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柯利民医案(三)

 一个大树 2021-12-21

四、六神汤为主治愈小儿低热一例

王某,男,8岁。

初诊19778月。

主诉及病史(家长代诉);低热已历4个月余,精神不振,纳呆便溏,腹痛喜伏卧,或手按则缓,经医院检查,病因不明,曾用链霉素1个月不见疗效。

诊查;追其原因,3个月前患感冒,服安宫牛黄丸2粒,高烧虽退,但低热不愈。平素喜冷饮,面黄体瘦,精神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滑无力。

治法∶治宜滋养脾胃,六神汤主之。

处方∶党参100g焦术100g茯苓15g山药100g扁豆25g陈皮75g砂仁50g炙甘草50g

共为粗末,每次服25g,大枣1枚、生姜1片,水煎2次拧汁服之,连服1个月,诸症痊愈。

【按语】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素嗜生冷,脾阳已虚,又服苦寒之药伤及脾阴,阴阳俱虚,不能传化饮食,内以伤津液,虚火妄动,此时切不可用消导之剂。亦不可用寒直折,唯有滋养脾胃才能奏效。

五、辨证治愈低热四例

例一于某,女,15岁。

初诊1976620日。

主诉及病史;因前月感冒,高热38.5℃,经用解热镇痛和抗生素类药物,高热已退,但尚有低热,体温每日37.5℃左右,已有20余日,经胸透、抗"O"试验、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均未见异常。曾用清热解毒中药无效。

诊查;现时头痛,倦怠乏力,纳谷不佳,二便正常。观其面容萎黄,精神颓靡,察其舌质淡红、苔薄白,诊其脉寸浮缓尺微弱。

辨证∶此乃感冒之后邪未尽除,致使营卫不和而发热。

治法;拟以解肌退热之法,宗张仲景桂枝汤之原方。

处方∶桂枝10g白芍15g甘草10g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服,嘱服药2剂。

服药1剂而热退,以后未再复发。

【按语】低热之证较为常见,其致病原因亦很复杂。本例高烧后转为低热,仅见头痛、微恶风、倦怠乏力,脉象阳浮阴弱,故辨为营卫不和之发热,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增强患者本身之机能来驱邪外出,1剂而退热。余曾用此法治疗这种病人数10例,均收到满意效果。

例二张某,女,38岁。

初诊1976109日。

主诉及病史∶初病经期感冒,高烧退后持续低热已5个多月,每日午后开始发热(3738℃),曾进行多种检查,但病因不明。中西医治疗无效。

诊查∶诊见头痛如针刺,身痛,心烦而悸,少寐多梦,纳呆,便秘,月经愆期并有痛经。察其面色萎黄,舌边红有瘀斑,苔薄白,脉左弦右涩。

辨证∶此属邪热内陷血分,瘀血阻滞,血行不畅之发热。

治法;治宜活血通络之法,宗王清任血府逐瘀汤加减治之。

处方∶当归15g生地20g桃仁15g红花10g赤芍15g柴胡15g枳壳10g川芎15g牛膝15g鸡血藤25g甘草10g

水煎服,日2次,嘱其服5剂。

二诊;药后发热已轻,诸症悉减,惟仍心悸失眠,脉象们仍左弦右涩,舌边瘀斑有消退的现象。前方减去鸡血藤,加龙骨、牡蛎各25g,炒枣仁20g。水煎服,日2次,连服药10剂。

三诊;前方药服10剂后诸症悉愈,月经来潮亦无不适感,但有时心烦、善叹息、少寐,查其脉弦细,舌质淡乡。苔薄白。此乃瘀血已去,肝胆之邪未解,改用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

处方∶柴胡15g桂枝7.5g黄芩15g半夏15g党参15g当归15g酒军5g生龙骨25g生牡蛎25g夜交藤20g朱砂末2.5g(冲服)

水煎服,日服2次,共服药15剂。

四诊∶前症痊愈,食欲增加,体质已感健壮,已上班工作。查脉象弦缓,舌无变化。嘱其早服逍遥丸,晚服归脾丸,连服1个月,以善其后。

【按语】本病经期感冒发烧,曾用解热消炎药治疗,高热虽减,而低热久治不愈。本着"审证求因"的辨证施治原则,此乃热邪未尽与血相搏,瘀血阻滞经络,非单纯退热或滋阴药所能收效。故采用理气,祛瘀的血府逐瘀汤加活血通络之鸡血藤,使血随气行,瘀去热退;继用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解除肝胆之余邪;后以补益心脾之法而获全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