这部作品中的调性不是通过传统的和声功能来确立的,而是在某些关键的地方给以某种特殊的暗示,比如最后的终止在E大调上。另一方面,在这首作品中,大量采用了半音阶旋律,以及三全音。这个三全音在传统和声中是最不稳定的音程,旋律及和声的三全音进行往往使调性模糊。德彪西在这部作品中采用了和声的不同处理方法,他采用了大量的不谐和和弦,在处理这些和弦的时候不再像传统那样需要事先的准备和事后的解决,这些不谐和和弦像主和弦一样是独立的。在乐曲的发展过程中,三全音又逐渐展开成为全音阶,从而突破了大小调功能的限制,创造出独特的效果,也发展了传统的和声体系。

在节奏方面,这部作品也是有所突破。这部作品中的节奏变化多端,每小节三、四、九、六、十二拍不等,它也没有传统的强弱交替规则,表现为缺乏向前推进的动力,给人的感觉就是懒散、迷茫地在飘流,这正是作品要表现的意境。

这个作品的演奏也是仅采用小型乐队,只有弦乐、竖琴和木管组,没有铜管组。木管以低音区为主,弦乐和圆号经常加弱音器,整个音色效果如同蒙了一层薄纱,造成柔和、奇妙的音响。

在曲式方面,这部作品也没有鲜明的特征,它非常自由。有人将它看成三个段落,类似于奏鸣曲式的呈示、展开和再现部;也有人将它看成三段歌调体。德彪西在总谱上标注了一个10小节的主题呈示,以及随后的12个段落,这12个段落是11个变奏加一个结尾。

牧神主题是乐曲一开始由独奏长笛吹出的,这是一个典型的三全音级进,表现出牧神乍醒时的迷茫和朦胧。弦乐弱奏的不谐和音更加重了朦胧和恍惚的感觉。

《牧神午后》在当时欧洲传统音乐的环境中,以其独特的调性处理、节奏变化和音色形成了一个崭新的音乐语言,就是所谓的“印象派”音乐。德彪西以这部作品开创了印象派,给人们呈现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从而打开了现代音乐的大门。因此说,《牧神午后》前奏曲在西方音乐史上是占有非常重要位置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