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贾政教子为何要勒死宝玉动了杀心红楼里面,有一个著名情节是贾政痛打宝玉,是红楼剧情的一个高潮。很多人都知道是贾政对宝玉的管教,对此的细节却读的不够。在细节上不光打得狠,贾政更是“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说着,便要绳索来勒死。”带过孩子的人,子女不读书可气,情绪失控而痛揍的情况不少,那都是恨铁不成钢,绝对还是想要为了孩子好,不是要孩子的命,就算是暴打,可能有失手打死的情况,绝对不会去找绳子去勒死,上绳子就有要杀死的故意,不是失手了,性质已经彻底不同。贾政不光是嘴说,原著里面还主动行动去要绳索,虎毒不食子啊。 很多人说宝玉与蒋玉涵的事情关系到忠顺王府,忠顺王是贾家的政敌,所以是大事情,但真的是对贾府政敌,反而是教训归教训,也要自挺和维护儿子。而且不管前情如何,此事宝玉的应对,在长史面前,还是得当的,宝玉说:“大人既知他的底细,如何连他置买房舍这样大事倒不晓得了?听得说他如今在东郊离城二十里有个什么紫檀堡,他在那里置了几亩田地几间房舍。想是在那里也未可知。”宝玉对答言外之意,就是王府的人你们自己没有管好,该知道的都不知道。虽然结交优伶不好好读书确实该打,但不至于要打死勒死。有人分析是因为得罪王府会对贾家有灭顶之灾,所以贾政想要勒死宝玉,就更不靠谱。宝玉的姐姐元春也是皇上的贵妃呢,宝玉是皇帝的小舅子,忠顺老王爷年龄应当比皇帝大很多,皇叔辈比较合理。古代社会皇叔与皇帝小舅子到底谁厉害都不好说,决不是王爷一方具有压倒性优势,非原则性问题得罪王爷也不是死结死仇。此时当王爷的,对皇帝小舅子也要悠着点的,做事肯定留有余地,且宝玉已经告诉了王府长史有关琪官的行踪,已经服软了,王爷就应当非常满足了。按照红楼书中的描述,贾政要勒死宝玉,可不光是气话,他真的动手找绳子去了,用绳子勒显然已经超过了正常管教儿子的限度。 古代的父亲要对儿子起了杀心,只有两种情况,一个是江山,一个是美人。连为了财物都不可能,因为财物以后就是要留给儿子的。可以看看类似的盗墓规则,为何是先儿子下去?原因就是儿子可能不救老子,老子不会不管儿子。江山的事情,皇家就是皇权的争夺,普通人家就是可能导致灭族谋反大祸,不得已被迫的,否则就算孩子死罪家族要大义灭亲,也是交给官府处理不会自己动手。前面对忠顺王的事情已经分析了,因为江山的层面不可能。贾政对宝玉要绳子勒死,根本不可能是因为宝玉学习不努力、还有结交优伶得罪忠顺王等等的事情,只能是为了美人。也就是金钏之死与宝玉挨打,背后还有更深的原因。 在红楼里面,贾赦都有多个年轻的侍妾,后来还要娶鸳鸯,不成还买了妙龄的嫣红,而贾政则只有两个妾,同时这两个妾都已经是半老徐娘了。当时赵姨娘已经有两个十来岁的孩子了,古代早已经人老色衰,贾政想再要一个年轻的美妾,在王夫人房内去找,非常符合人之常情的事情。贾政应当看上金钏,与贾赦看上鸳鸯一样。贾赦看上鸳鸯还要贾母等同意,邢夫人也亲自帮助贾赦。但王夫人对贾政的妒意太强了,金钏给不给贾政收房,由王夫人决定就可以了。 再注意一下金钏死后的情节发展,仔细体会也非常有意思,贾环让故事发酵了,书中是这样写的: 撞到了金钏儿之死的贾环带着一群家人小厮乱跑,一头撞在了父亲贾政怀里,贾政怒气冲冲的喝令小厮:“快打!快打!”贾环见他父亲盛怒,便乘机说道:“方才原不曾跑,因从那井边一过,那井里淹死了一个丫头……我母亲告诉我说,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那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 从这一段看,首先若是说“强奸未遂”,既然是未遂,那么金钏名节未失,所谓金钏为了名节而死并不成立。