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立家父左右,常见肾病患者问“很多医生说肾炎、肾衰治不好,在你这里就治好了,自己是什么病?是肾衰吗?”家父说“中医不像西医说的病,讲的是证,你以前是越婢汤证,现在是越婢加术附汤证。”我也疑惑,“中医讲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八纲辨证,您怎么都是什么什么汤证呢?”家父说“70年代末期经常到北京出差,见很多人都找胡希恕先生治病,说他医术高明,开的药也很简单,很便宜,就数次扮作患者问诊,见先生多开仲景方,无患者时问先生“未见辨证怎么就出方啦?”先生说“辨证了,这是六经辨证,辨的是方证!”再次请教,才知什么是六经辨证,才知道辨方证的重要性。” 至80年代,家父应诊繁忙,来京渐少,因年事已高,身体欠佳,又因通讯不方便,再未与先生见过面 ,只是说“若知有继承先生学术思想者,一定登门请教。”然,直至90年代家父仙逝,未了心愿。 余15年前来京,知冯老传播弘扬胡希恕学术思想,后来在经方论坛结缘冯老,每遇疑难请教,不厌其烦,耐心讲解,近三年多来,每周跟诊,受益颇丰,特别在冯老指导下治疗很多疑难病取得良好效果,今将与2021年7月19日发表在胡希恕经方医学平台上治愈一例“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医案分享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王某某,女,30岁,北京丰台人。2021.4.4首诊:患“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3年余,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51.8mg/l,MAUCREA比值67.34mg/g,尿酸395umol/l,酮体(++)。手足汗多;口干,烦躁;怕冷;右耳听力差;肩颈僵硬;胸闷,心悸;食后腹胀、心悸加重;尿不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手凉。 检查报告如下: 先辨六经:怕冷,肩颈僵硬,属太阳;胸闷,心悸,食后腹胀、心悸加重,右耳听力差,属太阴,水饮上冲;手足多汗,口干,烦躁,属阳明,辨为太阳太阴阳明合病。 继辨方证:属越婢加术汤合茯苓防己汤方证。 方药:麻黄(打碎,先煎,去沫)12生石膏45苍术10防己10茯苓10炙甘草6生姜3片大枣(切开)4枚,7剂,水煎服。 2021.4.11二诊:手足汗出减少;晨起口干、烦躁减轻;右耳听力好转;怕冷、胸闷、心悸、尿不尽已;食后腹胀减轻;明显怕风,手凉稍减轻,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少阴太阴阳明合病。 方证:越婢加术附汤方加茯苓、防己、葛根、 方药:麻黄(打碎,先煎,去沫)12生石膏45苍术10防己10茯苓10炙甘草6葛根30炮附子10生姜3片大枣(切)4枚,7剂,水煎服。 2021.4.20三诊:手足汗出、怕冷、烦躁减轻;体位性(站立)眩晕,口微渴,纳可,喜热饮食,二便正常,怕风敏感,余症已,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少阴太阴阳明合病兼血虚水盛。 方证:越婢加术附汤合当归芍药散加黄芪。 方药:麻黄(打碎,先煎,去沫)15生石膏45炙甘草6苍术10黄芪15炮附子6茯苓10泽泻12当归10白芍10川芎6生姜3片大枣(切开)10枚,7剂,水煎服。 嘱:复查肾功能。 4.27检查结果:尿常规正常,肌酐和微量白蛋白的两项和一年前的检查基本持平。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高说明肾小管有损伤。 2021.4.29四诊:尿蛋白(-),酮体(-),隐血(-),透明管型(-),病理管型(-),尿微量蛋白52.3mg/l,尿微量蛋白/肌酐9.27mg/mmol。除晨起口微渴,微恶风,微烦外,余症已,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 辨证:少阴太阴阳明合病。 方证:越婢加术附汤合当归芍药散。 方药:麻黄(打碎,先煎,去沫)15生石膏45炙甘草6苍术10炮附子10茯苓10泽泻15当归10白芍10川芎6生姜5片大枣(切开)10枚,7剂,水煎服。 2021.5.7网诊:微烦,乏力,余(-),舌质淡,苔薄白。上方减麻黄为10g,党参15,7剂,煎服如前法。 电话随访,无不适。 按: 临床当中对于急性肾炎用大青龙汤较多,对于慢性肾炎用越婢汤或越婢加术汤较多,特别是肾衰竭的不同时期进行仔细辨治,能够恢复肾功能。 越婢汤、越婢加术汤在《金匮要略》中论述详细,《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21条: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外邪内饮出现水肿谓之风水。“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痛烦,恶风。”恶风,骨节痛,脉浮为外证;一身悉肿为水气;无大热,不是无热,是热比较轻,还没有到大热大渴,蒸蒸而热,其热如潮,大便燥结的程度;因有内热,所以续自汗出,此汗较粘稠,臭汗味重;虽然汗出,但津液未伤,所以不渴;因汗出,湿热有一部分排出体外,所以关节不痛,这是与大青龙汤证的鉴别点,如果无汗而痛烦,当属大青龙汤证。脉浮不渴是越婢加术汤发汗的关键,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早已说明“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 从众多石膏剂中可以看出,石膏虽然味辛,微寒,但是其所除之热不一定渴,口干烦躁即可用之,真正的大渴思饮,是津液大伤之候,只有人参所能救,从白虎汤证和白虎加参汤中辨之自明。 越婢汤方:麻黄六两 生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十五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者,加附子(炮)一枚;里水加术四两。 病水者胃多虚,故于麻杏石甘汤之中减治喘的杏仁,加姜、枣则益胃气,增强逐水,重用麻黄发水气以解表,石膏清内热以止汗。加苦温利湿的白术成越婢加术汤,主风寒湿痹,治越婢汤证而小便不利或风寒湿痹者;若陷入阴证而恶风,倦怠,乏力,腰脚麻痹,下肢痿软无力,关节疼痛,水汽滞留者,需加附子。《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论述较详细。 第5条: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 《金匮要略·水气病》有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种水。条文中称里水是因小便不利为主因;风水是风气相博为主因,故相鉴别之。 肺、胃之气不足,精气虚少,机能衰退,废水不能完全排除,内热不得发散,水因热蒸,郁于肌肤,全身及面目都发黄肿。水饮为患,小便不利,水不得排泄,故脉沉。小便不利,水不得排泄而外溢是成越婢加术汤证病水的主要原因,故用越婢加术汤治疗。若小便频利,导致津液亡失,只能病渴,不能病水,这时只能治小便,不能发汗。 本条“越婢加术汤主之”宜在“故令病水”之后。 第23条: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是对第5条的重申。甘草麻黄汤不能治里水,只能治表实无汗之浮肿,汗出水肿自消。 越婢汤属太阳阳明合病证,越婢加术汤属太阳阳明太阴合病证,越婢加术附汤属少阴太阴阳明合病证。临床体会“肾炎面容”与“一身面目黄肿”很是相似的,细辨有越婢加术汤证,用之疗效显著,很多肾功能衰竭患者属越婢加术汤证者用之都可恢复正常。 不能旅行,就来治眼睛,治疗近视现在进行时,来吧!让你的眼睛明又亮,摘掉近视镜。 联系人:王老师 电 话 :18810486387 地 址:北京天保堂平价大药房草桥店。 近视危害知多少?治疗防御都重要。学习专业治疗技术就找王老师。 电 话:18810486387 地 址:北京天保堂平价大药房草桥店。 |
|
来自: 郭瑞卿d9ydyh53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