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蒙德·卡佛,美国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小说家,说过这么一句有意思的话:“夜里不睡的人,白天多多少少总有什么掩饰逃避的吧?白昼解不开的结,黑夜漫漫耗”。对这句话,我特别有共鸣。睡眠,本该是一件轻松享受的事情。但是,事实上,我们当中有多少人却过着“一直熬夜一直爽”的日子。白天的忙碌总是无休无止,仿佛只有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才逃离了尘世的喧嚣,终于能够在自己浑然一体的小天地里休憩片刻。所以,我们舍不得用睡觉来终止这治愈自己的时刻。夜里不睡的人,得到的是什么?是白天掩饰与逃避的东西。白天要生活在“他人时间”里,这是没法改变的事,因为人必须生活在群体之中。顾名思义,“人间”一词,就是“生活在人与人之间”。白天属于他人,所以夜晚必须回归自己。在无眠的静夜,那种独处的感觉真是美妙极了!常常夜深人静还不去睡,因为这是我最具创造力的时刻。此时万籁俱寂,没有什么干扰,正是写文章的好时候,可以用文字来梳理自己的情绪和生活,进入我称之为的“创意洞穴”。一颗赤裸裸的心从黑暗中幽幽地冒出来,在夜深如海、月光如水中,像旅人一样孤身上路,去往千山万水的漂泊。那样的喜欢,完全来自内心的渴求和需要。好像只能等到路灯都亮起来,匆忙的人群都散去,千门万户都沉睡的时候,才会有那么一刻,与绵长的孤独感一同前来的还有丰盛的想象。在清、静、定中,你找到成就生命的力,让自己的灵魂回到那幽冥之处,完全地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这种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这样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白天是“与他人相处的时间”,夜晚是“属于自己的时间”。白天的时间与他人相处,夜晚的时间则回归自我。多年来,我一直以这种理由,黑夜漫漫还和自己待着,慢慢耗着,如一条小河时而骤急、时而舒缓地奔流,完全由着自己的心意,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记得好几年前,孩子有一次送给我一幅创意画,他画的是他心目中的妈妈:在裙摆深处,可以见到她每天的生活,一夜又一夜流连,采集沾满露水的鲜花。一只活力四射的大黄花狸猫,前脚扑打,纵身飞起,聚精会神的圆睁双眼,瞪着面前飞舞的蜜蜂。一只从天而降的猫头鹰,强健有力的腿,锋利内弯的爪,它在黑暗中明察秋毫,四处寻找夜枭老鼠或者蝙蝠。这画的分明是一个晚睡的人,一个沉溺于“属于自己的时间”的人。孩子纯真的眼睛,一眼就看到了事物的本质!不过,我还是应该早点睡的,孩子也在用他的画,委婉地提醒他的妈妈。那么,这就跟月亮道晚安吧!向窗外看去,一轮冷月也已入眠了,酣睡在纯净的白云中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