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式国医案(三)

 一个大树 2021-12-21

五、麻黄汤加味治愈皮下虫症一例

1964年春令,一妇人年40余,来求诊病,自挽其袖,舒出一臂曰∶皮下有小疙瘩,有微痛,捏之则痒,两臂及背部、两腿前面均有之,西医诊断为皮下有囊虫,其妇怕开刀,不敢令治。余思此症在脉无可考。仅能依症状治之。

处方∶麻黄汤加苏子一两,青皮、陈皮、大腹皮各三钱。

煎服取汗。后多日来复诊,其告曰吃药见轻,吃到12剂捏之皮下核软矣,触之亦不痒。

【按语】皮下囊虫病是指皮下组织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皮下结节,与周围组织不粘连。本案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理论论治。寒邪阴凝,气血流行不畅,肺合皮,皮毛闭寒。故用麻黄温通发散,外可宣透皮毛腠理,内可深入积痰凝血,《神农本草经》有"坚积聚"的记载。桂枝温经活血通络。仁、苏子宣肺利气。青皮、陈皮、大腹皮疏理气机。

六、针刺会阳治愈腹泻危症一例

1946年,余在佳木斯自设诊所行医。初夏时,一农妇抱2岁男孩求诊。置儿桌上,解被视之,黑瘦如漆柴,哭无声,目不睁。其母曰;"无他病,只是泻肚,近2个月矣。"时同道李医名崇五,促余开会。余忙忙然以针点刺两会阳,儿尚知痛,大哭无泪。余不索针费。促其速去,妇即裹儿抱走。

3个月后,时至初秋,该妇又抱儿来,持礼物言谢。余已不识之矣。妇曰∶"汝不记上次治病不收针费之事乎?"余问儿病如何?妇将怀抱之儿放之地上,跑走如常。余大喜曰;"无意中救人一命。"妇曰∶"上次之来,谁家都不给治,全说不能活。先生竟救活他。"余问还另吃药否?曰不曾吃。

余初治其病时,见其危状,以为万无生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非意其必愈也。只针1次而竟得活,实出意外。针道其神乎哉。看来医之治病,凡属未死,均有幸生之望。后余反复思之,刺会阳以回其阳,而助其内热,则虚寒得补也。

【按语】本例针刺会阳穴治愈腹泻危症,确有"针通其神乎哉"。会阳为足太阳膀胱经穴,别名为利机,其部位在骶部长强穴外侧一寸五分,故治泄利不止、肠炎、痢疾等有显效。

七、四物汤加味治愈腹胀重症一例

余在长春和发同行应诊时,执事人霍某之亲戚某,在下九台设药店。其妻年50余,月经未断,小腹胀甚,诸法使用不效。知其非孕,用杀虫剂亦不效。计划返原籍待死,来长春辞亲故,顺脚抵红十字病院求治。日本人云须剖检,患者惧而不肯。拟明日返九台,临行霍某荐余予诊

余以为彼从大医院来,无诚意于我。勉以试诊,塞责而已。其脉正常,但稍沉弱。观其腹膨大而软,岂可言无病,不得已,为处四物汤加黄芪、山萸、山药、龙骨、牡蛎,以强其心,而不顾其病。其夫乃药商,细研余方,以为平安无碍,乃服之。其夜由小便大下水泡,觉如鸡卵大,被褥尽湿。次晨又服药,又下少许,腹胀全消,而病大愈。按此剂非攻水而下水泡如鸡卵。惜其夫未留一二枚作考验。后以补气引血法善其后。

后余与友人王某言之,王曰∶是虫也。我年幼时家养1猪,身不肥,而腹大坠地。祖母曰此猪水油必多。待杀后,则盈盆者,俱水泡也。我以小竹枝戳之,泡易破。视其不破之泡,上有小黑点,点外有四足搦动,独余所见之,他人目力弱者不之见也。

余因想用杀虫驱虫药,而此虫不下,用非杀虫之剂而虫大下,其或药之功能有发掘未尽者欤,或药物混合,化出特异功能欤。此余所以有疑议也。此病不常有,无从探讨,愿我同道随时随地加以留心,以供医道开展之助。

【按语】本案腹胀是由于气血不足、血行不畅、气机郁滞而致。《成方便读》有"血虚多滞"之说,故用四物汤加黄芪、山药等调益营卫、滋养气血。熟地、山萸、归、芍、芎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伤血;黄芪、山药益气健脾;龙骨、牡蛎滋阴潜阳。诸药相伍,滋而不腻、温而不燥、补而不滞、刚柔相济、阴阳调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