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 络 中医基础 考点精要 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机变化及其与脏腑、形体官窍、气血相互关系的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概述 1.经络的基本概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为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其中,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脉是经脉的分支。 2.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的组成(点击看大图) 十二经脉 1.十二经脉的概念:十二经脉为十二脏腑所属络的经脉,是经络系统的核心部分,故又称为 “正经”。 2.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 内侧前中后,太阴厥少阴;外侧前中后,阳明少太阳。 注:上肢外侧、头面、躯干是手三阳经,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下肢外侧、胸腹是足三阳经,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足三阴经在内踝上8寸以下分布规律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在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厥阴之前,分布规律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3.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属本脏,络表里] ①手太阴肺经 属肺络大肠; ②手阳明大肠经 属大肠络肺; ③足阳明胃经 属胃络脾; ④足太阴脾经 属脾络胃; ⑤手少阴心经 属心络小肠; ⑥手太阳小肠经 属小肠络心; ⑦足太阳膀胱经 属膀胱络肾; ⑧足少阴肾经 属肾络膀胱; ⑨手厥阴心包经 属心包络三焦; ⑩手少阳三焦经 属三焦络心包; ⑪足少阳胆经 属胆络肝; ⑫足厥阴肝经 属肝络胆。 4.十二经脉循行走向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5.十二经脉相互交接的规律 ①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四肢末端;②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头面部; ③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胸中。 十二经脉相互交接的规律(点击看大图) 6.十二经脉气血流注规律: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详。 必背经典 1.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 ——《灵枢·经别》 2.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 ——《灵枢·海论》 ![]() 3.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灵枢·本藏》 ![]() 4.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胸。 ——《灵枢·逆顺肥瘦》 ![]() 5.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 ——《素问·血气形志》 |
|