就如贾赦威逼鸳鸯,没有与鸳鸯干了啥,鸳鸯的名节也不受影响。古代是讲礼不下庶人,也就是对奴婢而言,没有那么严格的名节要求。更进一步的是:大家都知道贾环和赵姨娘一直都是有机会就要诋毁宝玉和王夫人的,这一次为何不说是私通被捉奸或者强奸导致呢?金钏与宝玉调情被打,说成有私通不过分啊!原因就是在当时伦理道德状态,少爷搞了丫鬟或者强奸了丫鬟、打了丫鬟,都不是大事情,而说成强奸未遂,金钏根本不想与宝玉干那个事情,左右舆论和枕边黑状告王夫人因为嫉妒逼死金钏,反而在老爷贾政心中,最能够打击宝玉和王夫人了。而且王夫人发怒金钏让宝玉找环哥和彩云,本身就带有嫉妒不假。贾政看上金钏想要金钏,赵姨娘应当知道,甚至王夫人以金钏与宝玉有染而拒绝贾政,在枕边贾政也可以告诉赵姨娘,因此说宝玉是强奸未遂,那可是精准打击。 很多评论说金钏之死,是流言蜚语杀死她,在豪门贾府是逻辑不通。因为赵姨娘和贾环真的要散布谣言流言,不光攻击的是金钏,也是攻击的王夫人和宝玉,对宝玉也是流言。若真的如此,流言伤害了宝玉,反而王夫人要保金钏了!流言就会反转。赶走金钏可以,再召回来也可以!因此搞一个强奸未遂,才是奥妙!未遂对金钏没有名节问题,为什么她去死了?金钏之死,对王夫人可能有的影响,就是嫉妒问题。赵姨娘和贾环,应当是在金钏死后散布的强奸未遂之谣言,暗指的就是宝玉想占喜欢老爷的丫鬟和王夫人的嫉妒,把老爷贾政喜欢的小美女金钏给逼死了。 古代的潜规则夫人的内房丫头当姨娘,可能不光是少爷的姨娘,也可以是老爷的姨娘!在老爷的视角下,少爷要干她不愿意,就是想要跟着老爷的!或者说内房漂亮丫头的命运有潜规则,不是少爷的就是老爷的,在当时是所有人都心里明白的潜规则。而且夫人如果不想把自己的内房丫头给老爷,能够提得出来的理由,就是这个丫头已经是儿子的了,父子不能越礼。父子不搞同一个女人不能乱伦,按照《大明律·户部婚姻章》,是要被杖刑的行为。所以贾政眼里,丫头死活不跟宝玉的唯一合理理由,就是丫头想要跟老爷,要当老爷的姨娘。金钏要仿照的是赵姨娘,她与儿子没有事,自己被王夫人骗了。因为王夫人的嫉妒,金钏给王夫人赶走逼死了。贾政想收金钏当姨娘的想法,甚至在枕间赵姨娘都知道,因此赵姨娘教给贾环的说法,才是他们的利益最大化。真的打死了宝玉,赵姨娘就因有唯一儿子贾环,地位提升了,贾环也地位提升了。 贾环编的金钏死因故事,在贾政眼中,金钏是拼死拒绝宝玉,为何会这样?只有是想要当老爷的姨娘才是合理解释。而且平时在王夫人房内,可能贾政早就对金钏摸一把和打情骂俏了。贾政想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小美女,内心也想着自己,竟然被儿子给逼死了,再想到以往王夫人的强势和委屈,贾政的情绪积累到了火山爆发。再看贾政的反应是:“我家从无这样事情,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若外人知道,祖宗颜面何在?” 细品这话,贾政实心里是漂亮的小美女自己没有吃着,太可惜了!儿子不孝与老子抢女人,祖宗的颜面何在?就如后来贾赦搞不到鸳鸯,各种的表现也是非常失态。所以到这里,就可以知道后面贾政对宝玉的一顿胖揍是少不了了。贾政打宝玉,发泄内心的情绪,把老子的女人搞死了,才是关键,为了女人可以杀儿子。再看书中后面打宝玉的时候,王夫人一进房来,贾政更如火上浇油一般,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为何王夫人一来,贾政就如火上浇油?