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懂《天道》:丁元英求道五台山,安的什么心?

 伟天英 2021-12-18

丁元英求法五台山,是电视剧《天道》中的经典剧情。

他带了二十万现金作为见智玄大师的敲门砖,心里已经盘算好了,大师若是收了钱,他就走。因为“钱能买到的东西,就不必拜佛了。”

真走了,其实对后面剧情的走向不会有什么影响,他还是会按照自己的计划去走,只不过“心不安”而已。

什么计划?杀富济贫。通过一些或明或暗的手段,把音响市场的几个老大搞垮,从而让一个贫困村的音响品牌走向市场,让村民脱贫。

既为了心中的济世情怀,也为博美人(芮小丹)一笑。

文章图片1

他已做好了决定,也在实行。但从过往的经历和领悟中,他懂得了一些大道理,又让他不知道这么做是对,还是错。

这个道理,就写在赠给智玄大师的一首词上。

悟道休言天命,
修行勿取真经。
一悲一喜一枯荣,
哪个前生注定?
袈裟本无清净,
红尘不染性空。
幽幽古刹千年钟,
都是痴人说梦。

意思是修行何必出家,红尘世俗一样练心,你们当和尚的,太执着了,跑到这寺院里来晨钟暮鼓,也不过是痴人说梦。

听起来够狂!但丁元英不是中二的学生,吃的没事干跑来和佛教叫板。

他读过佛经,很确定自己所悟的道理是对的,出家求取真经和在家红尘自度没什么不同。

既然不同,那为什么要出家呢?他想不通。所以作了一首词抛砖引玉,希望能在智玄大师这里得到答案。

文章图片2

不是丁云英信佛,他是想透过这个问题,解开心中迷思。

因为一切相通。出家和在家,出世和入世,吃得好和不好,情欲和理智,孝顺与忤逆,富贵和贫穷......

只要知道其中一个对立面的差别,就知道了所有对立面的差别。

懂得了差别就能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心就安了。

如果众生平等,那杀富济贫还有什么意义?

他参过这个问题,从锦衣玉食的生活中脱离出来,来到一个小县城租了个老小区房天天吃豆浆油条,吃泡面。

这个禅,参枯了。饮食好他吃得,不好也吃得。心还是混沌,还是不安。

于是朝访五台山,势在必行。

文章图片3

智玄大师看完丁元英的词后,没有生气,而是反问道:““敢问施主什么是真经?修行不取真经又修什么呢?”

丁元英于是说了一番自己对佛法的见解。智玄大师听完,给了很高的评价:“施主已经踩到得道的门槛了,离得道只差一步。”

但同时接着说:“进则净土,退则凡尘,只是这一步难如登天。”

那丁元英差在哪一步呢?其实不用看他对佛法的见解,从他写的词里就可以看出来。

他悟到了一切无差别,就认为一切无意义,走向了消极的一面,退了。

如果进一步,突破这个障碍,明白正是无差别,所以可以更自在,就是净土了。

就像去到一个地方,开车去和骑车去都一样,那不是意味着多一种选择吗?怎么反而觉得选择没有意义,而不知道应该开车还是骑车呢?

说明丁元英悟在理上,而不是在心上。

文章图片4

接过智玄大师的话,丁元英说:“承蒙大师开示,惭愧!惭愧!佛门讲一个'缘’字,我与佛的缘站到门槛就算缘尽了,不进不出,亦邪亦正。与基督而言我进不得窄门,与佛而言我不可得道。我是几等的货色大师已从那首词里看得明白,装了斯文,露了痞性,满纸一个'嗔’字。今天来到佛门净地拜见大师,只为讨得一个心安。”

他说的这一段,就落了俗套。智玄大师说他差一步,他以为是让自己出家修道,赶忙推辞。

嘴上说是不进不出,亦邪亦正,但实际上,是卡在进与出,正与邪之间,左右为难,做什么心都不安。

无非,还是不舍。这个已踏在悟道门槛上的人,还有最后的红尘因缘未了,最后的执着未断。

文章图片5

这时候一个小僧人来说,茶煮好了。几个人就出了“明心阁”,到了“茗香阁”。这个细节有玄机,暗指丁元英错过了明心的机会,接下来的心安,就只是一杯茶了,香归香,但终归还是要苦的。

这也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到了茗香阁,智玄大师把丁元英那首词的上阕改了一改回赠:

悟道方知天命
修行务取真经
一生一灭一枯荣
皆有因缘注定

丁元英原本的词是很丧的,这一改,立刻生机勃勃。

别在选择中犹豫彷徨,修行不在于选择什么,在于走下去。最后得到真经,那就是真经;得到的是假经,那也能立刻知道什么是真经。

一开始就认真假,那都是妄想。

文章图片6

智玄大师解释完后,又补了一段很值得玩味的话:“贫僧与施主的一阕之缘今日圆了上阕,贫僧九字不实之处还望施主修正。下阕贫僧不改了,留半阕缘待续,倘若施主在某年的某一日想改下阕了,如蒙不弃,可带着改过的下阕再来圆续半阕之缘。”

丁元英说:“承蒙大师不弃,一定。”

这后半阕是:

袈裟本无清净,
红尘不染性空。
幽幽古刹千年钟,
都是痴人说梦。

离开五台山后,发生了很多事。在电视剧的最后,丁元英悲欣交集地离开了古城。悲痛于失去了爱人,欣慰于所谋已成。

应该就是带着这首下阕去找智玄大师了。也不用改字,袈裟一披就改好了。这几乎是丁元英唯一的归宿, 尘世的缘,已断;尘世的梦,已醒,最后的一点念想,散为浮云,心里回荡的只有那幽幽不息的钟鸣之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