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多年痛风频繁发作怎么办?解读首都国医名师房定亚治疗痛风经验

 栖凤轩2013 2021-12-21
文章图片1

首都国医名师房定亚治痛风,以专方为主;病因以脾肾亏虚为主,且贯穿始终

房定亚,坐标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名医堂、主任医师、博士后导师,从事内科临床教研临床近60年,形成了一到独特的中医诊疗办法。

房定亚教授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时,常用专方治疗。房老对痛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强调脾肾虚弱为本,脾失健运升清降浊失司,肾失气化则分清泌浊异常,二脏功能紊乱导致人体水液不能正常运化蒸腾,从而痰浊热毒内生,痹阻于关节、骨骼、经络,从而导致血行不畅,血滞为瘀,痰瘀互阻而成为痛风之病。

而痛风的发生原因,高尿酸血症是湿浊之毒,高尿酸实际上属于痰、瘀、浊、毒等病理产物,而且病理在于脏腑运化功能受阻而使湿浊等代谢产物堆积,所以利湿泄浊就成为痛风治疗的重要手段。

痛风疾病的发生,以脾肾亏虚为本,但湿浊内盛为主要病机。

脾失健运,脾胃之升清浊降失司;或者痛风反复发作,尿酸持续升高,结晶沉淀入肾;或年迈肾衰,肾气不化,分清泌浊功能无权,都可以导致湿浊内生,久蕴不解,酿生成尿酸浊毒,蕴久化热生痰,痰凝瘀滞经脉、骨节,这个时候,如果偶遇劳倦过度,或七情内伤,或者酗酒食伤,或关节外伤,或复感风寒湿邪而诱发为痛风发作。

总体看来,痛风之病,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痰瘀浊毒阻塞经脉、骨节为标,属于本虚标实之证。

而十年老痛风,反复发作,则主要以脾肾亏虚为本,浊毒痹阻经脉、骨节为标,治疗上应该标本兼顾,以健脾补肾、利湿泄浊为治疗大法,辅以化痰、通络。

但痛风之病,究其根本,则终会出现脾失健运,清浊代谢失常为本,湿邪浊毒瘀阻经络为标。从而,脾肾虚弱、浊毒内蕴、痰瘀互结贯穿了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始终。

首都国医名师房定亚:痛风发作如何辩证分期治疗

1.痛风急性期发作:

痛风急性期发作,主要以关节红肿热痛为主要特征,关节屈伸不利,活动受限,而且经常多发于下肢负重关节,特别是第一跖趾关节和趾间关节居多。常可伴有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为特征。

痛风急性期主要以湿热、痰浊、浊毒痹阻经脉、流注于关节为主,病情急骤发作期重。依据痛风“急则治其标”的原则,中医治疗上常以祛邪为主,重在清热解毒、利湿泄浊、化瘀通络为主。

方用泄浊化瘀痛痹汤(暂命名),组方由葛根、土茯苓、威灵仙、汉防己、苍术、黄柏、马齿苋、生石膏、知母、桂枝、生甘草等组成。

2.痛风间歇期或缓和期治疗:

痛风急性期症状缓解进入间歇期或缓和期后,关节症状消失,伴或不伴有关节功能障碍或关节畸形,但常伴有食欲下降,肢体乏力,腰膝酸软。舌暗或淡或有瘀点或瘀斑。苔白腻或黄腻,脉滑。

事实上,痛风进入间歇期或缓和期,痛风的病势逐渐趋于平缓,这个时候有充分的时间对患者机体气化功能失调进行调理,以达到标本兼治。

这个时期,患者以脾虚湿盛、肾虚、痰瘀互阻为主,在急性期清热除湿用药基础上配以补益脾肾的药物,以达到改善体质,增强身体对代谢紊乱的改正和提升。常用方剂为健脾滋肾泄浊痛痹方,组方由葛根、土茯苓、滑石、威灵仙、汉防己、苍术、黄柏、马齿苋、川牛膝、茯苓、山慈菇、百合、萆薢等组成。

对于老痛风患者,可以在上述方药基础上,配以清宫寿桃丸补脾肾以治本。对于久病湿毒滞留血中,痰瘀互结,痹阻经络而导致关节剧痛或关节畸形者,可以合用血府逐瘀汤治之。


#2021加油带头人#,姜医生在2022年有个愿望,想招募1000位多年痛风患者和我一起正确降尿酸远离痛风桎梏,可以一对一解答。想报名的可私信留言。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尿酸不再高,痛风不会犯,远离肾和尿结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