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友敬医案(五)

 一个大树 2021-12-21

七、解毒排脓法为主治愈肺痈一例

蔡某,男,53岁。初诊∶197294日。

主诉及病史∶患者因发热、胸闷、咳脓腥痰月余,干1972822日住院。经X线检查,诊断为多发性肺脓疡。经注射、口服多种抗生素,发热仍不退,咳嗽、胸闷、咯腥臭脓痰。干197294日请蔡老会诊。

诊查;患者咳嗽胸闷,咳出脓痰腥臭,发热口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淡红T。苔黄腻,脉数有力。

辨证;此乃外感风热病毒,熏蒸干肺,蓄热内蕴,肺受热灼,气失清肃,热郁血结成痛。治法∶因体实邪盛,可专用清热解毒,化瘀排脓之品。

处方;白花蛇舌草30g毛大丁草15g鱼腥草15g白桔梗15g三桠苦15g山芝麻10g

二诊96日。药尽2剂,咳嗽较减,发热稍退,胸闷尚存,舌脉如前,拟上法加减。上方加桃仁10g、苇茎15g、生苡仁30g、冬瓜仁10g,服2剂。

三诊98日。发热已退,胸闷大减,咳吐腥臭脓痰已稀。苔黄腻较退。再服上方药,每日1剂。

918日胸透∶右中部、左上部有斑点状影,境界尚清。上方药服至923日,基本痊愈出院。

【按语】中医学认为肺痈的主要原因,为蓄热郁肺,血瘀成,痈,故用清热解毒、化瘀排脓之法。此例住院1O余天,单用抗生素疗效不显,后加服中药迅速获效。根据现代,药理研究,桔梗为强有力的皂素祛痰药,肺痈已成,用之可加速排脓。白花蛇舌草、鱼腥草、三桠苦、山芝麻、毛。大丁草等清热解毒之品,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因此用以抗菌消炎,可收到较好疗效。

八、大柴胡汤治愈急性腹痛一例

黄某,女,16岁。初诊∶197759日。

主诉及病史∶患者经常绕脐疼痛,于县医院检查为肠道蛔虫感染。前两天服驱虫药后,腹痛加剧,至今未缓解。病情逐渐加重而于197758日急诊住院。现腹部疼痛甚剧,呈阵发性,痛时四肢厥冷,全身出汗,食入即吐,伴有恶心、寒热往来,大便3天不通,未排气,小便短赤。西医诊断为"蛔虫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经治疗症状未缓解,于197759日请蔡老会诊。

诊查∶症同上述。香其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辨证∶病属虫积,由于积久化热,热邪结于少阳阳明。治法∶治宜和解少阳,兼清阳明,佐以安蛔止痛。

处方∶生大黄10g北柴胡10g淡黄芩10g江枳实10g清半夏10g生白芍12g乌梅肉30g制川朴6g生姜3片大枣6

二诊;511日。服药2剂后排气、便通,腹胀腹痛基本消失。恶心呕吐亦除,寒热已退,能进少量稀饭,但胃脱胀满纳差。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少阳已解,内热亦除,但素体脾胃虚弱,故宜健运脾胃,以善其后。用异功散加减。

处方∶潞党参15g炒白术10g云茯苓10g制陈皮6g生甘草3g药后用西药驱虫,痊愈出院。

【按语】蛔虫性肠梗阻,属于中医学的虫积腹痛范畴。蛔虫性喜团聚,又好钻窜,聚而成团,阻塞肠中,格塞不通,不通则痛。虫安则痛止,故腹痛时发时止,蛔虫上扰则食入即吐,虫积久而化热,热邪内结少阳则寒热往来,结于阳明则大便秘结。蔡老针对本证病机,认为是虫积引起热邪蕴结少阳阳明,故用大柴胡汤加减,以外解少阳,内清阳明,再加乌梅以安蛔止痛。因辨证准确,故一剂知,二剂已。但患者素体脾胃虚弱,故用异功散健运脾胃,以善其后。再用西药驱虫,以除其根。

【编者评注】大柴胡汤源自《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用于治疗少阳病兼阳明病,近代临床每用以治疗急性胃肠炎、痢疾、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胰腺炎等。西医病种虽多种多样,但只要出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下痞硬、大便秘结、郁郁微烦诸症,即可异病而同治,投以大柴胡汤类。蔡老熟谙此道,有所发挥。本例虽以腹痛剧烈、痛甚四肢厥冷等为,主症,属"蛔厥"病,然寒热往来、大便不通诸症,提示邪气结于少阳阳明,治当和解少阳,内泻热结。妙在究本澄源,辨证论治,不是见虫治虫,因而根除甚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