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2月21日 王守仁在学术思想方面继承宋代大家陆九渊,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王阳明的思想一出世,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就连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也曾断言:21世纪是王守仁的世纪。他的心学最高概括: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的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基本思想的单个精华: 9、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10、一个真实的自我可以让人有效地应对真实的世界,从而完整地把握世界。一切皆因思想而异。如欲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如欲改变自己,首先磨炼内心。 11、没有一劳永逸的制度,制度是有保质期的,只有不断地修补、革新,才能保证社会机器的良好运转。改革固然会伤及既得利益团体,固然会出现波折动荡,但不改则必死无疑。 12、书本上那些堂而皇之的价值观,言之凿凿的成功秘诀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的真实需求。 13、其实,无论是在思想的影响还是在事功的建立上,曾国藩都稍逊其偶像王阳明一筹。 14、在这片废土之上,一眼望去,黑夜漫无边际。从失望到绝望乃至无望的世人不禁想问:尚有光明之可能乎? 15、不能等别人为你铺好路,而是要自己去走、去犯错,最后创造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16、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17、心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主宰,安身立命的根据,衡量是非的标准。天地间诸事诸物,举凡纲常伦理,言行举止,成败荣辱,皆不出于我心。 18、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19、文官带兵怕就怕纸上谈兵,懂兵法而不懂实战,酿成袁崇焕式的悲剧。事实上兵部上下那么多官员里,长期以来最不缺的就是高谈阔论之徒。 20、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21、一个人对了,一个国家就对了。你是什么样,社会就是什么样。 22、在神州这片土地上,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扬才露己向来招人忌恨。 23、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24、是非,不用从学者的讲学中去区分,只需从自己的内心去辨别。 25、道理人人会讲,诸子百家各有用武之地,但不从心上用力,砥砺出不偏不倚、动转得势的强大心灵,即使做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动作也会走形。毕竟相由心生,情随事迁。 26、圣人这个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唯一达成共识的是,这是个操作性不高且吃力不讨好的职业,古往今来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可以算作圣人外,就剩下若干疯子神经病自称实现了这一理想。 27、的确,生命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拒绝庸俗,能够灿烂奔放,但也可以在随波逐流中丧失任何意义,成为行尸走肉。 28、首先,心即理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其次,炼心的目的也不是成为圣贤一了百了。阳明心学是一种信仰哲学,而信仰只有被实践时才有意义。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