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良春医案(二)

 一个大树 2021-12-21

二、化痰软坚法治愈痰核(结节病)二例

例一李某,女,46岁。

初诊1978225日。

主诉及病史∶周身皮下结节已年余。近半载以来周身出现皮下结节,曾在某医院检查,诊断为"结节病",迭服中、西药物治疗,其效不显。

诊查∶周身皮下结节约百余枚,部分呈对称、串珠状,推之可移,按之坚硬,皮色不变,无压痛。病理切片检查结果证实,属肉芽肿性质。舌苔薄,脉象缓。

辨证∶痰核(结节病),证属痰凝为核。

治法∶化痰软坚。

处方∶白芥子10g生半夏6g炙僵蚕12g夏枯草12g紫背天葵12g海藻12g昆布12g生牡蛎30g生姜片2片红枣5

二诊31日。服上方6剂,药后尚可,口干少津,肢倦乏力,舌苔薄,脉细数。证属气阴已伤,于上方加入炙黄芪12g,党参、麦冬各10g;以益气养阴。

三诊311日。上方服10剂,痰核已稍见缩小,症状仍见虚象。效不更方,再加蜂房、地鳖虫、川石斛各10g,续服3剂。

四诊314日。腿部结节明显缩小,质亦转软,未再增多,只左肩关节酸痛,抬举欠利。舌质带紫,脉象细弦滑。仍守原法,续服汤药20剂,并辅以丸剂(白芥子、紫背天葵、僵蚕、蜂房、地鳖虫各120g,生黄芪、炮甲片、仙灵脾、当归、川石斛各100g,陈皮、生半夏、三棱各60g,甘草30g,共研极细末,另用海藻、昆布各240g,煎取浓汁,加蜂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早、晚食后各服8g)。丸药连服4个月,全身结节消失。

例二余某,男,46岁。

初诊197325日。

主诉及病史∶周身淋巴结肿大已月余。近月余来因工作劳累,自觉疲惫乏力,体重下降,时有低热,盗汗,胸痛干咳,周身淋巴结肿大。

诊查∶周身淋巴结肿大,且出现皮下结节达七十多枚,边缘清晰,无触痛,结核菌试验(),血沉25mmol/hX线透视∶两侧肺门淋巴结肿大,苔薄白,脉缓。

辨证∶痰核(结节病),证属痰凝为核,气阴耗伤。

治法∶化痰消核,兼益气阴。

处方∶太子参12g川百合12g功劳叶12g紫背天葵12g生牡蛎20g20g生半夏10g白芥子10g炙僵蚕10g生姜2片甘草5g

先后共服药30剂,痰核基本消失,仅数枚可触及,惟气阴虚尚未全复,乃于方中加制黄精15g,续服20剂。7年后随访,云药后痊愈,未再复发。

【按语】以上两例,临床表现虽有夹瘀或气阳两亏之兼证,但其共同点都有""证,而见,周身皮下结节累累,辨证属于"痰核"范畴。百病多由痰作祟。患者皮下坚核,推之可移,按之质硬,皮色不变,又无疼痛。除海藻、昆布、夏枯草、生牡蛎消核软坚外,白芥子能祛有形之痰;半夏长于燥湿化痰、降逆散结,其生者用治痰核尤效。我曾应用生半夏,其量达18g,未见任何毒性反应,为减少副作用,常加生姜以解毒;僵蚕善于化痰散结;紫背天葵消肿、解毒、利水,对瘰疬、结核有显效。此外,根据辨证,随证选用了养正祛瘀诸品,从而获得较好疗效。

三、清疫、化癌热法治愈黄疸(黄疸型肝炎)一例

徐某,女,43岁。

初诊1973316日。

主诉及病史黄疸,纳少,胁痛已7日。素有慢性肝炎已久,肝功能反复不正常;右胁胀痛,干而苦,纳谷不振。迭进疏肝理气、健脾培中或滋养肝阴、清化湿热之剂,症情时剧时缓,迁延不愈。7日前发热,身目黄染,经治热退,惟黄疸未减,乃邀余前往会诊。

诊查∶肌肤及巩膜黄染;肝于肋下触及2cm,质中,稍有压痛;脾于肋下未触及。肝功能化验;黄疸指数51U,胆红素94.0umol/L,硫酸锌浊度试验18U,麝香草酚浊度试验18U,谷-丙转氨酶284U。苔薄,舌质红、边衬紫,脉象弦细。

辨证∶疫毒、瘀热郁结肝胆之黄疸(黄疸型肝炎)。

治法∶清化疫毒,疏肝健脾,活血化瘀。

处方豨莶45g田基黄30g紫丹参18g芒硝3g(分冲)石见穿30g生麦芽30g麸炒枳壳8g糯稻根30g生甘草4.5g

药服10剂后,黄疸消退,症状缓解,食欲增加;又服药10剂,症情明显好转。肝功能复查∶黄疸指数10U,硫酸锌浊度试验12U,麝香草酚浊度试验10.7U,谷-丙转氨酶72U。继续调理巩固。随访,已恢复工作。

【按语】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湿热疫毒蕴结肝胆,肝郁气滞、脾胃运化失健而致。治疗一般采用清热利湿和疏肝运脾的方法。我认为,凡迭治不愈者,多与血瘀有关,故有"久病多瘀"之说。我常于临床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重用豨莶草等,恒获比较满意的效果。

根据临床观察,豨莶草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与慢性肝炎活动期,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黄痘指数、转氨酶及各项絮状试验,有显著而稳定的效果。

石见穿化瘀消肿,配合养胃健脾之糯稻根,是治疗急慢性肝炎的单方。田基黄原名地耳草。具有清热利湿、活血破瘀、消肿解毒之功,是一味治疗急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的著名草药。麦芽、枳壳善于疏肝行气,健胃宽中;芒硝利胆退黄。以上诸药,冶为一炉。故奏效较显。

湿热蕴遏较甚而又体质不太虚弱者,可加生大黄以泻利和瘀,则收效更速。

以上是慢性黄疸型肝炎的治疗大法。如为急性者,则应侧重清利湿热,以茵陈蒿汤加蒲公英、甘露消毒丹等为主。倘为暴发型的急性的或亚急性的肝细胞坏死型肝炎,古称"瘟黄""急黄"者,多由热毒炽盛,伤及营血,内陷心包所致,传变极速,必须中西医结合,积极抢救,或可挽回。这些均属阳黄的范畴。如病久体虚,脾阳衰微,湿从寒化,中焦郁滞,胆汁不循常道外泄而致者,则属于"阴黄",治疗应着重健脾运中、温化寒湿,可选用茵陈附子干姜汤或茵陈理中汤,与阳黄的疗法,迥然有异,不可混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