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末人化社会

 黎荔专辑 2021-12-17

末人化社会

黎荔

末人,汉语读音mò rén,源自德语DerLetzteMensch,这个词见于尼采所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序言,意指一种无希望、无创造、平庸畏葸、浅陋渺小、枯涸贫乏的人。

尼采这样形容他们:这些人没有梦想、没有信仰、不冒风险、贪图安逸,“偶尔来点毒药,就能舒服地做梦。最后来一大包毒药,就能舒服地死去。……他们白天有自己小小的乐子,晚上也有自己小小的乐子,但非常看重健康。'我们已经找到快乐。’末人们说,眨着眼睛。”

尼采将人分为末人和超人,所谓的末人就是“末路之人”的意思。尼采笔下的超人,藐视权威,思想和行为特立独行,勇猛刚强,天马行空,行动力强,没有丝毫胆怯和畏缩,这种超人非但理想化,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他们的身影,而且太过危险,行动起来往往破坏多于建设。尼采笔下的末人,则和超人正好相反,是一种没有热情、没有志气的冷漠生物,思无逻辑,从众媚俗,缺乏个性,趋炎附势,崇拜金钱和权势,想像力枯涸、创造力贫乏,说话做事小心翼翼,整天斤斤计较,疑神疑鬼,活得畏畏缩缩,战战兢兢,信奉奴隶道德。

尼采说,世上有两种道德,一种是主人道德,另一种是奴隶道德。拥有主人道德的人坚强、独立、成熟、勇敢、勤奋、自由、创造、上进、自律、反思和开放,遵从奴隶道德的人软弱、依赖、幼稚、怯懦、懒惰、固执、机械、墮落、任性、自负和保守。与主人道德相对应的是超人,与奴隶道德相对应的则是末人。

一个“末”字,刻画出了各种平庸琐屑、一地鸡毛,末人就是活在这鸡零狗碎小世界的人。“'什么是爱?什么是创造?什么是渴望?什么是星星?’末人们说,眨着眼睛。世界变小了,把一切都变小的末人在这个小世界上蹦达。”(《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有时觉得我们当下的社会景象,不就是尼采预见到的“末人时代”么?人们争相购物娱乐聚会吃喝,人们不再考虑去过哲人所沉思的高贵的精神生活,社会处处充斥着喧哗与躁动,庸俗与肉欲,比地铁还要拥挤和浑浊。

在“末人”化的社会里,大家都追求细枝末节的东西,反而把“本”失掉了。每天资讯爆炸、数字海啸,末人们如蜜蜂采蜜,忙个不停,学到各种错杂凌乱的东西,却拼不成一张完整系统的知识版图。知识属于人,了解人的本质,无论学到什么新的知识,都能结合在一起,就不会有断裂的感觉,因为任何知识都要回归到人的本分。但末人对于知识,总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舍本求末,无论学什么,都仅得一点皮毛,做事缺少全局观点,只是于忙于局部应付。除此之外,末人们没有竞争意识,遇到困难就退缩逃避,遭遇挑战则不战自败,但又常常自命不凡,动不动搬出祖先为自己贴金,抬出传统替自己寻找理论依据。末人们喜欢对他人进行道德绑架,以谋取个人的私利。末人们热衷于名利和地位,津津乐道于处世之术,迷信投机钻营的权术。

这是一个多么小气的末人时代!一对对男女在情感的双人舞中,彼此精刮地计算着利益得失。那些走到一起的男女,从此含辛茹苦地买房买车、投资子女教育的无底洞,早早就过上了地道的中年生活。很多人生活稳定,看似和美,却好像总是少了点什么。很多人看似年轻,却已老去,或许这就是真正的世界末日。活在城市烟尘中的末人们,每天忙忙碌碌,像一群群没有灵魂的躯壳,喧闹着,躁动着,忘记了自己本来的样子,忘记了自己的出发点,每天忙着上班、忙着吃饭、忙着恋爱、忙着分手,忙着各种事情,都不知道何时能够停下脚步好好感受自己的人生,到最后也不知道忙的原因是什么,只是觉得大家都在赶路,稍不注意就会被比下去,就会被别人远远地甩在后面。只要有白天的小小乐子(办公室的冷气、购物时的打折)和夜晚的小小乐子(游戏网聊,追剧刷屏,夜市啤酒),人们就认为找到了幸福。为了维持这种有小小乐子的平稳生活,他们小心翼翼地走路,善于表演,精于计算,走着一条最被大众认可、摩擦系数最小的社会化道路,一心搭建自己的“安乐窝”和“小天地”。他们蔑视那些仍然在石头上或人身上绊倒的人,是不折不扣的傻瓜!

末人时代不是已经到来了吗?“人将不再射出他的超越人类的渴望之箭,他的弓弦忘记了轰鸣!”20149月份,人民论坛发布社会病态报告,指出当前十大社会病态,其中就有“鸵鸟心态”(逃避现实、掩耳盗铃、面对压力与困难采取回避态度)、“思考恐惧”症(鹦鹉学舌、人云亦云、附和跟风)和“初老症”(未老先衰、过早放弃追求、过早妥协)。这些病症其实都是末人之病。诺大的世界有那么多失去了信仰、希望和对未来展望能力的人群,变得如此得过且过、及时行乐、随波逐流,充满了厌倦却找不到出路。

谁说这世界竟是一个监狱,而我们已穷途末路。正如尼采所说的“人的身上必须仍有混沌,方能诞生一颗跳舞的星球”。是的,我们身上仍有混沌,静静地,正策划着某种转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