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写作,应该更真切、更深刻、更慈悲——答《中国教师报》记者宋鸽问

 江湖一刀 2021-12-17

教育写作,应该更真切、更深刻、更慈悲

1、在谈到教师成长时,阅读与写作似乎是绕不开的话题,很多时候几乎成为一种“共识”:教师成长离不开阅读与写作。对于这种观点,你有什么看法?

作教师培训20来年,我反复讲一个观点:“读写思行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教师是行动者,行动必然建立在思考上,思考其实是一种内在的写作,写作就是思考的外化。好的教师,既是积极的行动者,也是用心的思考者,既是主动的阅读者,也是认真的写作者。所以,无论做“知行社”,还是办“教育行走”,我都特别强调阅读和写作。

2015年,我为“教育行走”拟的主题句就是“行走拓宽世界,读写重建心灵”,这句话深受老师们喜欢,至少赢得了他们的认可。之所以说“读写重建心灵”,是因为我觉得,教师成长,必须“从心开始”,而阅读和写作,能够帮助教师重建自己的心灵世界和生活世界。所以我曾经说:想得美才能够活得美,说得好就可能做得好。

张文质先生认为,写作是“教师的通用能力”,我的理解,这种“通用”,除不分年段、学科的通用外,还有“一通百通”的意味:做得精彩,往往就能写得精彩,写得精彩,其实也需要做得精彩。教师真要做好专业写作,首先应做好本分工作。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最重要的生活是教育教学。显然,做好本分工作,既有益于专业写作,也能实现专业成长。

说得夸张点:一个连写文章都不怕的教师,还会怕做其他麻烦事情吗?一个连文章都能写得好的教师,还能做不好其他事情吗?

2、每个教师都能成为写作者吗?在写作中,天赋与勤奋哪个更重要?

我相信,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写作者”。每个人对生活和世界,都会有自己的感受、发现和理解,都会有表达的本能和冲动。有个成语叫“道听途说”,道路上听到,道路上就说了,为什么?他忍不住啊,这就是表达的欲望。除吃饭和亲吻外,人的嘴巴,最重要的就是表达,跟人交流、分享。一个人怀揣着“不能说的秘密”,会非常难受甚至痛苦——说,就是口头写作,写,不过是把嘴换成了笔,把说的东西从口头搬到纸面。

做任何事,天赋都是重要的。天赋,就是上天赋予的。用老话说,老天赏了这碗饭,你才能吃这碗饭。按加德纳的说法,这叫多元智能。每个人,哪怕是聋哑人,都有“言语语言智能”,只不过,有的显在,有的潜在,就像有的人伶牙利齿,言语里处处机锋,有的人虽然平常木讷,笨嘴拙舌,某些特殊情况下,也能出惊人之语——“潜在”的智能表现出来了。

人的写作天赋,肯定有高有低。天赋高的,信手拈来,出口成章,涉笔成趣;天赋低的,就要笨鸟先飞,笨鸟多飞,“天赋不够,勤奋来凑”。写作这件事,除极少数“天才”外,大多数人,还是要“多读多想多写”,才可能做得好的。

3、写作有方法可循吗,当下许多机构纷纷推出“写作课”,这些课程对教师来说,能有效提高写作能力吗? 

写作肯定“有法可依”。万物总有规律,万事亦有方法。写作甚至有套路。“套路”这说法,可能格局不大,境界不高,但套路也是一种路,成套的路数。所谓成套,既含着前人的经验,也包括运用的成熟。“赋比兴”是“套路”,“凤头猪肚豹尾”,也是“套路”,遣词造句、起承转合,都有“套路”。

画画要临摹,写作要模仿,套路,其实是初学写作者的必由之路。就像每个新入职的教师,都要经历“入格”“合格”“出格”的过程,每个写作者,在起步阶段,也必然面临“入套”“合套”“出套”的路数。

只不过,就像“入套”只是手段,“出套”才是目的,就写作而言,“得法”也只是手段,“用法”才是目的。方法总是简单的,有限的,用法的变化,却丰富无穷。大家都熟悉“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说法,套用一下就是“写作有法,写无定法”。

所以我说,写作可以学,但没法教。或者说,写作是教不会的,只能学会。这个“会”,不是“学得”的,而是“习得”的。不是看写作教材,而是读前贤经典,或自己特别喜欢的作品,静心面对,认真揣摩,慢慢体悟。阅读讲究“语感”,对语言的感觉,写作更需要“语感”,词语的奥妙,句法的讲究,语气和标点的选择,都要慢慢品味。

在“写作课”上,你能“学得”的,只是招数,或套路,浅表的皮毛;自己“习得”的,才是真正的内功。而且,写作是创造性的事,创造性是不可能教会的。同样的主题,不同人有不同写法,同样的题材,不同人有不同处理。学写作,不只是看别人如何处理和写作,更要琢磨自己如何处理和写作,谁都代替不了你,谁都不可能教你。就是真正的作家开“写作课”,顶多也只能讲他自己如何处理,比他更厉害的作家如何写作,都只是“普遍经验”;他讲得再头头是道,津津有味,也没法帮你处理,更不可能替你写作。

当然,我这里说的“写作”,是真正的写作,不是“写作文”。作文是可以教的,作文的写法也能学得会,但是真正的作品,只能靠自己创作和创造。

4、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的?你的写作一开始就与教育相关吗?

