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身边事//听身边音//悟身边理 在一个班子中,副职是一把手的左膀右臂,应该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如果一把手对副职不放心而抓大不放小,一方面会分散自己抓大事的精力,另一方面也会使自己成为矛盾的焦点。不仅如此,这种情况下,不少的副职也是有意见的——你什么都能干,要我这个副职干什么?更有意思的是,如果恰巧碰上一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副职,不把一把手放在火上烤才是怪事。所以,一把手要善于通过副职的工作,把自己从复杂的矛盾中解放出来。 一是副职应该干的事不插手。工作有分工,“种好自己的地”是副职履职尽责的重要表现。如果一把手有事没事地插手副职分管的工作,副职就会感觉很没面子,心里就不舒服,工作积极性就会打折扣,甚至也会有事没事地把责任推给一把手,无形中加重了一把手的工作负担。 二是副职能做好的事不干预。副职开展工作有自己的思路,只要能把工作做好,一把手就不要干预。干预,就是把自己的思路强加于副职,会打乱副职既有的思路。一旦因此工作出了问题,副职就会抱怨一把手,工作的责任自然就会落到一把手的头上。好心没得好报,一把手也会很烦恼。 三是副职能解决的矛盾不干扰。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归根结底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因此一把手难免会听到一些议论。如果一把手盲目介入就会干扰副职对矛盾的解决,甚至会诱发新的矛盾。矛盾解决了还好,解决不好,烂摊子就成了一把手的负担。 对副职的工作不插手、不干预、不干扰,是一把手对副职的信任和尊重,这不仅会调动起副职的积极性,增强副职的工作责任感,还会使一把手更加超脱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当然,“三不”也不意味着一把手对副职工作撒手不管,对副职工作中的矛盾袖手旁观。如果真是这样,副职工作出了问题,作为“班长”是难脱干系的。 因此,一把手要把授权和赋责统一起来,用责任约束权力;把信任和监督统一起来,用监督提升信任;把分工与合作统一起来,用合作引领分工;把局部与全局统一起来,用全局统筹局部。只有这样,一把手的超脱与副职作用的发挥才会相得益彰,一把手不累,副职也不累,班子才会有凝聚力,战斗力才会增强。
|
|
来自: 菌心说 > 《教育学、教育+、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