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

 ll无为 2021-12-20

图片

再论“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

马胜  扈培增 马永琛 马慧颖

在针灸临床中,为提高临床效果,需要特别注重“神”,本篇所论“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出自《灵枢·本神》篇,全篇论及刺法所需注意事项及养神、查神、调神等内容,而针刺本于神的提出,对指导医患养生治疗、规范针刺过程及针灸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故详述如下。

“本于神”是针刺的基础与核心

神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所谓广义的神多指自然界事物的运动变化或人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从“天人相应”“天人一体”的中医整体观看神的含义:

一是自然界事物的客观性是事物变化的基础,自然界事物的运动变化是广义神的外在表现。正如丹道家所谓“神气不二,总归先天一气,以其流动言谓之气,以其灵明言谓之神。以其凝聚言谓之精,神为主宰,气为动力, 精为基础(原料)”。即道为之体,神为之用,神与阴阳相统一。因此,神气之流行出入,自然也就有在天、在地、在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二是人之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之生理功能活动皆以精、气、血、津液等为物质基础,这些物质基础通过脏腑等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活动和征象正是“五脏神”的具体表现。

探讨神与刺法的关系自然就有范围和层次的差别,如“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就是在“天人相应”层次之较灵活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体现。

所谓狭义的神多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而其仍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如:“血气者,人之神”,“五脏藏神”,而气血之流注,虚实盛衰,往来逆顺,皆总归以神气为外显。

然而,针刺的疗效在于得气,得气之要在于治神,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云:“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这里的节即是穴位,因此说“腧穴者,乃神气游行之处”。

《黄帝内经》认为,得气与治神是上工所具备的针灸精技,亦是针灸取得疗效的关键因素,针刺最终获得疗效的关键是气调而神治。针刺前,医者恬淡静神以察患者之气机;进针时,医者凝神调节自身之气机,并嘱患者守神以候气;进针后,医者守神以察气,施以补泻,令精微之神气至,以调患者之神气。由此可见,“神”贯穿于针刺的全过程,“本于神”是针刺取得疗效的关键,是针刺的基础与核心。

养神为“本神”之要

《黄帝内经》开篇《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即详细论述了养生的方法和层次,而《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则详细论述了人应取法四时、顺时养生的治未病思想,即“从其根”。而“神”在论中尤为重视。如:《太素·知官能》曰:“用针之要,无忘养神”,杨上善注曰:“用针之道,下以疗病,上以养神,养其神者,长生久视,此大圣之意”,《太素·七邪》谓:“是以养神须去情欲,欲去则神安,长生久视”。《太素·刺法》篇曰:“用针之要,在乎知调,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故曰上工平气”。杨上善注曰:“神内藏者,五神守藏也”, “平气,致气平和也”。此处论述了上工用针而平气调阴阳使五神内守,气血调和的状态。具体原则应遵从“顺四时,适寒暑,和喜怒,安居处,节阴阳,调刚柔”的原则,依《黄帝内经》理论,至少亦 可“益寿而有极时”。其方法不外乎人对自身神气的调养和医者对患者神气的调养,后者虽说是外在调节,但还是通过内在的神气发挥作用。故本篇所论之“养神”贯彻治未病思想,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察神为“本神”之先

针刺的整个过程中对神之观察评价尤为重要,且主要立足天人相应层面和人本身的层面。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曰:“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凝,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廓空无治”,“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此处前句言刺法必法天时,是天人一体察神观的体现。后句则提示在人而言,血气之诊乃察神之关键。具体主要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资料来判定的,多从色、脉、舌、表情、目光、语言气息、体态、体质来观察血气之盛衰,从而判定神的强弱差异。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即是前述内容的简明扼要的概述。若为“神不使、失神”的状态,则五脏神已伤,病重不治,机体亦无法调动自身神气的康复能力,医者之外在的对神气的调节也无效,已非针刺之适应症。

守神以揆度气血

张介宾说:“神不外驰,故曰守神”。《灵枢·小针解》曰:“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太素·九针要解》曰:“工守机者,知守气也。即明于补泻,守神气也”。针灸之所以能产生治疗作用,主要是五脏神气通过经络外达于腧穴,而针刺即是通过腧穴调节内在的神气,所谓血气者人之神,守神静观气血即是揆度患者正气之虚实盛衰,气血之往来顺逆,适时适度而行补泻,从而达到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的状态,如是神养则神安。此处亦需医者静己之神,令志在针,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如临深渊,手如握虎,凡欲行针,必先诊脉,以知气之逆顺盛衰,可取之时,间不容瞬,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

