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研究中国的学问应该要由中国人一手包办。事实是中国的史料,中国的文字,中国人的传统生活,只有中国人自身才能更贴切地接近。
世界文化史的关于中国方面的记载,正还是一片白纸。外国学者对于东方情形不甚明了,那是情理中事。在这时中国人是应该自己起来,写满这半部世界文化史上的白页。
——郭沫若
我知道学问是一点一滴地积起来的,一步不走便一步不到,决没有顿悟的奇迹,所以肯用我的全力在细磨的工夫上,毫不存侥幸取巧之心。
——顾颉刚
这些学术著作足以体现出20世纪以来我们为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
轻视文化,一个民族就没了灵魂,忽略学术,我们就断了精神的根,也就不会有尊严和长久的发展。
现代大学生所受的教育,其内容是促进中国欧美化和现代化的,其结果是使我们与本国的传统精神愈离愈远。事实上我们对于固有的文化,已缺乏正当认识,我们的意识中,已铸下了历史的中断。面对西方文化冲击,面对社会转型、文化启蒙的挑战,面对民族危机、时代困境,第一流的中国知识人的时代回应和精神建构。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历史的55种名著。正如钱穆先生所说:“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较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先生的中国学术思想史研究博大精深,并世无人能出其右。 ——杨联陞(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有汉学界第一人之誉)世人多惊羡其文笔之粹美,以为胜过一般文学创作,不知其字字珠玑,皆为潜心涵泳几经锤炼而后成。中国新史学之大业,殆将于张君之身完成之。旧历史写尧、舜、禹、汤、文、武所处的时代都是一个样。本书试用一般的社会发展原则到具体的中国历史,这是和旧历史完全不同的。从史原、史权、史统、史联、史德、史识、史义、史例、史术、史化十个方面在这时中国人是应该自己起来,写满这半部世界文化史上的白页。外国学者已经替我们把路径开辟了,我们接手过来,正是事半功倍。余之研史,实由清儒。清代惠、戴诸贤,树考证、校雠之风,以实事求是为归。
他对中西文化交流、教育、中西历史均有研究,是一位融汇古今、学贯中西的史学家。早年师从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为“章门五王(天王黄侃,东王汪东,西王朱希祖,南王钱玄同,北王吴承仕)”之一 陈垣“所有著作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学识的记里碑”《通鉴》之博大,特于此著明之。清儒多谓身之长于考据,身之亦岂独长于考据已哉!今之表微,固将于考据之外求之也。凡研究一个时代思潮,必须把前头的时代略为认清,才能知道那来龙去脉。盖以“华”自诩,犹以“夏”自称,犹以“中”自勉。国于大地,必有与立。
推崇文武兼备,认为武德使人坦白光明,而文德之畸形发展会导致中国社会走向病态凡在社会占有地位的人,必须都是文武兼备、名副其实的真君子。非等此点达到,传统社会的虚伪污浊不能洗清。吾人处于今日,深感外侮之凌逼,国力之衰弱,不惟汉唐盛业难期再现,即先民遗土,亦岌岌莫保,衷心忡忡,无任忧惧。系统而清晰地揭示出中国数千年救荒思想的全貌和发展脉络灾荒者,乃以人与人社会关系之失调为基调,而引起人对于自然条件控制之失败所招致之物质生活上之损害与破坏也。我这本书虽然不敢担当转移妇女生活的大任,但最初也有两个希望:第一个希望,希望趋向新生活的妇女,得着她的勇进方针。第二个希望,希望社会上守旧的男男女女——自信旧道德极深的人们,能明白所谓旧道德是怎样一种假面啊。惟所谓“黑影”者,即只涂出对象之影,或用黑色,或用红色,不必一定都是黑色。一个民族,追寻他的文化来源,由文字记载以前至于邃古之初,时代愈悠远,故事愈神秘,神秘至于不可再追寻的阶段,便断之以洪水。创造性地把王国维开创的“二重证据法”发展成为“多重证据法”凡是社会发展阶段相同的民族,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的时候,都应当有相同的、一定的形式。为确立中国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是与中原地区文化发展具有密切关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写作《安阳》时的李济,是在把他毕生关怀的安阳的事业当作自己的生命来写的,也是倾其毕生的心智写成的。文字笔调上的净化,更体现了他人格的升华。《史前史、殷周史》出版后随即在战时的重庆文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本书,我虽不敢说它已经把殷周及其以前的古史,从神话的霉锈中洗刷出来,但至少它已使这一段古史,显出了它本来的面目,一言以蔽之,从神的历史还原为人的历史。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我们要辨明古史,看史迹的整理还轻,而看传说的经历却重。
君书体大思精,唯当于三百年前顾亭林诸老辈中求其伦比。乾嘉以来,少其匹已。一部将极深奥繁复的考证化为极通俗浅显的白话文写出之作就专著而言,迄今为止还没有代替建国前出版的童书业《春秋史》这一部书。从来治史学者,莫不以周、秦之间为史事之一大界,此特就政治言之耳。若就社会组织言,实当以新、汉之间为大界。高昌自汉至元,历经一千五百余年,政权之更替,民族之变迁,于城墙之建筑术及其形式,均有影响。集权中央实在是一把两面锋利的刀,在君主精明的时候,可以利用它来压制豪族;在君主黯弱的时候,仍旧要被豪族取去,反来劫制君主。 代表了清代考据学直至民国时期现代学术兴起对《汉书》研究的最高水平杨氏“诵班孟坚书不复持本,终卷不失一字,古所谓汉圣者无以远过。”
历史学为通儒之学,为古今合一之学,故往往言远而意近。寅恪于时贤论史之文,多不敢苟同,独诵尊作,辄为心折。东汉的选举是以道德行为作为评量标准的,而这种道德行为乃是儒家理论的实践,即所谓“经明行修”。中国近代以来新旧交替而又急剧变革的这一特定时代的产儿李唐一代之历史,上汲汉、魏、六朝之余波,下启两宋文明之新运。而其取精用宏,于继袭旧文物而外,并时采撷外来之菁英。这正好象一个故事,时代越后,故事的轮廓便越大,内容也越充实。
大户之织机为着市场而生产,小户则为着取得报酬而生产,他们是资本家与劳动者的关系,他们所谓“相依为命”、“相资为生”。“中国军事历史学家”,他这些关于清代的军事著作对充分了解晚清军事制度和权力结构的本质极其重要。西洋人得其术虽迟,而铸造发达改良,则较中国为速。中国人得一法,死守不变。政府重文人,轻百工。社会亦以为尚。“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