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鸣高医案(九)

 一个大树 2021-12-21

十七、泄化痰热、清气兼肺治愈慢性支气管炎性发作一例

杨某,男,53岁。

初诊1981115日。

主诉及病史∶痰饮咳喘延经18年,入冬即发。旬日来咳喘加重,每晚咳剧不能平卧,吐痰黄浓黏稠,胸闷气急,饮食二便尚可。

诊查∶舌苔白腻,脉弦小滑。

辨证∶痰热重蒸,肺失清肃。

治法∶泄化痰热,清气养肺。

处方∶炙麻黄4.5g生石膏15g光杏仁9g生甘草6g炒黄芩9g嫩白前6g鱼腥草30g金荞麦15g南沙参12g大麦冬9g甜葶苈9g玉桔梗5g

二诊∶药后咳喘略减,仍动则喘甚,夜难平卧;痰灰白色或灰黄色,面颊紫红。腻苔稍化,脉细弦滑。痰热蕴肺,交阻气道,肺失肃降。仍守前法出入。

处方∶南沙参12g大麦冬9g炙麻黄4.5g光杏仁9g生甘草3g炒黄芩9g鱼腥草15g桑白皮6g葶苈子9g玉桔梗5g干地龙9g广郁金9g

三诊∶咳减喘平,痰转灰白量少,夜寐亦佳,胃纳及二便如常。苔薄白,脉细弦。宜于原方复入扶正之品。

处方∶南北沙参各12g大麦冬9g五味子4.5g补骨脂9g炙麻黄4.5g炙甘草3g紫丹参12g炒黄芩9g桑白皮9g甜葶苈9g白果5

另白抄参1.5g,蛤蚧0.9g,研粉,分2饮吞服。

【按语】本例痰饮有年,肺脾肾三脏俱虚,复感外邪,邪饮互结,郁而化热,灼津蒸痰,吐痰黄浓黏稠,当以痰热蕴肺为主。饮食二便正常,脉尚有力,虽有喘促,不宜骤补,以免闭门留寇。此时,清化痰热为要着,投麻杏甘膏汤宣肺清气,鱼腥草、金荞麦、黄芩等加强清热化痰,葶苈子降气定喘,稍佐沙参、麦冬养肺护阴。末诊喘平痰少,邪去过半,则参以扶正培本之品,如生脉参蛤、补骨脂之类,标本分明,缓急有致。

十八、温养心阳、活血化瘀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性

心脏病、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一例

贺某,男,38岁。

初诊1963617日。

主诉及病史∶心前区闷痛反复发作4年。自幼身体尚健,成年后工作繁劳过度。195912月曾大量咯血,旋即出现浮肿,时觉心前区闷痛,呼吸急促,脉搏缓慢。于1961年住某军区大学附院,诊断为"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三度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曾多次发生心绞痛,严重时神识昏迷,需抢救方可恢复。19632月,胸痹心痛频发,发时心胸闷痛,宛如石压,甚则剧痛,大汗淋漓,爪甲青紫,神志昏糊。周身游走疼痛,痛处高突,长期卧床不起。

诊查∶面色无华。舌苔白腻,脉弦而迟。

辨证∶思虑劳倦,损伤正气,大出血后,气血两虚,运行无力,血瘀脉道,心脉不畅,发为心痹重证。

治法∶温养心阳,活血化瘀。

处方∶生黄芪9g川桂枝4.5g炒白芍9g炙甘草3g全当归9g紫丹参9g制半夏9g广郁金6g石菖蒲3g杜红花4.5g炙远志4.5g

参三七末3g分吞。

二诊∶服上方两周后来函云∶症状改善,心痛未作,全身肿痛高突之症未发,脉率白昼4858/分,夜间4046/分余症尚好。仍守原法进治。

处方∶炒党参9g炙黄芪9g全当归9g川桂枝3g紫丹参9g广郁金6g杜红花4.5g炙远志4.5g杭白芍9g石菖蒲3g

另高丽参粉、参三七粉各2g,分两次调服。

三诊∶服上方药两月余,已能上班工作。惟劳累、登高后心前区隐痛,但片刻即消失。仍宗通阳活血、调养心营为治。

原方去党参,加炙甘草3g、五灵脂6g醋焙。

患者回原籍后常服上药,多次来宁检查,已恢复正常。迄今17年形体壮实,精神颇佳,未再发病。

【按语】《灵枢经·厥病》云;"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本例以心前区闷痛,剧则汗出,爪甲青紫,呼吸急促,神识昏糊为主症,似属"真心痛"重证。

患者平素劳倦过度,心气耗损,心阳不振,血液流行随之迂缓,逐渐凝滞,瘀阻脉道,颇似"心痹者,脉不通"之候。脉弦而迟,舌苔白厚腻,乃兼夹痰浊。周身游走作痛,痛处高突,痛止即散。亦属痰瘀交阻、脉道不畅之征。脉证合参,胸阳衰微,心气不足为其本;痰瘀凝阻、脉道不利为其标,属本虚标实证。方以人参、黄芪补益心气,桂枝、甘草辛甘通阳,俾阳气旺则血自行。更以丹参、当归、红花、三七、五灵脂等活血化瘀,半夏、菖蒲、远志豁痰宣痹。全方扶正祛邪,标本兼顾,虚实并治,使心中之阳气渐复,脉道通畅,病情乃得以缓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