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惠伯医案(七)

 一个大树 2021-12-21

十一、温补牌肾、化气行水法治愈虚劳一例

王某,女,40岁。

初诊1963 4 月。

主诉及病史∶患肾病十余年,反复发病。查血∶胆固醇 560mg%,血色素 3g%,红细胞 160/mm3,白细胞 3200/mm3,非蛋白氮112mg%。尿检;蛋白(+++),红细胞少许,颗粒管型(++),蜡状管型(+)。西医诊断∶①肾病;②尿毒症。曾用激素、苯丙酸诺龙、环磷酰胺、利尿剂等。经治几月效果不明显,邀余会诊治疗。

诊查∶颜面灰白晦滞,全身浮肿,畏寒,眩晕耳聋,经闭,脱发,便溏,尿少,时而恶心,食欲不振,舌质淡,脉沉细。

辨证∶属于脾肾阳虚,精血亏损。

治法∶宜温补脾肾,益气利水。仿金匮肾气丸加味。

处方∶熟地15g 山药 15g 枣皮 10g 丹皮 6g 茯苓 10g 泽泻10g 附片 10g 肉桂 4g 黄芪 20g 白术 12g 干姜10g大枣 20g

二诊;服上方药 10 剂,各症均有好转;但因近日感冒,低热、汗多、身痛、咳嗽。改用益气固表,调和营卫。拟玉屏风散、桂枝汤合方。

处方;黄芪 20g 防风 10g白术 15g桂枝10g白芍 10g生姜3 片 大枣 20g另服桑菊片。

三诊;患者感冒好后,脾肾阳虚症状又较突出,仍用金匮肾气丸,与玉屏风散合方。

处方;黄芪 20g 防风 10g 白术 15g大枣 20g 熟地 12g 山药 15g 枣皮 10g丹皮6g 茯苓 10g 泽泻 10g 肉桂 5g 附片 10g

另用∶红参 30g、鹿茸 20g、胎盘 2 具研末,早晚服 3g。配合输血多次。

四诊∶坚持上法治疗,病情大有起色,感冒次数亦减少。仿右归丸加味,以温肾阳,补精血,补火生土。

处方∶熟地 30g 山药 30g 枣皮 30g 菟丝 30g 鹿角胶 30g 仙茅 30g 淫羊藿 30g肉桂 15g 附片 20g 肉豆蔻 15g 五味子 30g 红参 30g 鹿茸粉 30g胎盘 3

上药为末蜜丸,每服 5g,日 3 次。另服龟鹿二仙胶丸。

患者经过 8 个月治疗,病情小反复十余次,均经中西医结合处理,症状基本消失,精神好转,返家调理。出院时化验∶红细胞 360 /mm3,血色素 6g%,胆固醇 220mg%,尿素氮 46mg%。尿检∶蛋白(十),管型少许。

患者于 4 年后来我院复香,证实肾功能基本恢复,恢复工作已 2 年。

【按语】本案属于脾肾两虚,精血亏损,火不生土,阴阳两亏。肾藏精生髓,主人体生长发育。精血互生,肾精不足,故患者出现血亏之症,如贫血、经闭、脱发、耳聋等症;又因命门火衰,火不生土,故出现便溏、恶心、食欲不振。此病己属肾病后期,非用大补阴阳及血肉有情药物不能奏效(如龟鹿二仙胶、鹿茸、胎盘等),又结合西医输血及各种支持疗法,侥幸成功,亦云险矣。

十二、阳和汤合当归补血汤加虎挣散治愈截瘫一例

杨某,男,30岁。

主诉及病史∶参加抗美援朝住石洞年余。回国后,于 1955 年自觉腰背痛,时而缓解,按风湿医治,效果不佳。次年日益严重,疼痛加剧,劳动更甚,身体日益消瘦。经地区医院拍 X光片,胸五椎骨质病变,诊断为骨结核,服抗痨药 3 个月不效,且病情日益加重,下肢麻木,腰背痛更剧。采用石膏床治疗不到 1个月,两下肢麻痹,不能行动,继而排尿困难,必须用导尿管排尿,大便 10 余日不行,需经灌肠排便。延至 1957 年,病人求治于余。

诊查∶症见消瘦,下肢寒冷无知觉,肌肉有萎缩征象,食欲不振。舌质淡,脉细无力。

辨证∶一派寒湿凝滞,气血脾肾亏损证候。

治法;选用阳和汤、补阳还五汤加减,效果初不明显。遂广泛查阅资料,见《外科证治全生集》有祛风除湿散,专治手足不仁,骨勖麻木。药用制马钱子、附子、甲珠。同时《中医杂志》报道虎挣散治骨结核,遂将此二方加味用之。

处方一;制马钱子 30g附片(炒炮)30g甲珠 30g蕲蛇40g虎骨 20g蜈蚣 15 条共为末,分为 90包。一日 3 包,早中晚各服 1包。

处方二∶黄芪 30g 当归15g 麻黄 6g 鹿角胶 10g 白芥子 10g 肉苁蓉 30g 淫羊藿 15g 桂枝10g 白术 15g 炙甘草 6g干姜 10g

本方仿阳和汤加当归补血汤,温通经络补气血。重用肉苁蓉,既能补肾,又能润肠通便。白术益脾气,可治脾虚便秘。

上二方药服至半月,病人自觉有尿意时,能用力排尿,初仅点滴淋漓,后逐渐通畅,大便时亦有感觉。服药至 1个月,大小便能自己控制,不用导尿灌肠。

从增加虎挣散半月后,自觉下肢逐渐有感觉,至 1个月即能起立于床旁,沿床边活动。服

2 个月,能借助双杖行走。3 个月后,只需用单杖稍加助力即可行走。后期内服药还用过补阳还五汤,右归饮等方。半年后痊愈出院。

1958 年因过劳,病人又感腰背痛,下肢微麻木,来信求治。仍用前法,月余治愈。经几年观察,病未复发。

【按语】骨结核属干中医"流痰""骨疽""骨疫"等范畴。由于气血失调,筋骨不坚,满邪乘虚而入,督脉损伤,引起截瘫,故又以症状命名为"截瘫"。本案属骨引起截瘫,采用虎挣散加味治疗。该方以马钱子为主,此药通经络,强筋骨,治风湿痹,古方治瘫痪痿废多用之。西医认为马钱子含番木鳖碱,对神经系统作用较强,故对因神经损伤而致截瘫者有一定疗效。

阳和汤是治一切阴疽之主方,能温阳补血,散寒通滞,能化阴凝而布阳和。用补阳还五汤,意在补气活血化瘀,以恢复气血功能。

后期用温补肾精之右归饮,因肾主骨,骨质损伤者用之,能补肾以恢复骨之功能。

本例久罹痹证,内舍于肾而成骨痨,以致下肢痿躄不行,麻木肉削,二便不知,为临床之疑难重症。病虽属难治,并非无法无方。郑老先,生根据中医辨证,确定久病劳损,脾肾双虚为本,风湿阻络为标,采用标本兼顾,汤散并进,收效显著。但虎挣散中马钱子为大毒之品,用量以 0.51g 为宜,久服要注意防止中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