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补就上火,虚不受补怎么办?简单一味中药,健脾养胃,补气生津

 追梦文库 2021-12-20

俗话说得好“秋冬补一补,来年无病痛”。因此为了进补,有些人购买人参、鹿茸等大补之品,但是呢,有些人在服用滋补的食物后,身体不但没好,反而越补越“虚”。并出现上火、腹胀、腹泻、恶心等症状。

这为什么会出现越补越虚?这就涉及一个中医学理论——虚不受补。所以,今天沈医生给大家聊一聊虚不受补的那些事?

什么是“虚不受补”? 虚不受补,就是指患者身体状态不好,导致无法承受营养或药效过高的食物或药品。如果营养过高的食品或药品进入体内,大多会转化为湿邪、热邪等,从而表现出上火、腹胀、腹痛、腹泻、恶心的不适症状

中医上还认为虚不受补大多是因为脾胃虚弱引起的。正所谓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掌管人体内水谷精微以及水液的运化。

而脾胃虚弱者,进食或进补滋腻食物后,导致无法消化所吃进去的食物,就出现中焦堵塞现象,不能运化水湿,上下气机均会受阻,因此就形成了虚不受补。所以对于这种情况,首先要调理脾胃,而不是盲目进补一些补品。

那对于这种情况冬季应该怎么进补?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味“清补”的中药——太子参。 太子参,是一种以慢补著称的补品。又称儿参、童参,它是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多数是人工种植,野生比较少见。

它有类似人参的作用,但又与人参有不同的地方。生活中了解太子参功效的人,喜欢用它来煲汤或泡水滋补身体,改善体质

太子参,味甘、微苦、性平。与人参相比补气之力比较弱,但它能养阴生津,且药性平缓,既可以补脾气,又能养胃阴。常被用于脾虚、胃阴不足而不受峻补的人,尤其是先改善“虚不受补者”的脾胃。当然,与山药、茯苓一起泡水喝效果更佳。

总而言之,太子参为补气药中清补之品,能达到益气而不升提、生津且不助湿。不吃人参、黄芪等大补之品的人可以用太子参缓补。但民间素有“是药三分毒”之说,因此日常服用时要适量,不宜过多。

好了,那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了。 我是沈医生,感谢你的点赞和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