调神以致气平和

《黄帝内经》中非常注重调气,所谓:“神与阴阳相统一,神气不二”,所以调气亦是调神,调神亦是调气。《太素·五邪刺》云:“用针之类,在于调气”,杨上善注曰:“气之不调则病,故疗病在于调气也”。因此,调神也是以守神、守机而达到调气之目标的,调神分人自身主导之调神和医者主导之调神。

自身调神则以用心导引吐纳为主,要点亦在于气血调和,冲 脉调匀,中和为贵,百病不生。而医者主导之调神,则以应用徐疾补泻,所谓“在速迟也”,“因于孔穴,知神气之虚实,得行徐疾补泻,上工平气”。其要点不外恬淡虚无,调畅气血,致气平和,五神安位,神气得养。

具体针刺方法,如:《灵枢·官能》曰:“是故工之用针也,知气之所在,而守其门户,明于调气,补泻所在,徐疾之意,所取之处”,气若未至,则如待贵人,不知日暮;经气已至,则慎守勿失,依数行补泻而调其虚实。刺禁则主要是指在调气过程中,正气大虚及气机紊乱等情况下,不知血气之逆顺虚实,盲目用 针,因无气可调,或者调之不当,非但无益,往往有害。正如《灵枢·胀论》所说:“补虚泻实,神归其室,久塞其空,谓之良工”。

因此,整个针灸的临床过程可以认为是在“守神”的基础上“调气、调神”的结果。而“调气”的目的是使一气周流全身,血行得畅,从而达到“气血和”的状态以治疗疾病。

治神当致气活神

“治神”一词见于《素问·宝命全形论》,“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大小,五曰知府藏血气之诊。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即治理和调节神而使其达到平和、安顺状态的意思。

“治神”作为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历代医家多有论述,众说纷纭,各具特色,在临床实践中,笔者认为,治神之要点有五:

① 医患均需调节修养自身之神,对医生而言,一是治理调节患者之神,使患者静安勿躁,用神致气,气至调匀;二是医者治理调节自身之神,用神布气,气畅神凝,神凝智生,智生则巧出。

②治神贯穿针灸治疗的全过程,包括针刺治疗前医患神气的治理调节状态,治疗中医生则神循针入,用神役气,以神运针,智取呼吸吐纳、提插捻转,或采“子午”“飞腾”“灵龟”诸法以致气神归而达致气活神。对患者神气的观察与调节也贯穿针刺的全过程。针刺前应示患者形随神安,态随神若,旁若无物,呼吸调匀,继则意随针入,冥念针行,静思候气,待气至归,气至病所,而达气畅血活神安之效。然针刺必遵“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之治神之训。

③得气是治神的标志, 轻滑慢而未至,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即所 谓“密意守气,气调而止”。

④治神之目标是致气活神,即调气血而致平和,养神气而致出入,已达邪去正安之目的。

⑤治神效果的判定,所谓“效之信,若风吹云”,“和之者若响”。

王文远结合长期的针灸临床,反复学习、领会、探讨《黄帝内经》中关于针刺“针”与“神”的理论内涵,指导于临床。通过针刺外周神经“靶点”与中枢“靶位”的调控机制,形成了单穴疗法、快速针刺、安全等技术特色,证实了得 气(针感)是“凡刺之真”的具体体现,调节心神(中枢)是“必先治神”的关键。

张智龙认为,临床治疗中风急性期患者时,应用“醒脑开窍针法”,除选穴重在醒神、调神外,要求雀啄水沟应以眼球湿润为度;针刺极泉、委中、三阴交应以受术肢体抽动3次为度。此虽为针刺手法量学的指标,但也反映了针刺施术务求“神应”,以神应来判断施术的成败。结果也显示“醒脑开窍针法”虽然疏通肢体经络的腧穴不多,但肢体肌力明显提高。反之,虽然针取疏通肢体经络的腧穴较多,但未达到应有的“神应”,肢体肌力亦未见明显改善。

可见,“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不仅指观察调节患者之神和调整集中医生的意念等范畴,而且还有追求治疗效果上的一种最高境界。是故用针之法,务求“神应”,而后调其气,使神气相随,以获“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之佳效。

综上所述,探讨针刺时“本于神”的问题也是针灸学的一个根本问题,本文从养神、察神、守神、调神、治神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务使针刺通过调神、治 神达到气静、血畅、神活的状态,对针灸临床实际应用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原载: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年8月第32卷第8期)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