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胸痹一例

 福深慧远 2021-12-21
【一般资料】 女性,73岁,农民 【主诉】 心前区疼痛不适1月。 【现病史】 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疼痛不适,胸部呈烧灼憋闷感,该患者形体肥胖,肢体沉重,每次遇阴雨天,病情容易发作,平时经常感觉乏力,纳呆,在当地未予特殊处理,上述症状持续存在无缓解,为求明确诊治故来我院;现症见:心前区阵发性疼痛,胸闷,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濡滑。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尚可,饮食差,睡眠尚可,大便干结,小便未见异常。 【既往史】 既往'糖尿病'病史10余年,平时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自诉近期血糖水平控制较差,'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高血压180/110mmHg,平时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氯沙坦钾片',自诉血压控制尚可,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药、食物'过敏史,否认重大手术及外伤史,否认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 生于原籍,无外地长期居住史,无毒物接触史,生活无特殊嗜好。 【查体】 T:36.7℃ ,P:73次/分,R:19次/分,BP:120/70/mmhg。T:36.7℃ BP:120/70mmHg 神志清,精神尚可,自动**,查体合作。双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73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及肿大,叩鼓音,肠鸣音正常。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双侧Babinski征(-)。 【辅助检查】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P波增宽 T波低平; 【初步诊断】 胸痹 痰浊闭阻 【诊断依据】 患者老年女性,脾胃运化失司,聚湿成痰,上犯心胸清旷之区,清阳不展,气机不畅,心脉闭阻,故见胸痛,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濡滑,为痰浊闭阻之征。总之本病属中医'胸痹'范畴,证属痰浊闭阻。 【鉴别诊断】 ①悬饮:悬饮、胸痹均有胸痛,但胸痛为当胸闷痛,并向左肩、左臂内侧等部位放射,多因受寒、饱餐、情绪激动、劳累而突然发作,历时短暂,休息或用药后得以缓解;悬饮为胸胁胀痛,持续不解,多伴有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肋间饱满,并有咳嗽、咳痰等肺系症候;②胃脘痛:胸痹之不典型者可表现为胃脘部剧痛,故易混淆。但胸痹以闷痛、绞痛为主,为时较短,虽可与饮食有关,但休息、服药常可缓解;胃脘痛与饮食相关,以胀痛为主,局部有压痛,持续时间较长,常伴有嗳气、噪杂、泛酸等胃部症状;③奔豚:奔豚发作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发于小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称之肾积,'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鉴别要点: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奔豚乃上下逆冲,发自少腹。 【诊治经过】 中医给予通阳泄浊,豁痰开结,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具体如下: 瓜蒌20克 薤白10克 半夏10克 厚朴10克 枳实10克 茯苓10克 桂枝9克 细辛3克 干姜6克 甘草3克 胆南星10克 石菖蒲10克 桃仁10克 大黄6克 上方加水500毫升,水煎30分钟,取汁100毫升,二煎加水250毫升,煎20分钟,取汁100毫升,五副。每付分为两袋,每天一付,早晨饭后口服一袋,晚上饭后口服一袋,口服5天后就诊。 【临床诊断】 胸痹 痰浊闭阻 【分析总结】 《金匮要略》中讲,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根据该患者的症状,形体肥胖,肢体沉重,以及舌苔、脉象,可以判断该患者为中医中的胸痹这一疾病,并且属于痰浊痹阻证型,所以应用中医的经典方剂瓜蒌薤白半夏汤来加减治疗,瓜蒌,薤白,半夏可以通阳行气,枳实,茯苓,厚朴,干姜,胆南星,石菖蒲,细辛可以起到健脾益气,豁痰开窍的作用;由于该患者平时大便干结,大便数日一行,所以加用桃仁,大黄以活血化瘀通便。嘱患者平时注意保暖,规律休息,口服该方药5剂后复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