就是金钏之事,贾政对王夫人的怒火的总爆发,王家势大他打不了王夫人,但打宝玉让王夫人有痛不欲生的样子,贾政有心理满足。贾政打宝玉,在发泄对王夫人没有让他收房金钏的不满。很多读者说贾政为了一个女人,与儿子不至于如此,但红楼里面讲宁国府聚麀,怎么就可以认可呢?自古为了妃子杀儿子的皇帝可不少,贾府里面应当也都差不多。 为了女人让男人冲动起来,就会没有理智。贾政的不满情绪已经完全失控,冲动到了要把宝玉杀死的地步了:“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说着,便要绳索来勒死。”要用绳索勒死宝玉举动,已经超出正常范围,不仅宝玉不爱读书不至于,纵然有王府来告状,仅仅是蒋玉涵的事情,也不至于要勒死的地步。啥是“已不孝”?注意这句话同时出现不肖和不孝,两个词语有细节区别,前面王府公开被告状之事叫做不肖,强占想要当父亲姨娘的女人金钏,才叫做不孝。贾政平时惧内,在荣国府内压抑日久,得到了一次内心怨气的总发泄。想一下家长打孩子,再生气也不会用绳子的勒的,就算失手打死也是意外和过失,上绳子是故意要杀人了。 看看第七十五回贾政说的惧内给夫人舔脚的冷段子,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也是被王夫人给嫁了出去,没有让贾政收房。王夫人的悍妒很强,一个陪房都没有给贾政。贾政的赵姨娘和周姨娘,都已经人老色衰,哥哥贾赦身边却“老爷如今上了年纪,作什么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放在屋里(见第四十六回)”,还重金买了十七岁的嫣红。贾政所发泄的,就是对王夫人的不满,贾政红学研究对他的“假正经”的人品是都认可的。王夫人也知道贾政往死里打宝玉是针对她,“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王夫人当然知道贾政对金钏的心思,她赶走金钏,没有想到金钏去死,也没有想到贾政会情绪失控到了要宝玉命的地步。古代可不是现在一夫一妻的思维标准,凤姐嫉妒心强,还让贾琏收房了平儿呢。 金钏本来是王夫人的首席大丫鬟,能够给王夫人捶腿,这个是地位的象征,早期王夫人出门都带着金钏。因此王夫人打金钏赶他走,再体会一下王夫人说的那句:“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宝玉还没有订婚,当老母的王夫人会把儿子叫做“爷们”吗?应当是“少爷”“公子”“哥儿”之类的称呼才对。“都”字背后,应当是多个人不是宝玉一个人才对。还有当时情节进程金钏明摆着对宝玉的挑逗是在推诿,为何金钏却是“小娼妇”?很多读者说王夫人是双重标准才这样,不过这应当是没有读懂深入的内涵。在红楼里面,宝玉到处吃丫鬟的嘴上胭脂,其实就是非常公开的亲嘴儿,王夫人对此也知道,也没有丫鬟被当作是娼妇。王夫人骂她娼妇,恰恰是因为金钏拒绝。除了金钏让宝玉找彩云和贾环,是犯了戒的事情,还有一层,就是王夫人认为贾政与金钏有染,所以金钏对自己的儿子的调情才是拒绝的,把儿子引导到去找彩云和贾环。所以金钏才是“小娼妇”,勾引贾政也是王夫人最恨的事情了。贾政才是王夫人嘴里的“爷们”都教坏,都字可能还有是指贾环,反而王夫人的心肝贾宝玉是好孩子。再加上前面那句让宝玉找环哥和彩云,给王夫人感觉是金钏与赵姨娘都混到一起伺候贾政了,肯定要赶走金钏。王夫人当时借机赶走金钏,就是嫉妒不让贾政收房金钏。