我应该是“老油条”,“写龄”可从高中算起。那时发表的文章,都是小情小调的东西,与教育没什么关系。写法也是“文学性”的,爱抒情,爱感叹,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有很多年,我都是这样的“文学爱好者”,后来还混进了作家协会,成天接触的,不是诗歌,就是小说,不是散文,就是随笔。

真正开始教育写作,就最近十来年。随笔和时评较多,大多是“问题写作”,针对具体问题,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后来开始专题和主题写作,最重要的作品,就是从禅宗的角度谈教育,写了两本书,探讨“美好教育的可能”,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尤其是心灵成长。

有读者看过我以前的散文说,你是被教育耽误了的散文家。我不这样看。文学,只是我的爱好,教育才是我的本职,写教育,自然也是我的本份。说实话,文学创作方面,我自认是“天赋不够、勤奋来凑”的,但是,当我以“文学爱好者”的身份转入(或者说回归)教育写作,比起很多老师,我在语言上就得了先机,感觉上也占了先手。现在看,当初未成气候的“文学创作”经历,至少让我在语言和感觉两个方面,完成了“原始积累”。这让我在开始教育写作时,比一般老师,多了些从容和讲究。

5、同样的教育事件,为什么有的人写得平淡无奇,有的人却能写得波澜起伏?你在进行教育写作时,有什么经验?

同样的事件,每个写作者都有不同的切入角度,不同的展开方式,这既与各自的禀性和天分有关,也与各自的眼界和识见有关,更与每个人的套路和习惯有关……这些微妙之处,既是写作的难度所在,也是写作的魅力所在:想想,同样的三五千常用汉字,通过不同人的不同组合,便成就了世间那么多美文佳作,这是多么神奇而有意思的事情。

你说的“平淡无奇”和“波澜起伏”,可能主要指教育叙事。叙事就是讲故事,故事能否讲得精彩,扣人心弦,肯定与“讲者”的能力有关,但也与故事本身的“质地”有关。讲故事,需要悬念、巧合、逆转、奇迹,但是很遗憾,教育故事,天生缺乏这些元素。我曾经说,生活中没那么多“故事”,更多的是“事故”。教育更是如此,没什么波澜壮阔,而只有水波不兴,甚至“一地鸡毛”。日常的教育生活,是平淡的,教育写作,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就是尺水兴波,发现和呈现日常工作的“平淡之奇”。

无论教育写作,还是其他写作,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在动笔前,先想好,想深,想透——这个“想”,除思考外,还有想象:想象开头结尾,想象起承转合,想象格调句式,想象文章成型的样子。这就是“打腹稿”,腹稿既成,接下来的写作,不过是一种抄录和誊写。

当然,所有经验,都是个体的,不具普遍意义。写作就像带孩子,你很难复制别人的成功经验,也不太可能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重要的,还是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6、写作时,会有很多念头,怎样可以找准最核心的一个去写?

面临选择时,可选项总是很多的,但你最终选择的,只能有一个,就像单身时择偶,可选的人也许很多,现时的婚姻制度下,你能够牵手终老的,只有一人。有选择是幸福的,要选择却很痛苦,甜蜜的痛苦。比选择的痛苦更痛苦的是,你根本没得选择。

一个写作者,总会有很多心潮澎湃、思绪纷纭的时候,满脑袋灵感飞舞,满肚皮辞藻涌动,觉得想说的很多,可写的很多,但真正落笔,又会面临“选择性困难”。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取舍——取一个,舍其他。取的标准,一是最值得说道的,“值得说道”就是价值;二是最有感觉和把握的,自己把握得住,驾驭得了;三是尽量避开“常规”“常见”,从不一样的角度入手,在不一样的层面展开,所谓“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

这样的取舍,或许并非“最核心”,但至少有自己的“中心”和“重心”。有了“重心”,就能不失偏颇;有了中心,就能不蔓不枝。写作最忌讳的是面面俱到,浮光掠影。“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针对一点,说深说透,往往更有价值。

7、一些教师认为自己“没有时间写作”“写不出来”,也有不少教师写作热情很高,但写出来的文章“质量不高”……在你看来,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写作普遍存在的难点和痛点在哪里?

