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患者运动降糖的7个误区,记住口诀“123579”

 新用户85419011 2021-12-18

我们都知道适当运动可以直接消耗血糖、减少胰岛素抵抗,改善心肺功能,增强体质,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防治措施。

但是,不少糖尿病患者对运动降糖有许多错误认识,导致起不到相应作用,血糖控制不佳甚至失控,反而损害健康。

糖尿病患者常见的7个运动误区

误区一:将做家务等同于运动

误区二:早上空腹时剧烈运动

误区三:运动强度过低或持续时间过短

误区四:运动强度过大或运动时间过长

误区五:运动没有规律

误区六:认为吃降糖药了就不用运动了

误区七:运动方式、强度与自身病情、

“1”

餐后1小时运动

建议糖尿病患者在餐后40分钟-1小时后开始运动。

此时血糖一般正处于较高水平。除了减少胰岛素抵抗、改善体质外,运动可以直接消耗血糖,减缓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和峰值。

“2”

两种运动形式

建议以有氧运动为主,有氧运动与抗阻运动两种运动形式相结合。

有氧运动:慢跑、快走、跳绳、健身操、太极拳、游泳、乒乓球等。

抗阻运动:举哑铃、拉力器、俯卧撑、蹲起等。

“3”

运动持续30分钟

建议运动持续时间30分钟左右。

“5”

每周至少活动5天

建议每周有氧运动不少于5天,累计运动时间不少于150分钟。

“7”

(170-年龄)

运动强度要适当,强度过大可能有危险。建议运动强度微微出汗气喘,运动中每分钟心跳次数不要超过(170-年龄)。

“9”

运动要“长久”,要坚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