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度是反映水结合质子的能力,也就是水与强酸中和能力的一个指标。水中能结合质子的各种物质共同形成碱度。 在天然水中这些物质有碳酸氢根、一氧化碳、氢氧根等,其余的物质含量一般很少,而氢氧根构成的碱度也很少,可以忽略,淡水一般含硼很少,也可以忽略。天然淡水的碱度主要由碳酸氢根碱度和碳酸根碱度构成;而海水的碱度主要由碳酸氢根碱度、碳酸根碱度和硼酸盐碱度构成。 水的碱度受水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发生变化。对于生物密度很大的室外养鱼池,还会有周期性的昼夜变化。 当光合作用速率超过呼吸作用速率时,水的碱度、硬度下降,pH上升。当呼吸作用速率超过光合作用速率时,水的碱度、硬度上升,pH下降。如果水中钙离子含量不足,这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不会引起碱度、硬度的变化,只是碱度的组成及pH有相应的变化。 一、碱度可以降低重金属的毒性。重金属一般是游离的离子态毒性较大。重金属离子能与水中的碳酸盐形成络离子,甚至生成沉淀,使游离金属离子的浓度降低。在用重金属防治鱼病时要注意重金属的用量与水体的碱度有关。碱度大,重金属的药效就会降低。 二、高碱度的水体对养殖鱼类具有毒性。当碱度足够高时,钙离子、镁离子形成碳酸盐沉淀,硬度下降,水质类型转化为碳酸盐类钠组型水,这种水体对鱼类具有毒性。 例如内蒙古的达里诺尔湖,离子总量5.6g/L,总碱度44.5mmol/L,Ca2+为0.14mmol/L,镁离子为1.0mmol/L,pH为9.5,在湖内的经济鱼类只有瓦氏雅罗鱼及卿。鲤在这种水中仅能存活数天,梭鱼和鲢、白只能存活数小时。一些经济鱼类对高碱度的耐受能力大致有如下顺序:青海湖裸鲤>瓦氏雅罗鱼>鲫>丁>尼罗罗非鱼>鲤>草鱼>鳙、鲢。 三、碱度可以调节二氧化碳的产耗关系、稳定水的pH。高碱度对鱼类的致死作用与水体的pH有关。实验表明,在一定的pH条件下,碱度越高,对鱼的致死作用越大;而当碱度一定时,pH越高的水体,对鱼的致死作用也越大。高碱度水体对鱼类的毒性与pH有关,可以推测高碱度致毒是一种综合效应。碳酸盐碱度的毒性在盐碱地的渔业开发利用中要特别注意。因为这类地区水的碱度容易升高,对养殖水生生物产生危害。 养殖用水碱度可以通过施加鱼康高纯氧化钙等增加水的碱度,还可同时补充水的硬度。 部分参考文献:水产养殖生态学 |
|
来自: 新用户5488A7GH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