就如现在家里有一个漂亮保姆男主人惦记,女主人也是不放心,想要找茬赶走啊!贾政对金钏“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那句话的感受和态度,又是另外的样子了。 同样的,对金钏的死,书中王夫人公开的表态:“前儿他把我一样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这里的逻辑,王夫人为何不说金钏勾引宝玉啥的?为何不说那些“无耻之事”?因为宝玉调情金钏,或者金钏引诱宝玉,丫鬟与主子有情,本身不叫事儿!贾府给公子配通房丫头住在少爷屋内,就是让丫头满足少爷性饥渴,前面第二十三回金钏就是当着众人,公开叫宝玉来“吃她嘴上的胭脂”。王夫人以前可能就拿“宝玉已经占了”来搪塞贾政想要收房金钏当姨娘,根本不存在“勾引”宝玉一说!而金钏说与彩云、贾环等等的事情,在贾政看来,兄弟和睦可以搞一个丫鬟不叫事情,古代的妾,都可以赠送朋友。因此在过去的年代,在老爹的眼里,也不叫事情,甚至希望两房的孩子能够走得近一些,两房的矛盾不要太尖锐。至于王夫人可能认为赵姨娘身边的人很脏和贾环脏不能沾染了宝玉,贾政可不会这样认为,还会认为是王夫人的嫉妒。王夫人的“岂不是我的罪过”这句话,已经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感到了贾政会要发飙,贾政想要的小美女没了,肯定要有风暴。 贾母也看得很清楚,书中贾母便冷笑道:“你也不必和我使性子赌气的。你的儿子,我也不该管你打不打。我猜着你也厌烦我们娘儿们。不如我们赶早儿离了你,大家干净!”贾母清楚知道背后事情,贾政不是因为儿子,而是贾政对女人的事情“使性子赌气”,“厌烦我们娘儿们”,在这时候,贾母还是要维护一下王夫人,正妻地位还要保,再怎么算,家族要和谐,不能为了一个丫鬟侍妾的撕破脸,乱了纲常。贾家与王家的联姻关系,有家族重大利益所在。贾母的表态,立即打中了贾政心态当中的要害,贾政也就蔫了下去。贾政听说,忙叩头哭道:“母亲如此说,贾政无立足之地。”贾母冷笑道:“你分明使我无立足之地,你反说起你来!只是我们回去了,你心里干净,看有谁来许你打。”贾政的这一次教子,就是内心多年的怨气的发泄,注意贾母一直在“冷笑”着,为何贾母不是着急生气而是冷笑?为何贾母说“你心里干净”,当妈的对儿子的小九九清楚得很,知道贾政心里说不出来的不干净想法是什么。 最后薛宝钗的话看似冷酷,其实也是给各方一个台阶和面子,宝钗的情商很高:“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细品还是有味道的。很多人说她这一段的言辞冷漠,后来宝钗把衣服给死人装裹很不吉祥,她对金钏也是很体贴的表现。宝钗的话是给王夫人台阶下,为什么进屋没有人才说,就是教王夫人怎么回复贾政的进一步责问。对赵姨娘甩过来的“嫉妒金钏想当老爷姨娘把她逼死”的锅,王夫人背不起,嫉妒是七出之一,必须甩锅。并且薛宝钗为何说金钏是糊涂人?已经暗指是金钏房内政治做错,所导致的结果了。 现在人看文学作品,夹杂当代的伦理道德和情感,与古代成书之时,变化很大。看古代小说,也是理解古代社会的一个镜子,以古代的社会伦理去理解分析一下,虽然有些残酷,却有历史需要。贾政的对宝玉的发飙,情绪失控下狠手要勒死,背后都是因为女人的事情。现在夫妻教育孩子,很多教育失败,也是与夫妻感情问题关系很大。当家长的管教孩子,不能夹带夫妻之间的怨气。 |
|
来自: 道就是爱 > 《《红楼梦》张捷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