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规划

 专家视点 2021-12-19

四、每日问答强化版:每小时问答

我们把每日问答调整为每小时问答,这样创造了一个强大的规划,把我们定位于现在。这种规划如果最初几步成功了,往往会让人产生一种自我实现的动力,这个时候我们就不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就能做好。规划越简单,我们就越可能坚持下去。

那我们何时需要应用每小时问答呢?

每小时问答是为短期游戏准备的,适合在我们需要自控力突然爆发,以实现某些特定时间内约束自己的行动。作者列举了两种普通情况:

1、可怕的事件。这不仅包括可怕的会议或宾客来访的周末,还包括所有诱发我们悲观心理和无心之失的环境。

2、人。那些因为他们的性格和行为干扰我们的人。

这对以上两种的普通情况,建议我们制定每小时问答来应对这种糟糕的状况。

五、避免调入“差不多”陷阱

行为习惯改变中没有绝对而言,我们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完美,这并不丢人。我们指望的最好结果就是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让他人更容易宽恕我们的不足。

“差不多”在某些事情上不见得全部是坏事。例如在生活中,我们追求完美都是徒劳,不值得花费时间或精力去改善那一点点,这并不能提升我们的幸福感或满意度。

当这种“差不多”被注入我们的言行时,那问题就来了。四种“差不多”行为的环境。

1、当我们积极性边缘化时

当我们做一件事的热情下降或妥协时,当我们无力抵抗平庸时,就是边缘化积极性在作祟。

技能是提升积极性的原动力。为了做一件事,我们拥有的相关技能越多,就越容易把它做好;越容易做好,我们就越乐在其中;越乐在其中,积极性就越高。

但我们却忽略了事情的另一面,在我们技能不足的时候,实际上就注定了我们做那些事的边缘化积极性。但如果我们接着这种“差不多”,反而会成为我们的最佳选择。虽然这样的结果并不理想,但也胜过先误导被人充满期待,在给出蹩脚的表现。

PS:如果你因为缺乏相关技能或没有认真对待,或者已经决定自己差不多了,从而降低完成一件事或者目标的积极性,那就找一些别的理由,让世界看到你是多么在乎那个目标。

2、在我们做志愿工作时

志愿工作,不仅指利用专业知识做公益,还包括个人选择的所有无偿活动。

诚信这种美德,要么有,要么没有,就好像没有半怀孕的情况一样,也没有中等高尚这回事。我们需要信守自己的任何承诺,才能表现出诚信。

志愿工作真正的考验,在于那些“愚蠢”的承诺,那些我们最初不想做却勉强答应的事,只有在这些事中全力以赴,才算是诚信。

3、当我们像“业余选手”一样时

我们做某些事时很专业,但是在成为理想的自己时却很业余,我们要消除这种观念,或者起码要消除专业和业余之间的差距,才能成为理想的自己。

在某些方面做得好,并不能成为你再另一方面做得差的借口。

4、当我们执行力不足时

执行力不足的两种原因:①认为有更好的办法来做某件事②不愿意全力以赴,或者觉得自己在遵循别人的行为法则。以上两种故意不合作,导致执行力不足,常常让情况恶化

执行不力时,我们会变得更加粗心、懒惰,还会跟家好斗、粗鲁。

六、成为自己和他人的自律“诱因”

只有我们自己改变自己的行为,才能带动周围人的改变。

不满足于“差不多”,如果我们全力以赴,用100%的专注和精力去改变行为习惯,就会创造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我们会开始改变环境,而不是被环境左右,周围的人会感受到我们的改变,这也会成为出发我们改变的诱因。

当你自己努力想改变时,每件事都会给你让路,变成更改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