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64

 dzlbs 2021-12-21

264、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我们先说说“中风”。太阳病的时候我们学习过中风以及伤寒——桂枝汤证是太阳中风,麻黄汤证是太阳伤寒,这不是指病家真正的受到了风邪或者寒邪的影响,而是两者对比而言,麻黄汤证无汗出、脉紧,这是病证偏阴的,桂枝汤证有汗出、脉缓,这是偏阳的,正好符合风性偏阳、寒性偏阴的特质,两者相互比较才确定的中风与伤寒。

少阳中风也是如此——在少阳病里面,偏于阳性的那一类,我们就定义为了少阳中风。少阳中风时,病家的脉证表现就是“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

少阳病的共性是口苦、咽干、目眩,因为偏于阳性了,少阳病的火热相对增多了,所以“目眩”成了“目赤”,也就是眼睛都发红了;不仅仅“口苦、咽干”,甚至出现了“两耳无所闻”,也就是火热进一步上炎,影响了耳朵,出现了耳鸣或者耳朵发闷等,从而听不到正常的声音;同时有严重的胸中胀满、心烦等。

这都是阳明病火热明显的表现,应该使用柴胡类方剂和解治疗,不能采用吐下疗法,吐下疗法都是针对有形实邪的,此时是气机郁闭于半表半里的疾病,妄用吐下,就会损伤正气,从而有心悸、心惊等虚弱性症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