“没时间”是个伪命题。真正喜欢一件事,总能找出时间。就像恋爱的时候,再忙,你也能抽出时间,跟喜欢的人一起,做些美好的事情。说“没时间”的人,只是喜欢得还不够,爱得还不深。“写不出来”可能是普遍现象,想得到却说不出的时候,谁都难免。“质量不高”也算正常情况,如果不是天才,就不能指望每句都是金句,每篇都是精品。

我认为,对教师来说,写作最难的,莫过于“如何开始”和“怎样坚持”。万事开头难,写作更是如此,最重要的是,先写起来,再坚持下去。写了上句,再写下句,写了这篇,再写下篇。高手的写作,看起来举重若轻,但所有举重若轻背后,其实都有着长期操练的过程。

写作最大的痛点,可能是写了很多,但普遍“质量不高”,高产低效。这种情况,可能与“精品意识”的缺失有关。只想着“有作品”,没想过“出精品”。原因当然很多,意识不够之外,可能也包括:能力不逮、眼力不济——低力低,自然驾驭不好题材,驯服不了语言;眼力差,分辨不出真正的好坏,常会以为自己所见,就是最好的。

解决这些难点和痛点,唯一的办法,就是“三多”:多读、读想、多写。

8、潘新和教授曾说,我国语文、写作教育的“伪写作”由来已久,而今尤甚。学生写作中存在“伪写作”的现象得到了关注与重视,那么教师写作中是否也存在“伪写作”现象?

做人有真伪,写作自然也有真伪。所以古人云“为文先为人”。真人不说假话,真人也不写假文。我的理解:真写作,就是真情真性真知真见,伪写作,就是假模假样假腔假调。

无论教师还是学生,“伪写作”的根本原因,在“为写作而写作”,不是真正想写,而是不得不写:为交差,为应付,为“写作”以外的其他原因,“硬写”。比如说,一线教师,没几个人想写论文,也没几个人能真写论文,但为了评职晋级,不得不写,所以东拼西凑,粗制滥造,甚至请人捉刀,花钱发表。不客气地说,“职称论文”,绝大多数都是“伪写作”。

还有,应景和“应查”的,百分百的“伪写作”,比如,某些特殊日子的“征文”,听了某个报告后的“感言”,看了某些电影和书籍后的“体会”……本来没感觉,偏要说收获,自然只能说假话,胡编乱造。有时我觉得,或许正因教师深受这样的“被迫”之苦,所以常常给学生安排这样的“苦差”:“假期生活二三事”,“长假见闻”,“研学心得”,诸如此类。搞一个活动,就要写一篇文章,这样的“伪写作”,弄得师生“怎一个苦字了得”!

曾经很喜欢看《南方周末》,很喜欢他们曾经的宗旨:“可以有不说的真话,但是绝对不能说假话。”在普遍缺乏“沉默自由”的时候,“绝对不能说假话”可能很难,但不管怎样,教育领域也不该沦为“伪写作”的重灾区,因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9、什么是真实的写作,怎样走向真实的写作?

我曾创造过一个比喻,写作就是打喷嚏。按科学的说法,打喷嚏,是因为“鼻黏膜受刺激”,而打喷嚏本身,也是排泄体内细菌的方式。写作也要“受刺激”,写的过程,就是情感宣泄的过程。真实的写作,就像打喷嚏,真正受了刺激,这叫“有感而发”;受了刺激,非得写出来才畅快,就像非得喷嚏了才舒服,这叫“不得不发”。没受刺激,很难打喷嚏,所要我说,你可以假装打呵欠,但不能假装打喷嚏,装不像的。

除开感冒者,容易打喷嚏的人,往往更敏感。我觉得,敏感的人,更容易有灵感。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灵感就是写作的“原点”。要想有更多灵感,就要有更高的敏感——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相、对教育,有更敏锐的感觉,更敏捷的感知,自然就会有更多的不吐不快、非喷不可的时候,这样更容易“言为心声”,成就真正的写作。

教师的写作源泉,多为“教育生活”,脱不开学校、班级、学生、家长等元素,免不了爱人、儿女、亲人、家庭等要素——这些“存在状态”,影响了教师的“情感样态”,决定了教师的“写作型态”。从“情感样态”说,必然包含“喜怒哀乐惊忧惧”,奇怪的是,教师的写作,往往流于甜蜜,甚至甜腻。酸甜苦辣麻,五味俱陈,才是真的生活。但教师的写作中,有意无意地“遮蔽”了很多好。所以我觉得,要说真实的写作,至少应该更丰盈、更深邃、更幽微、更深刻甚至更尖锐:至少,除了和谐和融洽,还应当有对立和冲突;除了快乐和幸福,还应当有忧思和悲愤;除了感动和感激,还应当有感伤和感叹……

举例说,“转变差生”几乎是教育叙事的“主旋律”,各种差生,经过教师的书写,几乎都获得了“新生”,常识上说,就不太可能。教师真有这么厉害,学校就不该再有差生,教育真的这么万能,社会就不该再有监狱。我始终觉得,教育不是万能的,天才不可教,白痴教不会,教育,只能教中等人才。或许偏激,但我固执地以为,这才是教育的真相。

教育是美好的,教育也是复杂、艰难的。真实的教育写作,应该指向美好,但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不夸大、不虚美、不隐恶——不夸大教育的力量,不虚美教师的行为,不隐恶人性的复杂。教育写作,应该更真切、更深刻、更慈悲,就像我所喜欢的话:“看见更结实的苦难,而不夸大自己的苦难;知晓更辽阔的真相,而不炫耀自己的荣光……”

惟其如此,才会有真实的写作。惟其如此,才会有真正的写作。

本文刊发于《中国教师报》2021年12月1日和8日“教师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