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前天 17:39
|
只看该作者
![]() 近日,中老铁路开通,国际领袖亲临,将昆明推上了风口浪尖。昆明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性,开始突显。 早在2017年,罗天昊首次主持推出“中国最有价值的十大城市组”中,昆明即获第九名。随着时势变化,2021年推出新的排名,略有调整。 最重要的战略城市(组),三个说明。 一,战略城市,指单一的城市。 二,城市组,两个或以上城市的组合。 三,判断城市(组)的战略地位,不仅仅考量经济,还要考量政治,军事,区域影响,以及失去成本。通俗而言,就是丢不起。 当下,中国最重要的十大战略城市(组),分别是北京、上海、广深、武郑、成渝、沈阳、西兰、乌鲁木齐、昆南、湛江。 (1)十大战略城市概述 一 北京 首都,中国政治文化和科创中心。同时是中国三北中心。 雄安崛起,两千年来,最优质公共资源集中于首都的模式,将得到改变。 随着中国更加市场化,北京将逐步被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中心城市赶超。 作为连接华北,漠北,东北的北方交通中心,军事重镇,北京在北方具有无可替代的中心地位。 (北京远眺,西山苍莽) 二 上海 东部中心,长江入海城市,中国开放前沿。 作为中国经济之河长江的入海口城市,上海在中国弓字型战略的箭口,同时,又是沿海城市,两者叠加,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上海最大威胁,是开放性还不够。作为海派城市代表,上海需要恢复百年前的开放度,而不是三十年前的开放度。 (网络图片,上海外滩掠影) 三 广深 (城市组) 两千年的广州,四十年的深圳。 广州为华南交通枢纽,链接广东省内和南方的战略中心,这种地位无法取代。 深圳肩负着国家的另外一个重任。深圳的崛起,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国家战略的成功。 广深虽存在多方位的竞争,但是,作为一个连体的城市组,却在中国占据极度重要的战略位置。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高点,中国最繁华区域的经济中心。 (网络图片,深圳鸟瞰) 四 武郑(城市组) 中国的大陆中心 作为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中国的经济地理中心,战略地位极度重要。 武汉和郑州均成为国家中心城市,足见国家宏图远略。 改革初期推行先沿海后内陆的战略,武郑才暂时被淹没,到了重新估量地位的时候。 尤其是陆路交通,武郑具有压倒性优势。在铁路系统,武汉和郑州千公里内直达城市,覆盖中国经济总量的90%以上,是中国高铁时代的大陆核心,武郑合体,高铁雄霸全球。 武汉和郑州,作为中国两河流域的中游砥柱,战略地位冠绝天下。 (网络图片,武汉长江大桥与黄鹤楼) 五 成渝 (城市组) 成渝城市群,被国家列为未来第四季。 重庆是中部之尾,西部之头,链接中国两大板块,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成都是四川省会,千年来的天府之国,也是链接云南和西藏、青海的枢纽之一。且在西南经济最为发达,成都与重庆,是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核心。 六 沈阳 沈阳是东北的中心,中国重要的战略中心。 东北曾是中国经济的长子,如今虽暂时衰落,但根基雄厚。东北总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1亿。是中国一个非常特殊的区域。 东北复兴,就是沈阳大放异彩的时候。 罗天昊认为,沈阳将是中国未来下一个国家中心城市。 (网络图片,沈阳浑河) 七 西兰 (城市组) 罗天昊认为:东决繁华,西决生死。 西安为西北的开端。兰州是枢纽。 扼制大西北,西兰举足轻重。 就发展经济而言,越过兰州之后,基本属于不适合发展经济的区域。所以,西北虽大,主要经济区却以西安为中心,以兰州为边界。 (网络图片,兰州掠影) 八 乌鲁木齐 中亚门户,新疆中心。 乌鲁木齐的重要性,不在于经济,而在于政治与军事。乌鲁木齐为南北疆战略核心,中亚要冲,决定中国未来百年的安定还是战乱。看警力密度即知。 新疆是中国能源要地,石油等资源丰富。是中国西气东输的起点,能源地位至关重要。 最重要的是,新疆是中国面对几十亿穆斯林世界的前沿,对国防安全和民族稳定,至关重要。 不少目光短浅的人,只看到东南繁华的便利,看不到西部荒凉的价值。 (网络图片,乌鲁木齐远景) 九 昆南(城市组) 中国与东南亚陆地枢纽 昆明与南宁是否崛起,不取决于自己,而在于东南亚。 当下,中国与东南亚都处于产业低端,竞争多于互补。只有当中国率先实现产业升级,与东南亚产生产业互补,北部湾战略才生效。昆明和南宁作为中国与东南亚贸易的陆路中心,将产生质的飞跃。 (昆明夜景) 十 湛江 中国的好望角 中国的好望角,扼北部湾战略中心。 湛江的重要性一直被忽略。一方面是因为湛江作为南海舰队基地,军事重地,限制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因为广深非常强势。 湛江的重要性,随着东南亚的崛起和北部湾战略推进而日益显现。 虽然北部湾出海口不少,但是只有湛江拥有最广阔战略腹地,最合适作为北部湾出海口。 (网络图片,湛江一角) (2) 昆明在中国战略地位为何崛起? 无论个人还是城市,都是时势的产物。 中老铁路的开通,标志着昆明正式加冕为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陆地交通枢纽。 中老铁路全长1000多公里。历时五年,耗资500亿。此前,昆明到万象公路运输时间为2-3天,海运10天以上,中老铁路可压缩至24小时之内。最快10小时。昆明和万象之间的陆路运输价格将降低40%-50%。老挝与中国陆上双边贸易将井喷。 世行预计,未来每年将有400万老挝人和来自周边国家的1000万游客,使用中老铁路。并能将老挝人民的收入水平提高21%。 未来,中老铁路还将延伸至泰国的曼谷,甚至最终连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 对于昆明来说,中老铁路只是序幕,远非终局。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泛亚铁路,有三条线。中国段起点都是昆明。 中线是中国昆明至新加坡。中老铁路开通,基本算完成一半。至曼谷大约在2027年竣工,预计2032年前开通整条线。 西线预计2023年通车,重要链接昆明和缅甸。 东线从昆明穿越越南,其实与百年前就开始的滇越铁路,有重叠之处。 泛亚铁路的开通,彻底改变昆明的战略地位。 此前,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往来主要依靠海运,中老铁路,以及未来泛亚铁路的打通,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将转变为为以陆地运输为主。 整个中国大西南的产业,通过陆地运输,市场扩展到东南亚,将非常方便。 同时,泛亚铁路开通之后,也打通了中国新的出海口。 从昆明出发,东线可到越南胡志明港,中线可到泰国曼谷港,西线可到缅甸的仰光港。 等于是将中国商品的出海口,从中国国内的防城港、湛江等地,延伸到东南亚腹地,扩展1000到3000公里的纵深,彻底改变中国的出海版图。极度减少运输成本。 最关键的是,中国借缅甸变相绕开了马六甲,可直接面对印度洋。中国由此成为太平洋和印度洋两大洋的自由通航者。 而中国铁路,成为连接广袤大陆市场与海港的最佳通道。 在航空方面,昆明长水机场是国内第六大机场,也是中国对东南亚的第一大空港,对东南亚航线达到四十多个。此外,中国与东南亚也仿效铁路体系,未来也将打通泛亚公路。 昆明在陆空海全方位的开拓的同时,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2019年,东盟已超越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0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更达到6846亿美元。 一旦中国完成产业升级,中国与东盟之间,会迅速形成产业互补,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将会实现。中国的工业品进入东南亚,东南亚的矿产、粮食、水果进入中国,将是未来十年的常态。中国将东南亚纳入中国广袤市场,造福于东南亚。 在中国国内,昆明等西南城市,将成为中国对东盟贸易和产业转移的枢纽与中心。整个西南,也将从中国的边缘,成为“中国——东盟”联合体的核心区,昆明,有望成为“中国—东南亚”联合体的中心。 2020年,昆明经济总量达6734亿,超过了东北的三大省会沈阳、长春和哈尔滨。常住人口已达到846万人,过去十年狂增203万。有望在十年后成为千万人口大市。 昆明崛起,势不可挡。 |
|
来自: 新用户3596Ds5V > 《昆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