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步玉如医案(五)

 一个大树 2021-12-21

例二 清热导滞益气开阳法

李某,女,86 岁。

初诊;1985920日。

主诉及病史;素有外痔,大便燥秘,3 日未解;"甘油"通下后,大便稀溏,后重颇甚,排便不畅,复有稀水自肛门时时流出而不能自禁;纳物尚好。

诊查∶脉弦小,舌净。

辨证∶证属食滞郁热,阻于下焦,攻下之后,中气下陷。

治法∶拟清热导滞,益气升阳。

处方;太子参 15g 炙升麻 3g 川柴胡 6g 白术 10g 当归 20g 陈皮 10g 炙草8g木香 10g 槟榔 10g 莱菔子 10g 生槐实 10g 生地榆 10g

二诊;924 日。上方药服4剂,大便稀溏已缓,能够自禁,后重已除;痔疮稍收,只是胃中偶有烧灼。舌脉同前。得效不再更张,上方加尾连 5g、吴萸 6g,续进以资巩固。

【按语】此患者年迈,素有便秘,乃脾胃两弱、运化乏力、食滞内停所致。本当益气助运、消导理气,反施以通下润导之剂,故糟粕未行而正气已陷。稀水时下不能自禁乃正虚下陷,后重而排便不畅又显属食滞气阻。清升浊降,胃纳脾化本为脾胃自然之理,虽有分工而又相互为用,故食滞浊阻者则水谷不为精微,反成积滞,终使脾虚难运、清气不升;而脾虚运化乏力者,每致饮食迟化、积滞内停。方以补中益气汤,去黄芪之甘温壅补以益气升清;复以木香、槟榔、莱菔子消食导滞、理气通降;槐实、地榆以清热凉血,寓通于补,寓升于降,升降两用而相反相成,故效宏功彰。

八、温胆汤加减治愈眩晕一例

王某,男,52岁。初诊;19859 3 日。

主诉及病史∶平素胃脱胀满,胸闷不舒,嗳气时作,眠差多梦。近 10 天来,又见阵发头晕,恶心未吐,纳物尚可,二便俱调。

诊查;舌暗,苔黄腻,脉弦。血压∶110/60mmHg。他医曾投半夏白术天麻汤合连苏饮多剂,未见效验。

处方;茯苓 16g法夏 10g 陈皮 10g 甘草 10g枳壳 10g 竹茹 30g 生姜 10g荷叶 3g

二诊9 10 日。上方药进 7 剂,恶心已止,头晕大减,脘胀胸闷已缓,惟仍嗳气偶作,纳物颇好。黄苔已退,脉仍弦小。前法既效,毋庸更张。上方加枇杷叶 10g,继服 4 剂诸症除。

【按语】盖脾胃为升降之枢纽,今湿热中阻、气机失达、胃气不降,则脏胀、胸闷;经言"浊气在上,则生膜胀",此之谓也;甚或上逆故见呕恶、嗳气。脾运失健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微不升、清宫失养则为眩晕。舌苔、脉象亦均属湿热中阻、气失条达之象。所遣方药乃温胆汤加荷叶而成。方以陈皮、法夏燥湿化痰;获苓淡渗利湿;甘草甘以补脾;竹茹以清胃热;生姜和胃降逆,复制竹茹之寒凉;枳壳以通降胃气;荷叶善升发脾阳;诸药用之湿热得除、升降乃复、气机调畅,诸症遂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